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香姐逛歷史
-
2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位於南韓首都首爾西南的三田渡地區從奧林匹克公園往西南兩公里左右的鬆坡區石洞村的歷史公園裡矗立著被稱為“三田渡碑”的石碑。這塊石碑還有一個名字叫做大清皇帝功德碑。碑高5.7米,長3.95米,寬1.4米,上有螭首,下有龜趺。碑上用蒙古文、滿文、漢文三種文字篆刻著碑文。這塊石碑雖然作為史蹟被認定為文化遺產,但在首爾的旅遊指南上基本不會出現,平時也幾乎進不到什麼訪客。這塊象徵征伐的石碑是北韓半島曾經臣服於大清王朝的見證,也因此被南韓政府和民族視為國恥。為何這塊象徵大清皇帝征伐功業的石碑會矗立在南韓的土地上呢?事情的起源要追溯到17世紀後金政權的崛起。
明萬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建立大金國(後世史書為與宋代時期的金國區別而稱其為後金)。三年後努爾哈赤公佈“七大恨”的討明檄文,以此為標誌正式開始公開起兵反明。公元1619年(明萬曆四十七年、後金天命四年)三月初一至初五期間後金在薩爾滸一舉擊敗了11萬明朝大軍,明帝國在遼東地區的統治開始崩潰。此戰中北韓方面出兵1.5萬人助戰,在明軍主力被擊潰後身為北韓軍都元帥的姜弘立率領僅剩的5000多北韓軍向努爾哈赤投降。這時正集中精力與明朝作戰的努爾哈赤並不願再行樹敵,所以對北韓一直採取拉攏政策。努爾哈赤並沒有難為投降的5000北韓俘虜,而是放他們回國,試圖以此改善與北韓的關係。那麼北韓為何會捲入這場明朝與後金的戰爭之中呢?
由於古代中國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領域全方位的優勢地位,所以直到近代西方列強入侵之前東亞地區一直維持著以中國為核心的宗藩朝貢體系。北韓半島上先後興起的新羅、高麗、北韓等王朝作為與中國一衣帶水的鄰邦很早就確立了與中國之間的宗藩關係,由此形成了一種仰慕天朝文明的小中華意識。這點在明朝與李氏北韓王朝的關係上表現得尤為明顯:中國元明交替之際正值北韓半島的高麗王朝末期,面對新興的大明王朝和退守漠北的北元勢力令高麗上層出現了“事元”和“事明”的路線方針分歧。元朝和高麗之前是爆發過戰爭的,在高麗政界和民間都有巨大的反元情緒,然而元朝征服高麗後將自己的公主嫁給了高麗國王並對其進行了全方位的控制,在高麗人民眼中高麗王室已徹底成為蒙元的傀儡,甚至由此引發了三別抄起義。最終高麗王室依靠元朝的支援才成功鎮壓了三別抄起義,至此高麗王室已完全依賴於元朝的支援才能穩固自己的地位。元明易代後高麗王朝試圖利用元明易代的亂局向北拓展疆土。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明朝在元代雙城總管府之地設定鐵嶺衛,同年四月高麗國王王禑派左軍都統使曹敏修、右軍都統使李成桂出兵攻遼征討明軍。五月李成桂渡過鴨綠江後發覺行軍困難、糧餉不濟,上書要求班師,王禑不聽。於是李成桂在勸服曹敏修後果斷在威化島回軍佔領高麗首都開京掌握高麗政權。公元1392年七月十七日丙申李成桂廢黜高麗恭讓王,正式登基稱王。次日李成桂派出特使前往南京朝見明太祖朱元璋並請求明朝的冊封。他為自己開創的新王朝準備了北韓、和寧兩個名字請朱元璋選擇,朱元璋自然樂意由這個對自己恭順的小弟取代親元的高麗王朝,冊封自然是順理成章之事,最終朱元璋欽定了北韓二字作為李成桂所開創的新王朝的名字,公元1393年李成桂正式下詔啟用“北韓”這一國號,至此延續474年的王氏高麗王朝被李氏北韓王朝取代。
