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外之意就是苛政猛於虎。
出自《禮記·檀弓下》:夫子曰:“何為不去也?”曰:“無苛政。”夫子曰:“小子識之,苛政猛於虎也。”
白話釋義:孔子說:“為什麼不離開這兒呢?”回答說:“這兒沒苛政。”孔子說:“弟子們記著,苛政比老虎還兇猛啊!”
《禮記·檀弓下》是西漢先秦至漢諸儒之手,經西漢戴聖編撰的。
擴充套件資料
原文:
孔子過泰山側,有婦人哭於墓者而哀。夫子式而聽之,使子路問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憂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於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為不去也?”曰:“無苛政。”夫子曰:“小子識之,苛政猛於虎也!”
譯文:
孔子路過泰山邊,有個婦人在墳墓旁哭得很悲傷。孔子扶著車前的伏手板聽著,派子路問她說:“你這樣哭,真好象不止一次遭遇到不幸了。”她就說:“是啊!以前我公公死在老虎口中,我丈夫也死在這虎上,現在我兒子又被虎咬死了。”孔子說:“為什麼不離開這兒呢?”回答說:“這兒沒苛政。”孔子說:“弟子們記著,苛政比老虎還兇猛啊!”
《禮記》又名《小戴禮記》、《小戴記》,成書於漢代,為西漢禮學家戴聖所編。《禮記》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選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書中內容主要寫先秦的禮制,體現了先秦儒家的哲學思想(如天道觀、宇宙觀、人生觀)、教育思想(如個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學方法、學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會、禮制與刑律)、美學思想(如物動心感說、禮樂中和說),是研究先秦社會的重要資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資料彙編。
言外之意就是苛政猛於虎。
出自《禮記·檀弓下》:夫子曰:“何為不去也?”曰:“無苛政。”夫子曰:“小子識之,苛政猛於虎也。”
白話釋義:孔子說:“為什麼不離開這兒呢?”回答說:“這兒沒苛政。”孔子說:“弟子們記著,苛政比老虎還兇猛啊!”
《禮記·檀弓下》是西漢先秦至漢諸儒之手,經西漢戴聖編撰的。
擴充套件資料
原文:
孔子過泰山側,有婦人哭於墓者而哀。夫子式而聽之,使子路問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憂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於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為不去也?”曰:“無苛政。”夫子曰:“小子識之,苛政猛於虎也!”
譯文:
孔子路過泰山邊,有個婦人在墳墓旁哭得很悲傷。孔子扶著車前的伏手板聽著,派子路問她說:“你這樣哭,真好象不止一次遭遇到不幸了。”她就說:“是啊!以前我公公死在老虎口中,我丈夫也死在這虎上,現在我兒子又被虎咬死了。”孔子說:“為什麼不離開這兒呢?”回答說:“這兒沒苛政。”孔子說:“弟子們記著,苛政比老虎還兇猛啊!”
《禮記》又名《小戴禮記》、《小戴記》,成書於漢代,為西漢禮學家戴聖所編。《禮記》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選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書中內容主要寫先秦的禮制,體現了先秦儒家的哲學思想(如天道觀、宇宙觀、人生觀)、教育思想(如個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學方法、學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會、禮制與刑律)、美學思想(如物動心感說、禮樂中和說),是研究先秦社會的重要資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資料彙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