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張思遠33

    收拾舊河山,岳飛還是很努力的,首先靖康之變後,趙構在南京稱帝,史稱南宋,當時趙構還是有點收復故土想法,於是岳飛就上書要求趙構親自統帥兵馬,和金國開戰,‘今陛下已登大寶,社稷有主,議伐敵之謀,……’。其實趙構也就是說說而已, 並不是真心伐金,收復故土,所以岳飛上書後,立馬以越權罪將他革職,罷官後的岳飛,北上投入河北招討使張所手下,任修補郎,正八品。後補七品武靜郎!建炎元年,岳飛逢張所之命,領兵北上抗金,數敗金兵。三年後岳飛復職,回建康!金兵發兵攻健康,杜康遣兵迎敵,諸將皆戰敗,潰退,唯岳飛力戰,後杜充降敵,諸將潰散,髟虐百姓,唯岳家軍秋毫無犯!兀朮驅兵攻杭州,岳飛進擊廣德,擒敵將王權,俘虜叛軍首領四十餘名,並降伏王權,收為部下。當時軍中缺糧,岳家軍忍飢挨餓,決不擾民。紹興九年,聽說朝廷和金國達成協議,憤而上書,力駁金人無信,為此秦檜憎恨岳飛。紹興十年,金國撕毀協議,發兵攻宋,趙構無奈派兵迎敵,岳飛及其他戰將奮起殺敵,取得大勝,從長江中游進入中原,打敗兀朮的鐵柺馬,收復宜昌,蔡州,陳州,鄭州,河南府等六州市,金軍全軍動搖,大呼:‘撼山易,撼岳家軍難’!恢復中原指日可待。這時,趙構在秦檜等權臣的蠱惑下,連發十二道金牌,迫使岳飛回到朝廷,收復的故土,盡陷金人手中,岳飛大呼前功盡棄啊!謝謝大家。

  • 2 # 求世事洞明書練達文章

    紹興四年(1134年)岳飛奉命揮師北伐,自鄂州(今湖北武昌)趨襄陽(今湖北襄樊),僅用二三個月的時間就按照預定計劃收復襄陽、郢州(今湖北鍾祥)、隨州(今湖北隨縣)、鄧州(今河南鄧縣)、唐州(今河南唐河)、信陽軍(今河南信陽)等六郡之地。這是南宋建立政權以來第一次收復大片失地。因此年僅32歲的岳飛被封為節度使,成為南宋大將中最年輕有為的一員。

    他所率領的“岳家軍”因紀律嚴明,戰功顯赫,深受人民愛戴,成了南宋抗金斗爭的一箇中流砥柱。宋高宗、秦檜的投降求和,激起宋廷抗戰派將士的強烈反對,岳飛不僅沒有按慣例向宋高宗敬獻賀表,反而上表對宋高宗說“願定謀於全勝,期收地於兩河,唾手燕雲,終欲復仇而報國,誓心天地,尚令稽首以稱藩”,從根本上否定了這次求和協議。岳飛這種堅決反對“和議”的態度。使宋高宗甚為惱怒,更為秦檜所切齒,從此被宋高宗和秦檜視為眼中釘。

    紹興九年七八月間,金廷內部發生內訌,原主張同宋朝議和的撻懶,被金廷以謀反罪處死,對宋戰爭的急先鋒金兀朮掌握了軍權。他立即撕毀與南宋訂立的“和議”,並於紹興十年(1140年)五月,分兵兩路向陝西和河南大舉進攻,在很快奪回了河南、陝西之後,又率大軍向淮南大舉進攻。

    紹興十年(1140年)七月初八日,金兀朮率部在郾城與岳家軍對陣,岳飛令其子岳雲率輕騎攻入敵陣,往來衝殺。金軍出動重鎧騎兵“鐵浮屠”作正面進攻,另以騎兵為左右翼,號稱“柺子馬”配合作戰。

    岳飛遣背嵬親軍和遊奕軍迎戰,並派步兵持麻扎刀、大斧等,上砍敵兵,下砍馬足,殺傷大量金兵,使其重騎兵不能發揮所長。雙方從下午激戰到天黑,金軍大敗。郾城之戰是宋金雙方精銳部隊之間的一次大決戰,宋軍以少勝多,給金軍以沉重打擊。接著岳家軍又在潁昌府打得金兀朮狼狽逃竄,並一直追擊到距汴京僅四十五里之遙的朱仙鎮。

    岳飛根據中原戰場的大好形勢,向高宗上書提出宋軍全線進攻,渡河以光復失地的要求,然而宋高宗所求的只是抵擋住金軍的進一步南侵,能保住半壁江山,成為金的屬國就已心滿意足了。所以不僅不同意岳飛的要求,反而急忙下令各路宋軍班師,使岳家軍處於孤軍無援的狀況,接著又連發十二道金牌,強令岳飛退兵,岳飛悲憤惋惜地說“十年之功,廢於一旦”,然後無可奈何地下令班師,班師路上,民遮馬慟哭,……哭聲震野。

    岳飛北伐的巨大成果,就這樣讓宋高宗、秦檜拱手送給了金朝。宋高宗、秦檜強令岳飛班師後,為了掃清向金人議和的障礙,先後解除了岳飛、韓世忠等大將的兵權,然後向金乞和。

  • 3 # 愛妮品歷史

    岳飛這個人乃是“精忠報國,壯志難酬”的真實寫照,反映了宋朝那個時代,皇帝因為過於高高在上,又聽信奸臣的挑撥而誤會,殘害人才。岳飛這樣的人才,一心想要為國報效,但是下場卻不盡如人意,令後世人們惋惜,他一生善良,家裡人,母親,妻子全都很善良,從未做過壞事,反而一心一意為國家,百姓付出,岳飛連帶他家人更是沒過過什麼好日子。據說他出生的時候,有大鳥在頭頂上方飛過,直叫,所以,他母親給他取名叫岳飛,飛字就由此而來。

    當年,他為了回覆中原,直言上諫,沒想到,皇帝卻說他僭越,覺得他敢越過皇帝隨意就決定皇帝要怎麼做,皇帝還生氣然後,把他給革職了,還逐出了軍營,這皇帝真的是多疑,怎麼能這樣,人家要死要活為你收復中原,然後為了國家好向你建議幾句,你就生氣了,還革職,之前的功績都不算嗎?好在張所知道了岳飛的遭遇,很同情他,但更多的是無奈氣憤,他也只能盡己所能幫助岳飛,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他發現了岳飛的非凡的才能,有魄力,有膽識,武藝超凡,張所決定重用他,覺得這樣的人才不能浪費了,而且自己確實很佩服岳飛的精忠報國,將他提拔做了統領,又升為統制。所以說,是人才總會發光,他會遇到自己的伯樂,賞識自己的人。

    就是因為所謂的收復中原,最後把自己也送上斷頭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透明質酸原液和透明質酸凝膠有什麼區別?應該怎麼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