整個有明一代李氏北韓被視為所有藩屬國中的典範:北韓始終對明朝奉行事大主義,而明朝也把北韓列為不徵之國。明朝與北韓這種密切的宗藩關係一方面是由於李氏北韓王朝仰慕並積極學習中華文明,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兩國存在共同的現實利益。整個有明一代最大的外患就是所謂南倭北虜問題——南方的倭寇和北方的蒙古、女真等遊牧民族。事實上北韓最大的外患也是南倭北虜:早在北韓王朝立國之前半島上的高麗王朝就不斷遭受倭寇的襲擾,事實上李氏北韓王朝的開國之君李成桂就是在與倭寇的戰鬥中嶄露頭角的。由於李氏北韓是在推翻親元的王氏高麗的基礎上得以建國,所以建國之初的李氏北韓王朝與北元政權的關係是比較緊張的,因此有必要尋求明朝的保護。共同的敵人使明朝與北韓具備現實的合作基礎,然而兩國之間其實也存在競爭關係,而兩國爭奪的物件就是東北方向的女真部落。北韓王朝立國之初在對北方女真部落的關係上採取懷柔與武力並舉的政策:一方面接納歸順的女真人,授予官職、開放貿易、進行民族同化,不斷擴大對女真部落的影響力;另一方面又利用明朝對女真部落重視程度不夠和以及上國心態的特點使用武力蠶食女真部落的土地、擴充套件北部疆土。北韓對於女真部落的大肆拉攏引起了朱元璋的猜忌。儘管北韓是明朝最親近的藩屬國,但明朝也不願意自己的小弟勢力太強,畢竟東北方向的女真部族也是明朝勢力的輻射範圍。對此李成桂始終堅持以小事大的基本國策:明朝具有濃厚的上國心態,而李成桂就著力對大明表現出足夠的恭敬,在給足天朝上國的面子後提出自己的利益訴求。當時明朝的根本利益訴求是建州女真,而建州北部的部落只要不主動侵犯明朝邊境基本處於放任自流的狀態,而北韓就藉機以為明朝戡邊的名義打擊不服從於自己的部落。
到了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北韓國王李芳遠宣佈禁止女真人在慶源府的貿易活動。 李芳遠的這一舉動引起了女真各部落的普遍不滿。永樂九年(公元1411年)建州女真首領猛哥帖木兒率領部眾遷徙到了鳳州(今吉林省海龍縣境內)一帶,與阿哈出統率的胡裡改部居住在一起。 既然已經向建州女真各部攤了牌, 李芳遠索性以女真人劫掠北韓人民為藉口,任命趙涓為統帥,率領大軍進入遼東,殺害了毛憐衛首領把兒遜與斡朵部首領哈而非、加時仇,掠去部眾數百人。永樂八年(公元1410年)四月猛哥帖木兒在虛裡、仇老等首領的隨同下率領女真軍隊向李氏王朝發動了猛烈的攻擊。 理論上女真和北韓都是被明朝視為自己的藩屬的,如今兩邊大打出手就驚動了明成祖朱棣。朱棣這時也致力於開拓東北地區,所以他也冊封了很多女真部落的首領,逐漸把女真地區納入明朝版圖。和李芳遠開戰的猛哥帖木兒就是朱棣冊封的女真首領之一,同時朱棣和猛哥帖木兒之間還實現了政治聯姻。在朱棣下達給李芳遠的聖旨中寫道:“猛哥帖木兒,皇后之親也。遣人招來者,皇后之願欲也。骨肉相見,人之大倫也。朕奪汝土地,則請之可也。皇親帖木兒,何關於汝乎?”所謂“皇后之親”可能是北韓方面翻譯的錯誤,因為我們都知道朱棣的皇后不是女真人,實際上原話可能是“皇妃之親”,也就是說猛哥帖木兒有姊妹入宮侍奉朱棣。這個猛哥帖木兒可不是一般人——他姓愛新覺羅,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六世祖。從這段往事不難看出:李氏北韓王朝其實和愛新覺羅家族乃至整個女真部族其實是早有積怨的。
公元1592年3月日本關白豐臣秀吉共調動15萬人馬渡海遠征北韓。開戰不到三個月除北面與宗主國大明王朝接壤的咸鏡道之外北韓幾乎全國淪陷,北韓王室出逃到鴨綠江畔的義州並向身為宗主國的大明提出入境避難的請求。大明王朝立刻對自己的屬國北韓進行了援助,從而實現了拒敵於國門之外的目的。根據戰後的統計:為支撐這場戰爭大明王朝花費的經費支出平均每年高達240萬兩左右,戰後的明朝迅速出現了財政赤字。當面對來自東北關外的八旗勁旅和明末變民時明軍幾乎已沒多少經費足以支撐戰爭了,以致於不得不一再加徵三餉,這麼做無異於飲鴆止渴,最終進一步激化了民變。明朝和北韓儘管取得了抗倭戰爭的勝利,然而在此期間努爾哈赤的勢力悄然崛起。當明朝向北韓要求出兵配合征服後金時北韓方面其實是頗為糾結的:在經歷長達七年的抗倭戰爭後北韓不僅付出了巨大的人員生命損失,同時也遭受了莫大的財產損失。土地臺賬和戶籍冊大部分毀於戰火,耕地面積減少到戰前的三分之一以下,國家租稅收入銳減。當北韓國內就是否出兵援助明朝征伐後金的問題展開討論時身為國王的光海君聲稱“中國三邊防備自守不暇,舉單弱不教之卒入援天朝,有何所益?”應該說光海君對自己的實力是很有自知之明的。光海君的外交政策秉承的是務實性原則:1609年他就恢復了因戰爭而斷絕的北韓與日本的外交關係。這麼做固然是為北韓的戰後復興營造和平的國際環境,然而這在當時的士大夫階層眼中是很沒氣節的一件事。光海君在與後金的關係問題上同樣被朝中的士大夫階層所鄙視:薩爾滸之戰後光海君專門派人前往後金處答謝並宣告將在後金與大明之間保持中立,此時是後金和北韓關係最融洽的時刻。光海君通過與後金保持良好的外交關係而使北韓得以暫時避免捲入戰亂,然而這種行為在當時的北韓是為人鄙視的。
