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牛怒怒
-
2 # 梅花柒個樁
我小的時候很喜歡寫詩,就是每到一處就有那種“為賦新詞強說愁”的狀態。但是慢慢長大了,成熟了,不,確切的說是世俗了,很多句子就寫不出來了。前面總以為是自己沒有書生的酸腐氣質了,漸漸地明白,其實只是心裡沒有那麼純淨,寫不出那些清麗脫俗的句子了。今年在青城山,看著朝霞映在山間的雲上,我對妹妹說:真的很想賦詩一首,妹妹接過話說,無奈胸無點墨,只能臥槽山好高!我笑了,腦子是個好東西,好多年都不用了,現在想寫些東西,就是想將曾經的自己找回來。
-
3 # 峻嶺青松
是的!
我可以說是每到一處必寫首詩的人。
平日裡忙工作,為生活,整日就是上班,下班,去公司,回家。根本沒什麼時間停留下來,靜一靜心,歇一歇身。
又如,擠得出一點時日,到什麼風景區踏者賞景,象風景甲天下的桂林山山水水,那種出發前的激動,身臨其境的歡悅與遠離塵囂的悠閒,發自內心的感悟,忍不住要喊上幾嗓,抒發胸臆!由此,腦海就會迸出詩或歌來。不寫上幾首,心自難甘!
我正自學寫近體詩,每天一首,雖然說不上老到,權當作日記。比如今早起床,寫一首,
無題
日日洗濯日日新
桂林雨水轉回巡
街溪映綠花流瓣
霧罩煙籠過半春
午飯後,睡了一下。這春天,困啊!人慵懶,總覺不夠睡的樣子,
愰惚輕睡初醒來
錯把午時作曉開
將欲洗濯吃早點
莞然紅日掛樓臺
就這午睡後的朦朦朧朧,可愛又有點可笑。
後,想想,有意思,寫幾句,算日記吧。
-
4 # 漢中鐵公機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我記得我小的時候很喜歡寫詩,就是每到一處就有那種“為賦新詞強說愁”的狀態。但是慢慢長大了,成熟了,不,確切的說是世俗了,很多句子就寫不出來了。
前面總以為是自己沒有書生的酸腐氣質了,漸漸地明白,其實只是心裡沒有那麼純淨,寫不出那些清麗脫俗的句子了。
今年在青城山,看著朝霞映在山間的雲上,我對妹妹說:真的很想賦詩一首,妹妹接過話說,無奈胸無點墨,只能臥槽山好高!我笑了,腦子是個好東西,好多年都不用了,現在想寫些東西,就是想將曾經的自己找回來。
-
5 # 化鍾神
外出旅遊,經常寫一些打油詩,記錄當時的心境和感想,現錄一二,以博一笑:
一、元上都遺址
元上都遺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金蓮川草原。為大元帝國發祥之地。彼時在大汗忽必烈身旁的重臣之中,有一半是來自外邦。忽必烈經常在皇宮大安閣內調兵遣將。據說當時狼煙傳訊,僅需24分鐘。效率之高,難怪蒙古鐵騎能夠橫掃亞歐,所向無敵!觸景生情,我寫下了一首小詩:
金蓮川旁建上都
大安閣內調兵符
二十四分狼煙報
半庭亞歐入中樞
二、元中都遺址
元中都遺址位於今張家口市張北縣。如今的元中都遺址上只留下了一個孤寂的高臺,遊人稀少,一派落寞景象。站立在高臺之上,遙望遠方天際,聆聽朔風陣陣,忽然,一種穿越的感覺油然而生,朦朧中彷彿回到了黃羅金傘,鐵馬金戈的大元時代,一種帝王意氣,豪邁情懷升騰於四野。遂做小詩一首:
塞外疾風吹勁草
月臺雲湧御周遭
中都王氣消不盡
鐵馬金戈挽帝刀
三、雁門關
雁門關坐落於山西代縣,素有中華第一關之稱,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這裡曾經發生過大小戰役一千餘起。來到此處,但見蕭峰如鐵,萬仞如嘶,風中隱隱爭戰交鋒之音,心生感慨,做小詩一首:
千遭烽火起雄關
百戰將軍劍指天
十步交鋒兵戈斷
一息忠勇護旗番
四、娘子關
娘子關在山西省陽泉市平定縣,扼中原之要衝,被譽為天下第九關,唐平陽公主曾駐軍於此。秋日曾冒雨登臨,風透衣衫,有感於巾幗紅顏,戍邊衛國,更勝鬚眉,做小詩為記:
漫卷迷霧鎖長天
蕭蕭秋雨落雄藩
鉛華洗盡胭脂色
透甲吹乾娘子衫
險扼危嶺連中原
急擊金鼓臨陣先
平陽公主秣馬地
永鎮天下第九關
其他還有一些在旅遊過程中寫的小詩,如藏頭詩《雲岡石窟》、《龍門石窟》等,已在以前寫的文章裡記述過。總之旅遊小詩,記人、記事、記景、記情,自娛自樂吧了!
回覆列表
首先很抱歉的告訴題主,不是
但曾經有過一次去景點寫詩的經歷,是在泰山頂上。那時還是大學,是大學生新聞中心的,所以有寫稿的任務。爬泰山的時候,心中也帶著這個目的,所以當自己爬了一晚上又冷又餓又困的在泰山頂上等日出的時候,忽然詩性大發,就順意作了一首詩,後來這首詩也如願發在了我們學校的校報上~
現在雖然沒有了作詩的習慣,但是有記錄旅行點滴的習慣,寫遊記,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