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安妮說教育

    身為一名經常與家長打交道的老師,我想這個問題我比較有發言權。

    首先,一定要遵循先肯定後建議的原則。切不能一開始就指出學生的缺點,大部分家長們從情緒上是接受不了別人說自己孩子哪裡不好的,哪怕這個人是老師,是為了孩子好。要先和家長指出孩子的優點,肯定和表揚孩子,然後再說缺點、提建議,最好說5、6條優點說1、2條缺點,而且讓家長感受到:這是在關心和幫助孩子。

    其次,講事實、舉例子,不要下結論。把孩子做的事情將給家長聽,但不要評價孩子這樣的做法,從家長的角度考慮問題。例如學生上課總是說話、下位、打擾其他同學聽課,你不要評價這個調皮的學生做法多麼惡劣,很多家長並不在乎自己孩子給別人造成了什麼不好的影響,你要從他的角度來說,舉出這樣對他的孩子會有什麼不良影響,例如這樣班裡的同學都開始疏遠他,對他的心理成長影響不好等等。

    這樣家長才會接受你說的事情,聽從你的建議,從而達到一個良好溝通的效果。

  • 2 # 極智微課堂

    1、接納情緒

    接納家長的情緒,與家長共情,是所有溝通之前,必須要做的事情,在家長講完一件具體的事情之後(一定要讓家長說完),老師就要對這件事情背後的情緒進行接納。

    比如說,一個家長打電話給老師,說孩子座位坐在最後,但是上課效果不好,跟老師能不能把位置調整一下。甚至家長還要求,把孩子的座位調整到第一排。

    老師聽完家長的事件描述之後,要去尋找這件事情背後蘊含的情緒,是一種擔憂,害怕孩子坐在最後影響上課聽講效果(並且告訴老師孩子最近成績是有下滑的),進而影響成績(這個可能是最關鍵的擔憂)。老師可以這樣說,您說的事情,我清楚了,確實坐在後面,可能會對孩子的學習產生一定的影響,我理解你的心情,擔心孩子的座位對孩子的學習有影響。

    無論下面的談話是如何進行的,老師一旦與家長共情,一個相對和諧的談話氛圍慢慢形成了,而且也在傳達這樣一個資訊:老師已經知道你的擔憂了,我們的出發點是一致的。

    2、聚焦問題

    接納情緒之後,就要把談話拉回到正題上,也就說要去解決這個問題了。接著上面的案例,老師應該清楚知道這是一個因排座而引發的家長擔心孩子成績下降的問題。表面是座位問題,背後是關注學習的問題。

    家長在歸因上是座位當做孩子成績下面的首要原因的。

    3、尋找原因

    確定問題之後,就要幫助家長去尋找孩子成績下降的原因了。在具體找原因之前,一定要傳達孩子其實是很努力的,一段時間之後是能上來的,這是我們共同的信念。

    緊接著,可以問一句,除了座位原因,還有可能有哪些原因,導致孩子這段時間成績下降的。引導家長主動去思考,發散思維。讓家長意識到孩子成績下降的原因,有非常多的。我想這個時候,我們都會反思一下。

    面對成績下降,我們需要網狀思維,多角度去思考,而不是用單一化的線性思維。

    4、解決問題

    下面就是根據剛才的原因分析,尋找對應的解決策略。

    先說家長最關心的座位問題,樂山老師的案例中,講到該生原來也是坐第一排的,後來黑板反光,加上第一排基本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學生,該生就主動說座位後面一點也沒有關係,關鍵上課聽講、與老師互動也還可以。所以座位因素可以暫時放一放。需要從其他方面找原因。

    下面就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但是無論如何,一定從原因找辦法。

    辦法不是空中樓閣。

    與家長溝通需要注意哪些禁忌。

    1、不要說孩子不聰明。

    這是第一大禁,作為老師的一定要明白,在家長眼中,自己的孩子永遠都是最厲害、最聰明的,不要說作為家長,拿我們每一個人來說,自己的肯定是最好的,我們總有那份可能盲目的自信。當然其實這也是人之常情,絕對可以理解。

    所以溝通中,不要說孩子不行,那怕說態度不行,也別說孩子不聰明。

    但是我們具體面對一個孩子的時候,最好不要說這個很聰明,好說孩子的努力。

    2、不要老是說孩子的缺點

    曾有人說過,一個優秀的老師,班上隨便一個學生出來,是要馬上說出這個學生的10個優點。同樣作為一個家長也是隨時需要說出自己孩子的10個優點。這說明了,優點在與家長溝通中,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交流時,一定要先說近期優良表現,一定要具體,不要說還不錯,不錯在哪裡需要點出來。當然加上一句孩子很聰明,那就更好了。然後說孩子的缺點,一次最好只說一個最需要解決的缺點。說完缺點一定表達老師對於這個問題的同樣關注。

    不要想著透過一次交流解決所有問題,所以教師這個職業挑戰性大就大在這裡,處理的問題戰線是拉的非常長,甚至處理起來無邊無際。

    3、不要去翻陳年舊賬

    一些突發事件發生,需要馬上與家長溝通,在交流中要做到對事不對人,特別是不要把孩子曾經同樣的表現,再翻出來與家長再一次交流。就針對現在出現的問題解決就行了,分析當下情境下事情發生的原因與解決策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初學跏趺坐單盤,身體一直髮抖,還應不應該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