北韓保持了與明朝長達兩百餘年的宗藩關係,尤其是在萬曆抗倭援朝戰爭後北韓特地修建了感恩大明援助之恩的大報壇,這時北韓的主流民意強調銘記明朝對北韓的再造之恩,然而光海君卻冒天下之大不韙與被北韓士大夫階層視為野蠻人的後金進行交流。1623年3月北韓國內主張崇明排清的政治勢力發動政變推翻了光海君的統治,轉而擁立光海君的侄子綾陽君登上王位。綾陽君後來的諡號是仁祖,所以這次政變在北韓歷史上被稱為仁祖反正。仁祖反正後的第二年本來擁戴仁祖反正的李適因為對事後的論功行賞不滿而叛逃後金,李適向後金申訴了仁祖繼位的不合法性並唆使後金發動對北韓的進攻。這時後金所面臨的形勢是:擋在自己正面的是明朝,而李氏北韓和蒙古察哈爾部則從東西兩翼威脅到自己的側面。如果要消除入關滅明的潛在隱患就必須拔除這兩枚釘子。公元1626年清太祖努爾哈赤駕崩,繼承後金汗位的是皇太極,他決定東征北韓以徹底消除自己南下征伐大明時在背後搗亂的隱患。公元1627年皇太極命阿敏為主將,後金軍一路勢如破竹,連下義州、定州、郭山、安州、平壤、黃州、平山諸城,北韓國王李倧(北韓仁祖)逃往江華島。後金軍至平山時始與北韓議和,結成盟誓後撤退。戰後北韓與後金成為兄弟之國,向後金開市並繳納歲幣。這時後金並沒要求北韓向自己稱臣,而只是要求北韓與自己結為兄弟之國,也就是說這時的北韓仍是明朝的藩屬國。這時北韓仍是心向明朝,只是鑑於後金勢大,所以不得不盡量在雙方之間維持平衡。然而後金方面逐漸開始要求北韓徹底廢棄明朝年號,斷絕與明朝的一切關係,甚至要求北韓出兵配合自己征伐明朝。北韓對此予以拒絕,此後北韓給後金的國書皆書寫明天啟、崇禎年號,這令皇太極極為不滿。天聰九年(明崇禎八年,1635年)四月皇太極統一漠南蒙古並獲得元朝的傳國玉璽。次年皇太極正式改女真族名為滿洲,改後金國號為清,他自己則由大汗改為皇帝,此舉標誌著皇太極正式以漢法構建自己的國家,應該說此時他已有入主中原取代明朝的意圖。然而就在他的登基大典上北韓使臣拒絕跪拜——在北韓使臣看來:儘管後金是大國,北韓不得不屈服,但兩國之間畢竟沒冊封朝貢的君臣名分,北韓的宗主國仍是明朝,因此自己當然不跪拜後金君主。可在皇太極看來:自己稱帝就是要成為天下之主,普天之下絕不能有人質疑自己的權威。
崇德元年(明崇禎九年,1636年)十二月稱帝后的皇太極率十二萬大軍出征北韓。北韓在加強王都的防禦的同時將王族再次轉移到江華島避難,而仁祖本人則避難於漢城東南的南漢山城。在這裡仁祖向北韓全境發出號召起兵勤王的檄文,同時嚮明朝請求增援。清軍以20萬大軍包圍了南漢山城,同時對江華島發起進攻。南漢山城雖有13000守軍,但糧草只夠食用50天。開戰不過一個半月後清軍就攻陷了江華島。1637年1月30日仁祖與大臣們一起前往位於漢江江畔的三田渡的清軍營地向皇太極投降。這場由北韓使臣拒絕向皇太極行跪拜之禮而誘發的戰爭最終以身為北韓國王的仁祖向皇太極行三跪九叩首之禮告終。此後北韓成為清朝的藩屬國,接受清朝的冊封, 北韓斷絕與原宗主國明朝的關係,北韓使用的年號由明朝年號改為清朝年號。北韓仁祖以其長子李溰、次子李淏赴清朝作人質,北韓向清朝朝貢。清朝為讓北韓不敢忘記曾反抗清朝的大罪而於1639年下令建造了大清皇帝功德碑。儘管北韓被迫屈服於清朝,然而與此同時北韓卻自認為儲存了由明朝傳入的中華正統,於是以小中華自居,將清朝統治下的中國視為蠻夷之地。以九義士後人為代表的明朝遺民在李氏北韓時代一直被北韓官方和百姓愛戴,而後期從清朝越境到北韓的中國百姓則被稱為“向化人”。從這時起北韓就認為中國已淪為蠻夷之邦,漸漸有輕視中國之心。甲午戰爭後北韓和中國歷史上形成的宗藩關係被徹底切斷,歷史上對中華文明的景仰之情轉變成一種深以自己繼承了中華正統自信。儘管明朝已亡,但北韓只在對清廷的公文賀表中使用清朝皇帝年號,而在國內仍使用崇禎年號。明代北韓使臣出使北京的紀行《朝天錄》被改稱《燕行錄》——不再是去朝見天朝,而只是去一座名為燕京的城市旅遊一番。
