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玩轉嵌入式
-
2 # 電子產品設計方案
9V轉5V用線性穩壓晶片就可以
常見的線性穩壓晶片有L7805/AMS1117,其中AMS1117有5V固定電壓輸出的版本AMS1117-5.0,輸出電流可以達到1A。
AMS1117-5.0設計9V轉5V電源AMS1117-5.0只有三個引腳,設計是非常簡單的,輸入9V,輸出就可以得到5V,只需要前後更加一個濾波電容就可以了。
如果不想自己設計PCB,還可以直接買現成的模組,體積很小,使用也方便。如果輸出電流要求較大,建議使用DC-DC降壓方案設計的模組,比如XL2596。
-
3 # 超子說物聯網
9V的輸入電壓,5V的固定輸出,以及1A的輸出電流,採用線性穩壓晶片、LDO低壓差線性穩壓,或者DC-DC晶片都可以實現。
一、線性穩壓晶片使用最常見的L7805就可以實現,具體的型號是L7805CV-DG,ST公司的。
看上圖引數表,支援最大35V的輸入電源,所以9V完全沒有問題,輸出電流可以達到1.5A,輸出固定的5V電壓。
可以採用TO-220封裝的,三端直插的,實驗室使用非常方便。用麵包板和杜邦線就可以實現。
二、LDO低壓差線性穩壓,使用AMS1117-5.0即可1117支援的最大輸入電壓是18V,輸出電流1A。符合要求。固定輸出5V的電壓,使用簡單。不過1117通常是貼片封裝的,不太方便自己動手製作。可以直接使用現成的模組。
三、使用DCDC晶片,尤其適合壓差比較大,或是輸出電流比較高的場合。9V輸入,5V輸出,壓差不是特別大,線性或是LDO都能滿足晶片引數要求。除此之外還可以使用DCDC。超子常用的一款是TI公司的TPS5430。
5430不是固定輸出的,需要用2個電阻設定輸出電壓值。支援寬電壓輸入,範圍在5.5V~36V輸入,可調的輸出電壓範圍也比較大,支援1.221V~32.04V輸出。可以有高達3A的輸出電流。
總而言之,實驗室使用7805是最簡單的,麵包板杜邦線就能接出來,如果經常做實驗的話,會遇到各種要求的電源,使用DCDC雖然麻煩一點,但是使用更靈活一些。 -
4 # 愛上半導體
考慮到你是在實驗室用,且電流在1A以下,所以給你推薦最常用的模組LM7805,它的最大優點是廉價、電路設計簡單、且紋波小。
電路原理圖LM7805的設計原理圖如下圖所示,電流首先經過D1,它的作用是防止反接,當我們接線正確時,電流能透過的D1;當電線接反時,此電路是不通的;經過D1之後,會經過濾波電容C2,C2主要作用就是濾波,經過C2之後的波形已經相對平滑了,但這還不夠,我們看到在C2之後還並聯的C1,它的作用和C2類似,作用也是濾波,但主要是濾除高次諧波,我們可以這樣理解,C2是一個大水桶,C1是一個小水桶,水管裡面的水主要流進了C2,但對於那些水流極快的水,可能經過C2這個水桶之後濺出了水花,這些水花就會流進C1,經過兩個水桶的水會更加平滑、穩定。
同理,C3和C4的作用是一樣的,具體這個濾波電容應該選擇多大呢?在這裡就先不說了,可能2000個字也說不清,在下一期,筆者會給大家一一講解,最後就是LM7805了,1腳為電壓的輸入端但是要注意輸入電壓要大於7V,2腳為電源的負極,也是輸入輸出共有的負極,3腳的作用是輸出5V的電壓。
輸入電壓的範圍我們知道LM7805的輸入電壓要大於7V,但是輸入電壓的最大值是多少呢?這時候我們就應該去查詢資料手冊了,關於某一個元器件的所有資訊,沒有人比資料手冊講的更加清楚,所以我們一定要養成閱讀資料手冊的習慣,這樣即使碰到一個陌生的電子元器件,我們依然可以很好地使用。在裡LM7805的資料手冊中我們可以看到它的最大電壓為35V,還可以看出它的輸出電流最大電流為1200mA,其它的就不一一解讀了(注意:Rate翻譯成中文為極限)。
LM7805的缺點因為你是實驗室用,所以推薦你LM7805,不過我們需要知道的是:LM7805是線性電源,線性電源就避免不了發熱的問題,因為線性電源是以犧牲熱量、功率來進行穩壓的,所以對於發熱問題一直是線性電源的詬病,除此之外線性電源沒有輸出反饋,這就導致了輸出電壓不夠精確。雖然有如此多的缺點但對於實驗室用也足夠了。
-
5 # 開關電源的設計與最佳化
如果是實驗室裡有9V的,1A的,你需要的是一個buck電路,簡單的用一個7805或者2905這類的,這個需要加散熱片要大,因為損耗大
其次:你可以用TI的降壓控制晶片,效率高,在90%以上,穩定
-
6 # 腦袋進了水了吧你
最最常用的就是317,78.79,05系列,輸出端加一隻電解就可。輸入電壓滿足模組的要求,至於輸出功率嗎,根據使用負載選擇相應的模組,應該注意的是:有些模組標稱的極限功率,是必須加裝散熱器的。
-
7 # 賣炭翁DQ
原標題:做一個5V輸出電源,用什麼模組好?
