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是伍洋
-
2 # 捌爪娛
金庸武俠,快意恩仇,俠義江湖,快哉,樂哉!金庸小說主要是指金庸的武俠小說,共計,十五部,它們可以由這幾句話描述:"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他們分別是《飛狐外傳》(1960年)、《雪山飛狐》(1959年)、《連城訣》(1963年)、《天龍八部》(1963年)、《射鵰英雄傳》(1957年)、《白馬嘯西風》(1961年)、《鹿鼎記》(1969年)、《笑傲江湖》(1967年)、《書劍恩仇錄》(1955年)、《神鵰俠侶》(1959年)、《俠客行》(1965年)、《倚天屠龍記》(1961年)、《碧血劍》(1956年)《鴛鴦刀》(1961年)、《越女劍》(短篇小說)(1970年)。
1.《越女劍》:公元前五世紀前葉
二.北宋後期
2.《天龍八部》:公元1094年前後
三.南宋中後期
3.《射鵰英雄傳》:公元1206年-1227年(郭母懷胎到鐵木真逝世)
4.《神鵰俠侶》:公元1239年-1260年(楊過出場到蒙哥歸天)
四.元朝末期
5.《倚天屠龍記》:公元1337年-1360年(張三丰90歲到張無忌22歲)
五.明朝
6.《笑傲江湖》:估計是明朝中期
因為有武當派,而且書中官職是明朝的,並且書上插圖中的男人都沒有辮子,還
有在《鹿鼎記》中澄觀老師侄曾想到“前朝有一位令狐沖大俠,以無招勝有招”,
那自然是明朝了
7.《俠客行》:明朝
因為有武當派,並且書中好象沒有什麼民族矛盾,而且書上插圖中的男人都沒有辮子
8.《碧血劍》:公元1634年-1644年(袁承志從10歲到20歲)
六.清朝
9.《鹿鼎記》:公元1670年-1689年
鰲拜死的時候史書上記載為1670年,韋小寶簽訂《尼布楚條約》後歸隱,那是1689年
10.《書劍恩仇錄》:公元1756年前後
因為《飛狐外傳》中趙半山曾對小胡斐說過福康安在十年前被紅花會抓住過
11.《飛狐外傳》:公元1766年-1770年
由《雪山飛狐》推算,從胡斐13歲到17歲
12.《雪山飛狐》:公元1780年3月15日(陰曆)
書上開頭就寫了“這是乾隆四十五年叄月十五”
13.《鴛鴦刀》:清朝
書上倒數第二段寫道“滿清皇帝聽說這雙刀之中,有一個能無敵於天下的大秘密”,
自然是清朝了
14.《連城訣》:清朝
這個沒什麼大道理,因為書上插圖中的男人都有辮子,這可是金庸授權的,而且從
官職、地名上也可以看出是清朝
15.《白馬嘯西風》:清朝
朝代越靠前,所記錄的事件越無法全面展示,有正史,也有野史,況且小說也要在正史的基礎上加工修改,於是時間越久遠,作者想象的空間越大,越是近代,歷史越詳細,反而發揮想象的空間就被限定了。
-
3 # 使用者9962898535331
習武之人最開始習武時往往會有暴烈浮躁的問題,反而在不斷磨鍊和修為裡,會變得愈發溫和。最典型的就是一燈大戰金輪法王,兩人相隔十餘丈遠,各以內力換換攻去,對手只覺一股柔和之力打來。然而兩人內力已經在空中交匯,噼啪作響。而一些武功低微的人,由於要表達他的兇悍,義勇,形勢的兇險,臨敵時的手段巧妙,故而特寫,放大了場面。比如江南七怪的武功。
類似的比如紅色經典。黨組織有了任務交給一線的同志做,會不惜筆墨描寫他執行任務的過程。反而是師長,領導,領袖這樣的偉人,往往筆墨很少。
所以不是後世武功低微了,而是筆墨少了。
-
4 # 消失的末知地平線
後面距離現代太近,很多事情比較清楚,也不好天馬行空的編,也符合師傅比徒弟厲害,後來當然是更差這種崇古尊師的習俗。其實都一回事,現實是後面武術才成了體系,然而武力值卻不如以前高,也是歷代重文抑武的原因了。
回覆列表
這和中國傳統武術越是到現在發展越來式微是一樣的。
中國武術源自秦漢,到唐代時已有劍客高手存在。李白詩《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證明李白亦是武功高強的劍客。武術到明清時達到了最高峰,自民國後慢慢衰弱下來。
在冷兵器時代,武術有很多的市場。看家護院,長途押運,軍隊教頭,當然,最主要的是前二種。象武俠小說裡的江湖世界,大都不存在的。
有市場需求,武術才有發展。發展之下就會有各種壯大,催生各種門派。各種門派努力鑽研武功,功夫越來越強。當然,有些門派的門主出於自身的考慮,將本門最強功夫秘密保護以至失傳。武術的衰弱是隨著熱兵器的出現而衰弱的。槍炮出來後,看家護院,長途押運裡的鏢師教頭都失去了作用,闖蕩江湖的劍客拳師亦沒有表演的市場。武術的巔峰在明清,晚清以後衰弱了。金庸的小說一樣,前期武功高強,後期武功漸弱,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