在1895年簽訂的《中日馬關條約》中清政府承認放棄對北韓的宗主權。日本人扶植的親日派政府一上臺就在第一時間將大清皇帝功德碑推倒深埋。1913年該碑被掘出並重新豎立。1956年南韓文教部長認為此碑是南韓的恥辱象徵,因此再度將其埋入地下。1963年因洪水的肆虐而使大清皇帝功德碑又一次出現在人們眼前。這時的南韓政府轉變了立場:他們認為此碑作為文化遺產和恥辱的象徵應該被銘記,所以在當年將其指定為史蹟第101號並保護起來。1983年大清皇帝功德碑被移至鬆坡區石村洞289-3號並在該碑周圍建立公園。如今大清皇帝功德碑在南韓被視為國恥的象徵,但銘記國恥才能起到更好的鞭策作用,所以南韓政府就將這塊碑作為歷史文物遺蹟儲存下來。不過由於是作為國恥的象徵,所以在南韓的旅遊指南中不會特意向外國遊客推薦,而南韓人一般也很少會去參觀被他們視為恥辱的大清皇帝功德碑。也有一部分極端民族主義分子屢屢試圖破壞石碑:2007年2月3日正是皇太極第二次出兵北韓後的370年,大清皇帝功德碑遭到極端分子破壞。2007年6月15日大清皇帝功德碑被修復完成。儘管國記憶體在不同聲音,但南韓政府堅持將這塊石碑屹立在首爾並多次進行修補,只是將他們所認為的沒文物價值的“北韓國王跪拜皇太極”的小像給撤了去。2010年南韓文化財廳對大清皇帝功德碑原來的位置進行考證,又將碑移到樂天世界大樓後面、鬆坡區蠶室洞47號石村湖西湖坡東北方向的綠地上,永久性地保護起來了。
-
3 # 小鎮月明
如此一塊象徵著征伐的石碑,是北韓半島曾經臣服於大清王朝的見證。對於如今的南韓人來說,自然是恥辱的歷史。但是以恥為史,方能鞭策,這自然而然政府就禁止破壞了。
雖然李氏王朝已經臣服,但畢竟天高皇帝遠,若是李氏王朝有任何的不臣之心,也沒辦法提前知道。而李氏王朝也擔心會招惹到第二場無妄之災,不僅樹立了功德碑,而且還主動將兩個皇子送到清朝,作為人質。
無論是哪一個臣服的條件,對於李氏王朝來說都是恥辱的歷史。李氏王朝的民眾沒有辦法改變其他東西,唯一可以作惡便是歌頌清朝的這塊功德碑。但是李氏王朝也害怕,雖然李氏王朝已經把如此堅決的把決心展露出來,但是清政府還會不斷的派官員前來視察,而這塊功德碑自然也成為官員常去的點。若是看到功德碑被無故破壞了,倒黴的還是李氏王朝,所以這塊功德碑自然是要被完好的保護起來,直至甲午戰爭之後。
甲午戰爭清朝慘敗,而一直信奉清朝為君主的李氏王朝也被日本收入囊下。作為清朝光輝性的建築的功德碑,自然也不被日本人所容,不僅被推翻還被掩埋。直至1913年才重新被人挖掘出來,而僅僅就三十年的時間,當時南韓的文教部認為這是恥辱,不應該留在這片土地上,於是又一次重新掩埋。
或許是清朝影響力太大,被兩次埋葬都沒能抵擋住石碑強大的生命力。十年之後,石碑竟然被洪水沖刷出來。南韓這時候卻不再掩埋,反而在其周圍建立了一個公園,使這塊恥辱碑長久在戰力在首爾的土地上。
南韓政府只不過是想用曾經的恥辱來鞭撻如今,知恥而後勇。以歷史為鑑,不重蹈覆轍。不過貌似南韓民眾,並不這樣想。
-
4 # 我是趙帥鍋
這個事情還要從1636年說起。在這一年的4月,皇太極正式由汗改稱皇帝,改國號大清,同時他還派出使者將此事通報北韓,希望北韓歸順大清。但是,北韓國王卻拒不接見皇太極的使團,也不接受其來書,更不願俯首稱臣。
皇太極非常氣憤,於是在這一年的12月,皇太極親率十二萬大軍親征北韓,在清軍在渡過鴨綠江後,一路勢如破竹,僅短短十二天,清軍將士便抵達北韓的都城漢城。
北韓國王李倧兵敗潰逃至南漢山城避難,這也就是北韓歷史上有名的“丙子胡亂”。
隨後,皇太極率領大軍包圍南漢山城,隨著城內糧草斷絕,各路勤王軍隊也被清軍擊敗,李倧只好向清軍投降,並宣佈斷絕與大明之間的藩屬國關係,接受大清為李氏王朝新的宗主國。
於是,皇太極在漢城東南面的漢江三田渡舉辦北韓王朝的受降儀式,隨後清軍撤離北韓。
與此同時,在清朝的要求下,北韓國王為向新的宗主國示好,還在受降之地建造了一個樓閣,並樹立了一塊石碑,以此來彰顯和紀念皇太極的豐功偉德。
這塊石碑通常又被稱為“三田渡碑”或“鬆坡碑”。碑高5.7米,長3.95米,寬1.4米,上有螭首,下有龜趺,碑文由漢、滿、蒙三種文字構成,通篇碑文刻有九百餘字,但其中最為醒目的還是碑額上的七個篆體大字:大清皇帝功德碑。
