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梨奈

    86版《西遊記》中飾演唐僧的演員前後一共有三位,這三位演員分別是汪粵、徐少華和遲重瑞。第一位進劇組的是汪粵,當時楊潔導演評價他有佛氣又俊氣,1982年的時候汪粵還是學生,滿心想的都是拍電影,之後就離開了劇組;徐少華本來在劇中飾演小白龍,汪粵離開後便接替他出演唐僧,但為了圓大學夢,拍攝僅僅8集之後,徐少華便離開;遲重瑞是第三位出演唐僧的演員,也是堅持到最後取得“真經”的一位。

  • 2 # 綜藝不放假

    說起《西遊記》,最經典的莫過於86版的,86版中唐僧的扮演者前後總共換了3個,分別是徐少華、汪粵、遲重瑞。對於扮演86版“唐僧”的演員,大家最熟悉的應該是徐少華和遲重瑞,很少人知道汪粵才是這個版本中扮演“唐僧”的第一人。當年還是學生的他,因氣質儒雅被導演選中。 汪粵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78班,同班同學有張豐毅、謝園、張鐵林等人,畢業後被分配到峨眉電影製片廠當演員,他也是第一個進入86版《西遊記》劇組的“唐僧”,但是由於汪粵一心想投身電影,好像拍了3集就放棄了。第二位唐僧就是徐少華,徐少華本來是演“小白龍”的,但是由於汪粵的離開,徐少華便變成了唐僧的角色,但是他自己也一直有一個大學夢,所以匆匆忙忙的演了幾集也便離開了。第三位就是遲重瑞,這也是我們電視熒幕中經常能看到的那個,遲重瑞在各種機緣巧合下遇到了導演楊潔,被楊潔導演選中後成為了劇中唯一一個修成正果的唐僧,不過遲重瑞最讓人津津有味的是後來娶了大他十歲的曾經中國的女首富陳麗華。

  • 3 # 幸福學堂

      第一個是汪粵

      導演到戲劇學院和電影學院去挑演員。電影學院正放年假,學生都不在,他們拿出了表演系畢業班的學生照片給我挑選。就看中了其中的汪粵。

      為了讓汪粵演起來像和尚,楊潔還安排他到北京的法源寺去學習體驗生活。要求他在寺裡吃住和和尚們在一起,學習佛教的禮節和知識。

      楊潔導演力排眾議,認為本來就是試集,演員們都還沒有找到感覺,應該再給汪粵一次機會。於是,汪粵又演了《禍起觀音院》、《偷吃人參果》、《三打白骨精》三集。他的表演越來越自信和成熟,得到了很多觀眾的認可。

      但在拍完《三打白骨精》後,汪粵由於聽了一位老師的建議,擔心演了唐僧之後從此定型,以後的戲路會變窄,所以他要去拍電影,做電影主演。楊潔導演非常生氣,讓他離開了劇組。汪粵走的時候,眼中含淚,依依不捨。

      離開劇組後,汪粵拍攝了電影,做了主角,但遺憾的是他拍攝的電影至今也未能上映。之後,他又演了多部影視劇,但基本沒能給觀眾留下什麼印象。

      第二個唐僧:徐少華

      1983年,汪粵離開劇組,原本在劇中扮演“小白龍”的徐少華接替他出演唐僧。1985年,徐少華受邀到赴山東藝術學院進修,同年底回組繼續拍攝電視劇 《西遊記》。

      後來因為學習和拍戲無法兼顧,徐少華在一共拍攝了八集“唐僧”後也離開了劇組,在他看來,上大學圓了自己的一個夢,也是一個取經的過程。

      第三個唐僧:遲重瑞

      1984年的一天,遲重瑞拍完《夜幕下的哈爾濱》,回劇團去領工資,在昏暗的樓道里,他差點兒撞上迎面而來的一個陌生人,這個人就是《西遊記》的導演楊潔。

      當時《西遊記》剛剛拍了一半,唐僧的扮演者徐少華因為要進修的緣故不得不離開劇組,沒有了“師傅”整個劇組處於停機狀態,導演楊潔正為此急得茶飯不思,就在這時她遇見了遲重瑞。

      他俊郎的外形,深厚的藝術功底,加上家庭戲劇方面的薰陶,以及由祖上一直信佛的影響,所以他演起唐僧來,得心應手,揮灑自如,並在當時的中國引起了很大的轟動,觀眾掌聲如潮,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次“擦肩而過”的經歷,成就了《西遊記》裡第三個,也是最堅決最虔誠的唐僧。遲重瑞熱愛唐僧,兢兢業業,心無旁騖地走完了最後的取經路,取到了真經。

      而應該是最堅決的取經人唐僧卻恰恰沒有能夠堅持到底。他們有的更重視電影,有的更重視文憑,都離開了取經路,半途而廢!

      

  • 4 # 羊酷派

    對86版《西遊記》裡飾演唐僧的演員有3個,第一個是汪粵,他為了能演好唐僧角色,還故意去寺廟,剃了光頭,親身體會了一回,後來聽說蚊子太多,不能用蚊香,也不能用手拍打,(因寺廟不能殺生)咬的他實在受不了,待了10來天就下山了。扮演了三集唐僧後,擔心從此定型,以後戲路會變窄,於是就匆匆離開劇組,向電影圈發展。徐少華當時扮演小白龍,汪粵離開後就徐少華接替岀演唐僧。後來考上了大學,徐少華也離開了劇組,到山東藝術學院進修。那時《西遊記》拍了一半,因沒有了唐僧,整個劇組都處於停機狀態,導演楊潔急的團團轉!這時遲重瑞剛拍完戲回劇團,在樓道里跟楊潔不期而遇。第三個唐僧就這樣產生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9歲雙胞胎姐妹分別考進牛津、劍橋,自述父母是放生式教育,你怎麼看放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