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HR西嬿姐說大實話
-
2 # 樂呵的樂
個人觀點,首先我招人第一件事就是看他曾經的工作年限,年限久的人一般會比較有限錄用,因為他有工作經驗,也比較穩定,公司培養一個新人是要付出很多的,如果一個人頻繁的跳槽對於公司來說影響蠻大的,而且很有可能遇到眼高手低的人和人際關係處理處理不當的一些人,當然能力高的也有,但是再大的能力如果不穩定也是枉然。
-
3 # 趙貓貓砸職場
以我多年做招聘的經驗來總結:招聘就像找物件。頻繁換女朋友,不見得人就是不靠譜。優秀的HR,會從3個方面深入分析候選人,後面詳說。一、什麼樣算是頻繁跳槽?我遇到過半年換三份工作的候選人。首先,我會有些疑問,但不會先入為主,直接給候選人“判死刑”。其次,我會詳細瞭解,幾份工作的離職原因,候選人的發展規劃,對新公司新平臺的期望。離職原因合情合理,都是人之常情,我就能接受。幾份工作的選擇,都符合候選人的職業發展規劃,我會很理解。對新公司新平臺的期望,與候選人職業規劃相一致,也和我們公司能給到他的相一致,那我就會很願意考慮這個候選人。二、再來說說,我遇到的半年換三份工作那位候選人,就叫“小a”吧。最開始,他從一家大公司離職,跟著老領匯出來創業。領導能力比較強,融到了資金,做無人貨架。那段時間,無人貨架遍地開花,各大網際網路公司做地推的高管,都紛紛離職創業,加入戰場。因為運營成本控制不好,資金鍊斷裂,幹不下去,小a失業了。總要生活呀,怎麼辦?他們又重新回到了大公司。老領導做大公司一個部門總監,小a過去幫老領導組建團隊。小a入職後很快發現,這個大公司裡關係複雜,想要推進工作非常困難,老領導的位置也是朝不保夕。為了不讓領導擔心,也想自己去闖一闖職場,不要總像小雞一樣在老母雞的翅膀下生存,小a來到我們公司應聘。三、作為招聘HR,我這樣來看這件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場貴人,很多都是自己的老領導,跟著老領匯出去創業,是鍛鍊,也是對領導的感恩,人之常情,我很理解。創業就是有風險,資金鍊斷裂,又跟著領導去了新的公司,也很正常。這當中,小a一直做的都是運營類工作,專業並沒有荒廢。經過這些波折,反而對業務和運營,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是一種收穫和歷練。剛好,我們公司是大平臺上的一個小的創業團隊,與小a的創業夢想,奮鬥需求,很匹配。經過波折,小a對新工作的預期也現實很多,這對於我們公司來說是好事。綜合起來,我判斷,小a雖然跳槽有些頻繁,但原因合理,規劃明確,他想要的與我們公司能給的很匹配,是一個不錯的考慮人選。
-
4 # 達趣人生
求職從來都是雙方選擇的過程,所以站在理性角度,員工跳槽本是無可厚非的。但對於絕大部分頻繁跳槽的候選人,在HR圈內是不受待見的,相信這也是招聘HR心照不宣的。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個人覺得主要有以下3點原因:
一、成本問題。公司引進1名員工,主要的成本包含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直接成本包含:招募到錄用的成本、入職後的薪酬、福利補貼、培訓費用等;間接成本包含辦公費用、補償金費用等。公司從招募一個員工到真正適應公司的文化,熟悉流程制度,短則3個月,長則6個月甚至更長。如果剛培養出來,就離職,哪家公司估計都不樂意。
二、制度、檔案資料保密問題。大的企業,在文化、制度等無形資產這塊往往都非常健全完善,這些東西,是很多企業的前輩們用自己的知識和努力構建出來的。對於這些隱形資的保護產,企業都是非常重視的。不希望輕易就洩露出去。
三、忠誠度。跳槽頻繁實際上反應的是該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從古至今,相信都是喜歡忠誠度很高的員工。疑問來了:可能有些人員確實是因為客觀原因導致頻繁跳槽的,並不是對企業不忠誠,為什麼要一棒子打死呢?不可否認,確實存在這樣的情況。但是企業選擇1名人選,是希望降低用人風險的,所以,2名學歷背景和企業經歷相當的人選,跳槽頻繁的和職業發展穩定的人,假使你作為老闆,你會選擇誰呢?
當然,對於有能力、特別優秀的人選,是否頻繁跳槽,企業就不是很關注了。因為大多數老闆都相信自己能夠透過企業文化、價值觀以及適當的利益綁架留住優秀員工。
綜上,適時的跳槽並不可恥,但沒有實力支撐的頻繁跳槽,都是耍流氓。
回覆列表
作為資深HR,一般認為不斷跳槽的只有兩類人。
一類是“牛人”,不斷被挖,且職位薪水直升機式上漲;一類是包裝很好,但沒有真實能力,到哪兒都幹不了多久。
我曾認識一位同行。基礎一般,開始做了很多年招聘主管,後來回家生孩子,回來沒職位了,開始“闖蕩江湖”。不可否認她是個非常擅長包裝的人,把自己包裝的很牛。每三個月換一次工作,職位還都提升了。我們都感慨,這不是開掛的人生嗎?後來發現規律了,那個地方都過不了試用期,因為最終還得靠自己的能力掙錢。
所以,HR需要在短短一個面試中充分分析判斷,頻繁跳槽的是大牛?還是不行。
HR容易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