據說,這塊石碑在建造的過程中,很多北韓大臣都將石碑視為恥辱,因此屢次予以阻止和破壞。等到碑建好後,不少文官也互相推諉,不想為石碑題字。清朝政府對此十分不滿,專門派使者前來監視,北韓這才不情願的完工。
起初,因為北韓向來以“小中華”自居,結果卻淪為山林狩獵民族建立起來的清朝的藩屬國,所以君臣百姓大都痛心疾首,於是很多北韓人便將這塊石碑看作是“國恥”,甚至蓄意破壞石碑。
這令北韓國王心驚膽戰,萬一被清朝使臣發現那可就要吃不了兜著走。於是北韓國王為保護石碑,還專門派軍守護。
不過,等到清朝取代明朝統一中國,北韓與清朝的宗屬關係也越來越穩定後,這塊石碑也就成為大清和北韓“友誼”的見證,每次清朝的大臣來北韓都要到這個石碑處參觀。
等到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爆發,清朝勢力被逐出北韓。雖然北韓在甲午戰爭之初就已被拉入日本陣營,宣佈不再向清朝貢,但他們內心並不想成為日本的殖民地,所以仍然寄希望於清朝能戰勝。
但可惜的是,隨著清政府在甲午戰爭中的戰敗,北韓境內的親中派人士都殺害或逐出,而以樸泳孝為首的反清獨立的開化黨人被日本扶植上臺,開始全面清算中朝宗藩關係的遺存。
比如頒佈《洪範十四條》、拆除迎恩門等,在這一些了的清算運動中,大清皇帝功德碑也被推到埋入地下,從此不知所蹤。
等到1913年,這塊石碑才又被人挖出來樹立起來,得以重見天日。但等到大韓民國建立後,他們一直將該功德碑視為恥辱,於是在1953年,南韓文教部長宣稱功德碑是“南韓民族的恥辱”,再度將其埋入地下。
但誰知道七年後,一場大洪水,又將其給衝了出來。這個時候,恰好南韓國內正大力推廣各種文化遺產的保護,於是南韓政府便認為此碑作為文化遺產和民族恥辱的象徵應該被銘記,應該被保護起來,好讓每個南韓人都知道這段國恥。
於是這塊石碑就政府指定為史蹟第101號並保護起來,並在1983年被送到了鬆坡區,還在石碑附近修建了一座公園。
但是,這塊石碑始終是南韓人心中的痛,因此不斷遭到民族分子的破壞,比如在2007年,大清皇帝功德碑就被人用紅色油漆潑在碑的正面。
在2010年,南韓文化財廳對大清皇帝功德碑原來的位置進行考證,決定將碑移到首爾樂天世界大樓的背後面。在這次遷移的過程中,南韓政府為避免觸動民族主義者的神經,便將原碑座下描繪北韓仁祖向皇太極行三跪九叩之禮的銅板撤去,理由是“沒有文物價值”。
此後,這塊被南韓人視為恥辱的象徵,就一直樹立在此,很多南韓人都對它恨之入骨,但卻又不得不將它保護起來。現在大家來到首爾,依然可以看到這塊歷經四百年滄桑的大清功德碑。
-
5 # 史味人生
丙子胡亂
1619年,薩爾滸之戰以後,明朝對東北的控制力被大大削弱。此弱彼強,女真人所創的後金政權用了數十年時間發展壯大,逐漸成為對抗明朝的最強對手。
1636年冬,皇太極已經打算和明朝抗衡,但是在南下之前,有必要教訓一下對明朝忠心耿耿的屬國北韓。以免自己在南下的過程中,腹背受敵陷入困境。起初對北韓施以“懷柔”的政策,無奈北韓不從,於是皇太極率領十萬軍,僅用時10天便打到了漢城,李氏王朝很快便投降稱臣。
通過丙子胡亂,皇太極不僅控制了北韓半島,更是削弱了明朝的實力,為自己後來的勝局添了一塊磚。
大清皇帝功德碑(三田渡碑)我們都知道清朝是封建王朝中對於思想統治的巔峰朝代,可以說是“封建制度”的集大成者。在皇太極發動丙子胡亂之後,不僅認為自己的行為非侵略行為,而認為是解放性質,所以要求北韓國立一個“功德碑”。
迫於皇太極的淫威之下,李氏王朝無奈在兩年後立了一塊碑,就是著名的大清皇帝功德碑。
因為該碑被豎立在今大韓民國首爾特別市鬆坡區的三田渡,故此碑又名“三田渡碑”“鬆坡碑”。碑文由漢、滿、蒙三種文字構成,記述與歌頌了皇太極平定北韓並加以懷柔的“恩德”。
碑上最明顯的七個大字就是“大清皇帝功德碑”。
碑的曲折歷史碑自豎立起,至清末一直穩穩的立在當地,北韓百姓自然是無比憤慨,但是打又打不過,只能怒在心頭起就完事了。
雖然有“惡向膽邊生”之意,但是被清政府的謹慎態度打敗了,《清實錄》中記載,該碑不僅在製作的過程中有清人官員前來監視程序,在被豎立的二百多年間也從未停止被“照看”,每過一段時間清朝就派人到北韓探查此碑。
所以儘管對明朝忠心耿耿,即使被征服了依然以“後崇禎”為國號的北韓,面對這塊碑不得不隱忍不發。
