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蝸牛科學
-
2 # 一週刊
核輻射的殺傷力主要取決於輻射強度及接收輻射的時長
不同強度和時長的輻射對人和其他生命體,在短期、中短期及長期的危害程度不一樣:
► 高劑量輻射(>1Sv),可以在短期內造成組織器官壞死,如致盲、潰瘍、血液病變或內出血等,更嚴重者會在短期內(數小時或數日)死亡;
► 中等劑量輻射(250mSv~1Sv),短期症狀表現為噁心、眩暈、嘔吐、腹瀉等;中期還會表現為脫髮、高几率癌症等;
► 輕微劑量輻射(<250mSv),此環境內短時間停留一般不會有特別明顯症狀,但若長期處於此類環境,癌症及遺傳病發生機率也將大大增加
核輻射危害原理在於高能離子流破壞了分子鍵使之變性輻射依據其能量高低及電離物質能力,常分類為電離輻射或非電離輻射。太Sunny、手機和電腦發出的電磁波等,都具有一定的輻射,但相對於核輻射能量,危害程度要小的多。
核輻射發出的α射線、β射線、γ射線、X射線、高能中子粒子等,雖然也是電磁波的一種,但其粒子特性更明顯,能破壞周邊物質分子、原子的化學鍵,使之電離而變成帶電粒子,因而也叫電離輻射。
電離輻射對於生命體來說危害極大,如損害細胞或組織的膜結構,膜內外滲透壓異常;殺死神經元細胞,視覺、聽力、思維意識等神經訊號無法傳遞;改變新陳代謝機制,細胞分裂不受控制,衰老細胞不消亡反而“永生”,癌症發生;DNA的鹼基對發生改變,畸變或其他致病基因遺傳給子代,生命繁衍收到威脅。
輻射無處不在,但大爆炸的輻射並沒有直接在地球上呈現大爆炸發生在137億年前,地球誕生才45億年之久。大爆炸輻射線在地球形成之前的90多億年時間已消散在茫茫宇宙,而且輻射線在傳輸過程中也有能量損耗,加之地球有厚厚的大氣層及地磁場保護,大爆炸的原始輻射在地球上幾乎不存在。
但人們生活在地球表面,依然會遭受到來自太陽輻射、其他宇宙射線及電子、電器裝置的各種輕微射線。一次飛機旅行會遭受到0.01~0.1mSv輻射;室內建築物一年能產生約0.1~1mSv輻射;每天一包煙,一年也會產生0.5~1mSv輻射;變壓器、機房及大量電子電器裝置的辦公區域,年輻射量也能達到1~10mSv。
以上是一定時間內產生的輻射劑量,不代表都會被人體吸收。人體接受的安全輻射劑量,年平均不能超過20mSv,單一年度最高不宜超過50mSv。
回覆列表
1:相信最近很火的關於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爆炸拍的美劇很多人都看過了,而且最近核汙染確實是一個很熱門的話題,我看了這個電影,給人的感受就是,透著螢幕都能感受到核輻射帶來的死亡恐懼,為啥我們一邊研究核物質,一邊又對其爆炸或者失控產生的影響無法抑制呢?
1:核輻射的殺傷力到底有多大,我們不妨透過數字直觀感受它到底有多恐怖,
(1)切爾諾貝利四號核電站爆炸造成了約4300平方公里無人區(高輻射不適宜人類居住);據烏克蘭官方統計,截止到2006年,有大約240萬烏克蘭人(包括42.8萬名兒童)受到這次事故的輻射影響,出現身體和心理健康問題。而完全可以達到人類居住的安全值可能需要幾千年到幾萬年。
(2)地震引起的日本福島核電站洩漏事件,超過八萬人進行了安全撤離,同時宣佈永久廢棄反應堆,主要放射物鍶-90的半衰期長達29年,銫-137的半衰期為30年;可見輻射對我們的傷害是緩慢永續性的;
2:輻射到底影響了什麼,這種無形“殺手”厲害的地方是什麼?
輻射都是放射性物質被人透過接觸或者呼吸方式進入人體,與鈣有著近似的性質,容易進入人體的骨頭,可能引起骨髓癌、造血機能障礙等疾病,輕微的輻射是可以治癒的,當你在高輻射地方,待了幾分鐘或者更短几秒鐘,可能就是已經無藥可治,因為人每天都會更新有損細胞,而更新後的細胞如果受到輻射影響,就會造成細胞功能不完善,這種傷害是深入骨髓,對身體的最源頭產生了損傷,影響身體各處器官,直到最後死亡;
3:那宇宙大爆炸產生的輻射,現在地球怎麼沒有了?
其實地球現在輻射還有沒有,其實輻射並沒有消失,只是在地球的內部,地球的內部地幔區域或者更深處,裡面有很多岩漿的存在,而這些岩漿很多都是在宇宙大爆炸時候產生的,這些岩漿都是含有放射性物質的,這些物質都存在輻射,而我們生活區域是在地球的地殼區,我們距離地幔有6000多公里,所以岩漿存在的輻射基本對我們不會有多大影響。
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對核物質這種應用層面可能越來越多,不單單侷限在武器或者發電,可能會越來越接近我們的生活,主要它能給我們提供大量的能量,同時自身反應的產物都比較“乾淨”(不會造成二次汙染,比如石油燃燒產生了很多有害氣體),但是我們也要認識到它給我們帶來的危險,合理分配,強制管控,才能做到它的利遠遠大於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