題主想把DC9V轉換為DC5V,1A左右,其方法很多,可用LM7805、LM317等線性三端穩壓模組。但這種穩壓塊效率低,功耗大,容易發熱,甚至需要裝散熱片,本人已經不使用了。在此向網友推薦一種自已經常使用的,效能非常好的DC~DC開關降壓模組,技術引數詳見下表。這種模組體積小、效率高、輸出電壓可調,使用非常方便,可完全滿足題主的要求。網購只有2元(不含郵費)左右。
▽下圖為DC~DC降壓模組實物圖片。
▽下表為該模組技術引數。
▽下圖為本人做的DC9~12V/DC5V USB輸出模組,加了外殼和5V USB插座,DC9~12V 5.5/2.1插座。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當之處,批評指正。
2018.02.05 7:13 釋出於北京
-
8 # 蟻哥小課堂
不知道你的輸入是多少V?常用的降壓型晶片有LM7805,電流最大能到1.5A。小封裝的電流也能達到0.8A。例如ASM1117-5。
另外還有lm2596,54331等晶片,需要搭配外圍電路才能輸出5V。
如果需要升壓,比如3.7V升到5V,可以選擇tp4510等一系列鋰電池充電管理晶片。
回覆列表
題目想把9V轉換為5V,輸出電流控制在1A範圍內,不管用三端穩壓器,還是用LDO,可選擇的晶片非常多,如三端穩壓器7805,LDO類AMS1117-5,以及DC/DC類LM2596等。這類晶片各有利弊。
1 使用7805來實現7805是應用廣泛的三端穩壓器,具有三個引腳,外設電路簡單,只需要幾個濾波電容就可以實現降壓轉換,最大輸入電壓為35V,輸出電流最大可以達到1.5A,輸出紋波非常小,滿足題目的要求。所設計的降壓轉換電路如下圖所示。
但是7805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就是轉換效率特別低,在較大電流輸出時發熱嚴重,需要安裝散熱片來實現散熱,這無疑增加了成本、增大了電路板體積。
2 使用AMS1117系列這類晶片在微控制器電源電路中應用非常廣泛,輸出紋波非常小,波形平滑。該晶片具有固定輸出版本,如3.3V,5V等,和可調版本輸出,只需要透過外接兩個電阻就可以實現輸出電壓的調節。本文介紹5V輸出版本,所設計的電路原理如下圖所示。
輸入電壓最大可達16V,輸出電流最大為1安培,常用的封裝具有SOT223以及SOT89。題目的輸入為9V,輸出為5V,具有4V的壓差,如果負載電流較大的話發熱也是非常嚴重的,在PCBLayout時,需要加大散熱銅箔,提高散熱效率。
3 使用DC/DC類XL2596來實現這類晶片是透過MOS管的頻繁通斷來實現降壓的,其優點時輸入電壓範圍比較寬、輸出電流比較大,但是因為具有開關頻率,所以輸出波形具有一定的紋波。使用XL2596所設計的電路原理如下圖所示。
XL2596的輸入電壓最大可達40V,輸出具有固定版本如12V,5V等,和可調版本,透過兩個外接電阻即可實現輸出電壓的調節,輸出電流最大可達3A,而且轉換效率非常高,題目要求輸出電流1A以內,本方案不用安裝散熱片。DC/DC類一般不直接給微控制器供電,而是再透過LDO降壓後給微控制器供電,這樣可以解決紋波的問題。
4 這三類解決方案的比較三端穩壓器7805,電路簡單,輸出紋波低,但是轉換效率非常低,需要安裝散熱片,增加了散熱片的成本和PCB空間;而AMS1117類,繼承了三端穩壓器的優點,但是輸入電壓的範圍相對較窄,但是輸出紋波低,多用在微控制器供電電路中。DC/DC類,輸入範圍寬,輸入電流大,具有較高的轉換效率,但是存在開關頻率,所以輸出具有一定的紋波,一般和LDO配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