直到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清朝徹底喪失了對北韓的控制力,反清的北韓人士被日本扶持,在次年2月份推到了大清皇帝功德碑,此碑逐漸沒入歷史的塵埃,深埋地下。
1913年該碑被掘出,重新豎立。1956年,南韓建國十餘年之後,認為此碑有辱國體,是歷史的恥辱,於是將其再次推倒並埋入地下。
老天似乎特別眷顧三田渡碑,1963年洪水肆虐,竟然將此碑衝出,重見天日,南韓政府認為此碑作為文化遺產和民族恥辱的象徵應該被銘記,所以在當年將其指定為史蹟第101號並保護起來。
20年後,1983年該碑被轉移,並專門建立公園方便紀念;
2007年,南韓國內民族主義情緒高漲,碑被潑油漆,並用韓文大大的寫了幾個字,就是現在看到圖片上的字;
2010年,該碑第三次搬家,官方正式奠定了碑的歷史文化價值。
“功德碑”顯然是國恥,但是恥辱帶來的不僅是憤怒,其背後“臥薪嚐膽”式的隱忍,以及時時刻刻的警醒,更能喚起一個人,一個家,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的自強之心。 -
6 # 趣談唐宋元明清
事件回顧
熟悉明朝和清朝歷史的小夥伴,不難發現整個北韓帝國的戰鬥力可見一斑,無論是在任何情況之下,北韓帝國的軍隊往往都是一打就散,而且絲毫沒有戰鬥力和凝聚力。
皇太極再以七大恨為由頭對明帝國作戰的時候,北韓一直在暗中不斷的騷擾著皇太極,這對於清帝國來說的確是一件頭疼的事,儘管北韓佔地區不大,戰鬥力更是不佳,可是這樣一小夥人在背後時不時的插你一刀,讓整個清帝國進攻明帝國的時候總是心驚膽戰害怕背後的家眷受到威脅。
可即便準備的再多,當面對皇太極率領的10萬精銳大軍的時候,北韓王朝的軍隊依然是一觸即潰,瞬間消失的一乾二淨。在面對國破家亡的情況之下,北韓國王只得親自出面祈求投降,而皇太極為了徹底的保證此次後顧之憂消散,便強制要求北韓必須樹立一個碑,而這個碑上面有三種文字,分別是古漢語、滿文和蒙文,這個碑的名字就叫做大清皇帝功德碑。
而在公元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爆發之後,清帝國不堪一擊被日本趕出了北韓,北韓也順勢將這個大清皇帝功德碑推倒在地,並且埋了起來。
沒錯,這就是事實我們拋開國際關係以及現在的政治條件不去講,單純的講一講明朝末年的時候中國與北韓的關係。
在面對滿清10萬大軍壓境的時候,北韓明知道明帝國已經不能給予自己援助了,可依然無條件的支援明帝國,並且動用自己的全部軍力去抵抗這次危機。
-
7 # 歷史紅塵
努爾哈赤在白山黑水憑著父親留下的十三副鎧甲,招兵買馬發展力量,最後更是公然與明王朝對抗,以“七大恨”誓師,帶領兵馬對明朝發起進攻,在薩爾滸大敗明軍,明朝在東北的影響力大為下降,而努爾哈赤建立的後金更為強大,從此奪取了遼東戰場的主動權,也有了問鼎中原的心思。
1636年4月,皇太極由汗改稱皇帝,改國號為大清,曾經事先通報北韓,北韓國王李倧拒不接見使者,不接受其來書,在皇太極舉行稱帝大典的時候,北韓使臣也拒絕下拜。
1636年12月,為了徹底解除後顧之憂,皇太極親率十萬大軍征討北韓,渡江後只用了短短的十二天就抵達了李氏王朝的首都漢城,北韓國王李倧將王妃、王子、大臣妻子等送到江華島避難,自己則帶著文武百官退到南漢山城等待各路勤王援軍。
北韓國王李倧被迫向清朝投降,皇太極在漢城的東南面三田渡設壇受降,而立碑之事,先是由清朝參與攻打北韓的官員馬福塔提出,皇太極遲遲未有決定,反倒是李氏王朝的備邊司(總領中央和地方軍務的官廳,正一品衙門)主動提出立碑,為了向新的宗主國示好,逢迎清朝皇帝,李倧令人在三田渡鋪磚造閣,立碑撰文以彰顯和紀念皇太極的功德。
在立碑建設過程中,工程經常被停滯,北韓的大臣也都不願為此碑擬文,而清朝對此碑很重視,多次提出要求,最後到了1639年12月才完工,碑立好後,清朝使臣到北韓的都會去觀看,北韓還派兵守著碑閣。
這次南韓政府又將它豎立起來,將此碑作為銘記民族恥辱的象徵以及文化遺產加以保護,1983年,南韓總統全斗煥指示將“大清皇帝功德碑”移到鬆坡區,並在碑周圍建立了公園,2010年,南韓文化部門將大清功德碑移到了現在的位置,南韓政府禁止毀壞此碑,就是選擇正面歷史,不忘恥辱,不過對於碑座下描繪李倧向皇太極行跪拜之禮的銅板予以撤去,當然南韓民眾對豎立著的這塊碑還是耿耿於懷,持反對的態度。
