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漁童麻麻育兒分享
-
2 # 兒科醫生王瓊
秋幹氣燥,有些孩子在睡眠中,晨起或其他時間突然流鼻血了,流血量較多或者持續時間比較長,有時候可能非常嚇人,爸爸媽媽們也十分擔心,這篇文章告訴您,流鼻血大多數時候都是正常的,也不會造成很大危險,當然我們也要了解它的原因以及應對措施,一起來看看吧!
首先了解流鼻血的原因:
&感冒與過敏,鼻腔黏膜刺激後腫脹繼發出血
&鼻部損傷,用力擤鼻子或外傷等
&空氣溼度過低,如秋冬季節或者乾燥地域
&解剖結構問題,如鼻中隔偏曲等
&異常贅生物,鼻息肉等
&凝血異常,血液病、阿司匹林等
&慢性病,如先天性心臟病需要接受額外吸氧的孩子,鼻腔黏膜都有可能幹燥引發流鼻血
知道流鼻血的原因了,那怎樣應對呢?
1.家長們先保持鎮定,流鼻血很少會發展到嚴重的地步
2.前鼻孔出血,大多數孩子屬於這種情況,通常可以在家控制住:
*讓孩子保持坐姿或者站姿,將孩子的頭微微向前傾。
*用你的大拇指和食指輕輕捏住孩子的鼻翼(鼻子的下半部分,軟的地方哦),並至少保持10分鐘,不能鬆開,這一點非常重要,中途停止按壓可能干擾血流凝結成塊,使得流血繼續!如果孩子足夠大了,他可以自己完成這個動作。
*10分鐘後,放鬆壓力,讓孩子保持安靜,如仍有流血情況,可重複一次,時間仍為10分鐘,再次按壓後鼻血仍未止住,應立即就醫。
3.後鼻孔出血,通常經過兩次規範按壓後不能止住的出血多為後鼻孔出血,往往難以控制,可能危及生命,必須立即就醫。
常見的誤區有哪些呢?
冰敷鼻子,原理是促進血管收縮,達到止血目的,但不僅會引起孩子的不適,止血效果也不好!
✌仰頭止血,千萬不要仰頭哦,應保持直立狀態,以免血液誤入氣道造成窒息。
紗布、棉花、紙巾塞住鼻孔止血,有感染風險並且效果不佳。
怎樣預防流鼻血呢?
1.保持合適的環境溫度和溼度
2.注意鼻腔衛生,不要摳鼻子,有鼻涕時使用規範的擤鼻涕方式
3.如果經常流鼻血,可以詢問兒科醫生是否可以每天使用生理鹽水滴鼻,或者每晚在每個鼻腔中塗抹少量凡士林。
4.過敏性鼻炎、鼻竇炎等鼻腔疾病應治療疾病本身
5.慢性病、凝血異常、鼻腔發育異常等情況引起鼻出血應先治療疾病本身。
-
3 # 巴比倫母嬰營養大課堂
秋季乾燥,很多小寶寶都非常容易流鼻血,如果情況不嚴重可以不用去醫院。平時家長要注意多給孩子喝水,多吃蔬菜水果,注意別給寶寶吃太補的食物,辛辣上火的食物少吃。
秋季,可以給寶寶適當補充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B。
-
4 # 中醫養生育兒知識分享
流鼻血稱為紅汗。適當流鼻血對身體有益。但不能太頻繁,量不能多。有的人流鼻血發現發燒好了,身體內壓力釋放了等等。對於空氣乾燥,鼻粘膜乾燥流鼻血,可以用棉棒沾香油滋潤鼻腔。秋冬季節天氣乾燥由於鼻腔乾燥引起流鼻血的比較多。
孩子流鼻血有以下型別。第一。積食內熱流鼻血。往往量多而且紅,積食胃火引起的鼻血,往往舌苔厚膩,要忌口羊肉,巧克力等熱量能量高的食物。第二,肺熱的流鼻血,一點一滴的,伴隨嗓子幹癢。第三,肝火旺流鼻血。孩子愛發脾氣,哭鬧很兇的。伴隨眼睛 紅,情緒大,眼屎多,口苦口乾等。第四,脾不統血流鼻血。流出的血液顏色很淡,像稀釋的血液,不好止住,檢查血液往往血小板偏低。
對於流鼻血有一套通用手法:清胃經(3分鐘,左右手),清天河水(3分鐘,左右手),推脊柱(大椎往下推脊柱,推到腰骶部,推紅出痧為度,3~5分鐘左右。)。脾不統血:加補脾經,揉板門。肝火旺:加清肝經。肺熱:加清肺經。積食胃火:加加順時針摩腹,重清天河水。
流鼻血,涼水拍腦門,塞紙還是止不住?用皮筋把中指根部,扎住15-30分鐘。止住就取下來。效果很好。
飲食上,用竹茹10克,藕節10克,煮水喝。對急性,流鼻血兇管用,有清胃熱,導熱下行的作用。開鍋以後煮15分鐘。肺經上俠白和天府穴也特別好用,貼上貼妥了
回覆列表
很多家長都會讓寶寶仰頭,其實這種做法是錯的。因為當抬高頭時,血液會被嚥下去,刺激胃腸引起嘔吐等,特別是出血量大時,還可能導致窒息、休克。
正確的處理方法是:
1)頭稍向下前傾:採取坐位,頭稍向前下傾,以便把嘴裡的血吐出來;
2)冷敷:用溼毛巾冷敷前額及頸部,或用冷水漱口;
3)壓迫鼻翼:家長用自己的拇指、食指從寶寶鼻孔兩側向中間鼻樑骨方向按壓10~15分鐘(如果確定哪個鼻孔流血也可以直接壓迫出血的鼻孔);
4)及時診治:如果採取上述措施後,鼻血還是止不住,或者出血量大,並伴有臉色蒼白、出冷汗、心率加快等症狀,應及時送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