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凡凡Ava
-
2 # 租居生活集
90後更累,70後們生了90後,90要照顧兩邊的70後,還要照顧自己生10後,70後的父母們思想開放,覺得我們應該自強獨立,不拘於小節。跳出傳統的框框,所以不會給我們買車買房,結婚讓我們婚戀自由純粹,別參雜利益!對於帶孩子認為,他們自己帶是情分,不帶是本分,幫我帶要感恩,所以要把孩子的學費生活費日用品每月給足備齊全,他們為我們捨棄自己的時間所以經濟上要每月給她們補償,帶孩子費心力要額外補償。因為我們要孝順,我們每月工資一滴不剩卻沒房沒車沒存款,甚至要借錢給父母,不然各種不帶孩子,要自由!總之壓力很大
今年3月,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的調查報告顯示:
過半數14-35歲青年有不同程度的焦慮問題,31-35歲青年群體的抑鬱風險最高,其中,該年齡群體的重度焦慮比例最高,達到7.5%。
從以上調查報告顯示,70後、80後確實是壓力較大的群體,其中80後群體的壓力最大。
為什麼80後人群的壓力最大。
80後人群是一個較為特殊的群體,由於國家政策的原因,80後普遍是獨生子女。
當這個群體組建家庭後,上面有4個老人需要他們養老,隨著二胎政策開放,下面又有2個孩子需要撫養。
這樣,兩個人就需要養活一個8口之家,經濟壓力特別重大。
我身邊就有許多80後的朋友,他們的狀況特別窘迫,有些家庭為了給孩子更好的教育,妻子只能選擇辭職在家,導致整個家庭的經濟支柱都壓到了丈夫一人身上。
雖然老人有國家的退休金來幫忙養老,但兩個孩子的教育費用著實不低,更何況居高不下的房價,使得這些80後絲毫不能喘點兒氣。
除了經濟壓力,職場的競爭壓力、孩子的教育壓力、以及這種社交壓力,讓這些大部分都還未步入40歲的80後沒有足夠的經驗去應對。
雖然,壓力確實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負面影響,但換個角度來看,壓力又是一種動力,適度的壓力能驅使我們完成一個又一個目標,成就更好的人生。
科比·布萊恩特說過:“壓力、挑戰,這一切消極的東西都是我能夠取得成功的催化劑。”
與其抱怨壓力,增加自己的消極情緒,不如把壓力轉化為動力,讓壓力助我們一臂之力,去改變現在不如意的生活。這時候,就需要我們換一個角度,去看待“壓力”這個詞。
如何正確看待壓力1、正確處理負面情緒
我們通常把一些不能如我們意、或者發展不順利的事情定義為糟糕的事情。
當糟糕的事情發生時,我們就會感到煩躁、痛苦、傷心等等。
但是很少人會這樣想:現在發生的不如意的事情,真的這麼糟糕嗎?
其實,面對不如意的事情,我們完全可以選擇不同的反應。
我有位朋友前陣子去美國出差,在他返程的那天剛好遇到飛機航班延誤,導致朋友在機場滯留3、4個小時。
朋友等了3、4個小時之後,本以為就可順利登機,誰知那天突然颳起強風,天氣變得惡劣起來,航班竟然取消了。
朋友只能在美國再在住一天,當時剛好是節假日,機場附近的酒店都爆滿了,最後,朋友只能在機場候機室裡將就一個晚上。
遇到這樣的事情,估計其他人都會感到特別的倒黴,心情肯定也好不到哪裡去。
但朋友卻恰好相反,他把要在機場睡覺這事情變成了一次冒險,還非常興奮的展開他的冒險行動,後來他還經常跟別人說起這段美好的回憶。
史蒂芬·柯維在《高校能人士的7個習慣》裡寫道:刺激和反應之間存在一段距離,而我們的成長和幸福的關鍵就在於如何利用這段距離。
面對糟糕的事情,我們除了選擇消極應對,還能選擇積極應對。
用積極的情緒去面對每一件糟糕的事情,壓力對我們的影響自然不能得逞了。
2、儲蓄正面積極的情緒
壓力過大的人,其實在不知不覺中儲蓄了許多負面的情緒,想要改變這種狀況,就要儲蓄正面的情緒來相抵消。
著名理財專家水源物語曾經說到,她在困難創業初期有這樣一個習慣,每天睡前
寫1~2條自己的小成就,不管那些成有多小。
比如:今天讀了10頁書;今天跑步都堅持了6分鐘;今天陪孩子閱讀了20分鐘等等。
這些看似很小的成就,卻給水源物語老師儲蓄了許多積極正面的情緒。
她的心態一天比一天積極,有一次公司遇到危機時,她憑著積極的心態從容應對,把消極影響將到最低。
我們經常聽過這句話:“壓力都是自己給自己的。”
其實,那些所謂的糟糕的事情,不過是我們臆想出來的,更多的時候,是負面情緒先把我們壓垮。
在人生的低谷裡,有些人只看到了黑暗、絕望,有些人卻能看到一扇窗,並堅定的認為窗後面是廣闊的藍天。
因此,積極正面的心態尤為重要,轉換我們的思維,讓心態積極起來,再回頭看看眼前的道路,其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