-
8 # HuiNanHistory
這塊被南韓人視作“國恥”的石碑,就是清朝所立的三田渡之碑。
它代表著南韓對外屈服的歷史,所以被很多南韓的民族主義者視作眼中釘、肉中刺,甚至嘗試去破壞這座石碑。
何為三田渡之碑?這要追溯到清朝入關前了。
天聰十年(1636),皇太極準備登基改元,要求李氏北韓徹底斷絕與明朝的關係,並且推舉他為皇帝。
北韓堅決不同意。就這樣,清朝和北韓在1636年爆發了“丙子之役”,北韓自然是大敗於清朝。當時的北韓國王仁祖被迫親自出城,向清朝乞降,甘願作清朝的屬國。
1637年,皇太極要求北韓立一座歌頌清朝的功德碑,這座石碑就是三田渡之碑,以滿文、漢文和蒙古文三體寫成,被立在仁祖投降的三田渡地區。
因此,三田渡之碑是被北韓人視作國恥的。
自石碑樹立以來,就有人想要試圖搗毀這座石碑。北韓怕清朝怪罪,特別派人守著這座石碑。直到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後,北韓與清朝的封貢關係結束,反對清朝的開化黨人就推倒了三田渡之碑,並埋於地下。
1963年,三田渡之碑由於洪水而再度現身。當時的南韓人認為:
三田渡之碑,既是歷史文化遺產,又是一段民族恥辱歷史的象徵。
在這座情況下,南韓將這座石碑保護了起來,作為歷史文物留存。
(上圖為南韓人破壞石碑的照片)當然,此後試圖破壞這座石碑的人亦大有人在。所以,南韓政府只得將石碑遷移到其他地方保護。
-
9 # 知者博者
天降霜露,載肅載育。
惟帝則之,並布威德。
皇帝東征,十萬其師。
殷殷轟轟,如虎如豼。
西蕃窮髮,暨夫北落。
執殳前驅,厥靈赫赫。
皇帝孔仁,誕降恩言。
十行昭回,既嚴且溫。
始迷不知,自貽伊戚。
帝有明命,如寐之覺。
我後祗服,相率而歸。
匪惟怛威,惟德之依。
皇帝嘉之,澤洽禮優。
載色載笑,爰束戈矛。
何以錫之,駿馬輕裘。
都人士女,乃歌乃謳。
我後言旋,皇帝之賜。
皇帝班師,活我赤子。
哀我蕩析,勸我穡事。
金甌依舊,翠壇維新。
枯骨再肉,寒荄復春。
有石巍然,大江之頭。
萬載三韓,皇帝之休……
嘉善大夫禮曹參判兼同知義禁府事 臣呂爾徴 奉教篆
資憲大夫漢城府判尹 臣吳竣 奉教書
資憲大夫吏曹判書兼弘文館大提學藝文館大提學知成均館事 臣李景奭 奉教撰
崇德四年十二月初八日立
-
10 # 子屠龍
建州女真興起,跟明朝分庭抗禮,但隔壁的北韓李氏王朝依舊是明朝小弟。為避免兩面作戰,皇太極麾下八旗2次對李氏王朝開戰,勢必要之臣服。
第1次發生在1627年,“丁卯虜亂”。阿敏、濟爾哈朗、嶽託等人東征,各路軍馬深入李氏王朝境內,當地守軍不堪一擊,明朝將領毛文龍退居皮島。
李氏王朝迫於軍事壓力,答應入質納貢、去明年號、結盟宣、約為兄弟之國等要求,惟有永絕明朝1條不同意。
第2次發生在1636年,半島稱為“丙子虜亂”。皇太極稱帝,改國號“大清”,北韓使臣羅德憲、李廓拒不下拜。皇太極大怒,率10萬大軍親征,僅僅12天便抵達王京城下。
李氏王朝仁祖潰逃至南漢山城避難,並於次年春向清軍投降,從此北韓去明年號,奉清朝為新的宗主國。清朝班師途中順勢攻陷皮島,拔除明朝海上最後1顆釘子。
吃足2次大虧,被按在地上摩擦的痛算是記住了,李氏王朝就給皇太極立功德碑。也就是現在南韓首都的石碑,碑上用漢、滿、蒙三種字型雕刻七個大字:“大清皇帝功德碑”。
清軍入主中原之後,北韓君臣雖然懷念明朝,但還是臣服清朝,繼續實行“事大國”的基本國策。
直到甲午戰爭後,清朝被日本所打敗,這方功德碑也被推到埋掉。隨後的100年來,它是三番五次遭受折磨,一時被立起來,一時又被推倒地……源於半島人的複雜看法,有人認為是“歷史文物”要保護,有人認為是“民族恥辱”不易展示,各方都覺得自己佔理。
最終,南韓政府於“一錘定音”,將石碑移到目前的位置展示,讓歷史文物真實展示,直面歷史的沉重和警示。
回覆列表
南韓政府認為此碑作為文化遺產和民族恥辱的象徵理應被銘記,所以在1963年南韓政府將其指定為史蹟第101號並保護起來,因為在此之前,此碑曾幾次被南韓百姓所遺棄掩埋,他們認為這是南韓人的“恥辱”,那麼此碑究竟是一座什麼樣的碑,它因有何歷史淵源而會被南韓百姓如此痛恨呢?
