首頁>Club>
孩子寫作業速度特別慢,吃飯,洗漱都很慢,一年級的作業能寫到晚上十點多,我都快崩潰了,每次吼完她上班以後有很後悔,心裡想著以後對她有耐心一點,可是下次還是會控制不住自己,怎麼辦,你是如何控制自己情緒的?
5
回覆列表
  • 1 # 軒老師談教育

    題主描繪的類似情況實際上很多,孩子幹什麼都慢慢騰騰,非常令人著急。我覺得現在不是控制自己的問題,而是應該幫助孩子有所改觀。怎樣提高孩子的速度呢?我們就一起談一下這個問題。

    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孩子在小的時候呢,是沒有時間觀念的。所以做什麼都是隨心所欲,一般是一邊兒做一邊兒玩兒;一邊兒做心裡一邊兒開小差,注意力非常不集中。我們就應該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比如在他寫作業的時候告訴他:數學作業在幾點鐘寫完,語文作業在幾點鐘寫完。如果寫完了就給孩子表揚和肯定,甚至可以考慮給ta一些物質上的獎勵。如果是吃飯故意磨磨蹭蹭,不妨給ta懲罰一次。大家趕緊吃,把ta最喜歡的菜吃光,這樣ta一定會長記性。

    激將法,激發孩子的鬥志。

    可以給孩子從班裡找一個競爭的物件,在平時的作業,吃飯,還有行走的時候,讓孩子提高速度超過ta的競爭物件。可以這樣跟孩子說:“你和小明比誰更厲害呀?”孩子都會自信滿滿的認為自己更厲害。那麼這個時候你就引導孩子和小明進行競爭:“小明寫作業、吃飯都可快呢,又快又好,你能超過他嗎?”這個時候就相當於給孩子下了戰書,在寫作業和吃飯的過程中,你要時刻提醒孩子。

    案例:鄰居家的孩子非常磨蹭,幹什麼不慌不忙。在幼兒園吃飯,總是最後一個才吃完。於是是幼兒園的阿姨,就想到讓小朋友們競爭,看誰能又好又快地吃完。每次這個孩子進步一點就表揚他,久而久之孩子做事快了很多。既要保證速度,還要注意質量。

    很多孩子都比較慢,但是卻能保證做事的質量。所以我們還要看孩子是磨磨蹭蹭,沒有時間觀念,還是想讓事情做得更完美。我們在引導孩子提高速度的同時,也一定要保證做事的質量。又好又快,是啟發和引導孩子的最後結果。

  • 2 # 寶叔心理認知

    首先你要先明確你希望把孩子塑造成什麼樣的人?

    一切為了孩子!這句很流行的口號,看上去好像是父母對孩子的無私付出,但深層次講也有可能是將對自己的失望寄託於孩子。當前社會評判成人的標準就是錢,評判孩子的標準就是分數?這樣正常嗎?

    別讓而孩子不幸成為實現大人心理滿足工具,所以希望你能真正的觀察孩子,看看他究竟是一個怎麼樣的人?有何種特質,當你能將他看成一個獨立的人,你就能拋棄那些控制、操控的想法,平等、理智的與他相處。

    試想,你會將你對孩子的方式,用在親人、朋友、同事身上嗎?武志紅教授說過: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模式,是孩子與其他人建立關係的基礎,也是孩子的人格和情商的基石,這比知識更重要。因此一個人的現實人際關係,是他的內在的客體關係向外投射的結果。

    你必須明白,發覺孩子的特性,幫助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應對外界的模式,塑造一個好的性格比天天盯著他學習重要的多。請你嘗試不帶情緒的觀察孩子,瞭解他,幫他塑造自己而不是要求他成為一個完美的你。

  • 3 # 心理破密社

    首先,必須承認,你是一位了不起的家長,對孩子的愛毋庸置疑,難能可貴的是,你還擁有一般人都沒有的智慧。你的後悔,證明你知道吼孩子是不對的,無論出於什麼原因,而不是像一些家長認為的那樣:孩子是我的,我想怎麼樣就怎麼樣。

    回過頭來看看,你為什麼會吼孩子?

    答案毋庸置疑,因為孩子的表現與你的預期不符。你已經盡力地克服,讓自己保持足夠的耐心,可是孩子似乎對你的用心良苦不以為然。

    那更深入的問題來了。

    孩子表現好你就不生氣,孩子表現不好你就生氣,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可以用代數的方法,更加清晰地思考這個問題。用X替代孩子,那麼就等同於:

    X=好,不生氣;X=不好,生氣。

    答案顯而易見了,一切都是因為我們內心承受不住波動。無論物件是孩子、伴侶、同事、朋友,親人,還是環境,只要有波動,我們的內心就不安。

    而我們不接受這種不安,人類的自動防禦機制為了掩飾這種不安,就自動地用生氣去攻擊別人。

    你會發現,越是接受不了波動的人,內心越不安,就越容易生氣,一點就著。

    繼續探究,我們為什麼會不安呢?

    因為我們不滿自己。外界表現不好,就刺激了我們這種不滿。孩子表現不好,就刺激了我們對自己的不滿。換句話說,我們認為孩子不優秀,自己就是失敗的,我們不允許自己失敗,不接納自己失敗。

    不接納自己失敗,就是對自己嚴厲,就是不愛自己。真正愛自己的人,是不管自己失敗還是成功的。無論怎麼樣,自己都接納自己,熱愛自己,這才是對自己的愛。

    一個不愛自己的人,是不能愛好別人的。你不夠愛自己,才導致了對孩子全身心的愛總有瑕疵。

    下次碰上類似的情況,你何不如大膽承認和接納。

    我內心很不安,孩子,你稍微的波動都會刺激我的不安,媽媽(爸爸)生氣不是因為你做錯了什麼。

    這樣做,一方面,讓你慢慢接納自己,愛自己,另一方面,也減輕了你稍有瑕疵的愛給孩子帶來的傷害。

    堅持這樣做,不但你會越來越不容易生氣,而且因為孩子接受的是沒有負擔的愛,表現也會越來越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人云:“欲成事先成人”,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