在碑的正面,篆刻著滿文和蒙文,背面篆刻著古體漢字;通篇碑文刻有九百餘字,但其中最為醒目的還是碑額上的七個篆體大字:大清皇帝功德碑。
明朝末年,女真人崛起於東北,在努爾哈赤的領導下他們建立了後金政權,並反叛明朝,而北韓作為明朝的附屬國,亦成為了後金政權的打擊物件,而且北韓位於後金的後方,時常與明朝軍隊形成前後夾擊之勢,有時後金出兵明朝,北韓便派軍隊襲擾後金後方,所以為了解除北韓這個後顧之憂,後金決定擇日出徵北韓。
公元1636年4月,皇太極稱帝,改國號為“清”,12月親自統帥十二萬大軍進攻北韓,大軍進入北韓後避開堅城一路南下,僅用了十幾天便打到平壤城下,北韓軍隊不敵,仁祖李倧逃亡南漢山城,之後清軍包圍南漢山城,並斷絕城內一切糧草供應,將北韓君臣圍困城內。1637年正月,李倧率領北韓文武大臣開門投降,他脫去王服,改穿青衣,徒步前往漢江東岸的三田浦清營拜見皇太極,伏地請罪,行三跪九叩之禮。後雙方訂立和約,北韓從此斷絕與明朝的一切關係並向清朝稱臣,由此北韓正式成為清朝的附屬國,這就是著名的“丙子胡亂”。
此碑高5.7米,長3.95米,寬1.4米,上有螭首,下有龜趺,碑陽為滿文和蒙古文,碑陰為漢語文言文,碑額上刻有“大清皇帝功德碑”7個篆體漢字。後來清朝使臣去北韓時也會時常去觀看這塊碑,所以就算是北韓人再不願意也不敢將此碑毀掉。
李氏王朝之君李倧遂兵敗潰逃至南漢山城避難,而這也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丙子胡亂”;迫於壓力,李倧於次年春向清軍投降,他宣佈斷絕與大明之間的藩屬國關係,同時承認大清為李氏王朝新的宗主國。
至此以後的李氏王朝徹底倒戈大清,併為皇太極攻打大明提供了許多協助。而關於立碑之事,此前早就被攻打李氏王朝的清軍將領馬福塔提出過,但皇太極一直沒有定奪;反倒是由李氏王朝備邊司(正一品衙門)主動提出。
為了向新的宗主國示好,清軍撤離後李倧便命人在漢城郊外的三田渡立碑篆文,以此來彰顯和紀念皇太極的豐功偉德。值得注意的是,李倧的兩個兒子李溰和李淏在戰後隨皇太極赴京任職,實質上屬於清朝的“人質”。
南韓政府的出發點是希望南韓民眾能引以為戒,勿忘國恥,奮發圖強。但是南韓老百姓卻認為奮發圖強不應該建立在這塊充滿恥辱的三田渡碑上,所以後來就發生了三田碑遭到人為潑紅漆的事件。看來這塊碑真的嚴重衝擊了南韓人的民族自豪感,不知道它距離下一次被推倒還有多久
至此以後的李氏王朝徹底倒戈大清,併為皇太極攻打大明提供了許多協助。而關於立碑之事,此前早就被攻打李氏王朝的清軍將領馬福塔提出過,但皇太極一直沒有定奪;反倒是由李氏王朝備邊司(正一品衙門)主動提出。
為了向新的宗主國示好,清軍撤離後李倧便命人在漢城郊外的三田渡立碑篆文,以此來彰顯和紀念皇太極的豐功偉德。值得注意的是,李倧的兩個兒子李溰和李淏在戰後隨皇太極赴京任職,實質上屬於清朝的“人質”。
近代的清朝勢力逐漸孱弱,這方功德碑也在甲午戰爭爆發後不久被推倒埋入地下,二十世紀初又被挖掘後重新豎立;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南韓文教部以“民族恥辱”為由再次將石碑埋掉,但誰知七年後又被洪水衝出
至於為什麼這塊石碑經常會被遭到毀壞,也是因為南韓人心中的自大。一個小小的國家,經常會對於其他國家的領土抱有很大的野心,這點可以展現在南韓的一些電視劇或者是影視作品中。所以南韓人的無恥自大,才會對於這樣一塊石碑抱有這麼大的恨意。因為這一塊石碑就代表著他們認為曾經的歷史非常的屈辱。
但是我們都知道歷史是任何行為都無法改變的,因為就算毀掉這樣一塊石碑,也根本改變不了這塊石碑所代表的意義,也改變不了在當時那個時代所發生的一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