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蘭凌笑
-
2 # 開心鬧翻天
評貧困戶的標準是:
1、年人均純收入低於貧困標準(2010年2300元不變價)。
2、年人均純收入=工資性收入+生產經營性收入+財產性淨收入+轉移性收入-生產經營性支出。
3、住房方面:實際居住C級、D級危房且自身無力改造。
4、醫療方面:家庭因病致貧,且成員未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5、教育方面:家庭適齡成員因貧輟學,或家庭因學致貧。
貧困戶識別的範圍:有脫貧攻堅任務的縣(市、區)農村戶籍常住人口。
擴充套件資料:
農村貧困戶優惠政策:
一、農村低保金
2017年開始各地都出臺了相關政策,提高了農村低保金額,而且實現了分類施保。按照申請人家庭年人均純收入與保障標準的差額髮放。
二、農村醫療保障
讓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大病和慢性病得到及時有效救治,進一步擴大醫療貧困戶,讓貧困戶的就醫費用個人負擔大幅減輕,健康扶貧,改善因病返貧的情況。
三、農村危房改造補貼
按照規定,只要在農村危房改造範圍之內的,都能夠享受到農村危房改造補貼,而額度按家庭困難程度,補貼2000-20000元不等。
四、光伏扶貧
所謂的光伏扶貧,是指在農民所居住的房屋頂和農業大棚上鋪設太陽能電池板,使農民可以自己使用這些電能,並將多餘的電量賣給國家電網。而賣給國家電網的部分就是扶貧補貼。
五、貧困戶免費職業培訓扶貧
組織開展貧困家庭子女、未升學初高中畢業生等免費職業培訓,從而使得具備一定創業條件或已創業的貧困家庭勞動力都有機會接受一次創業培訓。
六、易地搬遷脫貧
所謂的易地搬遷脫貧,是指將生活在缺乏生存條件地區的貧困人口搬遷安置到其他地區,並透過改善安置區的生產生活條件、調整經濟結構和拓展增收渠道,幫助搬遷人口逐步脫貧致富。
從而確保有勞動能力的貧困家庭後續發展有門路、轉移就業有渠道、收入水平不斷提高,實現建檔立卡搬遷人口搬得出、穩得住、能脫貧。
評貧困戶的標準是:
1、年人均純收入低於貧困標準(2010年2300元不變價)。
2、年人均純收入=工資性收入+生產經營性收入+財產性淨收入+轉移性收入-生產經營性支出。
3、住房方面:實際居住C級、D級危房且自身無力改造。
4、醫療方面:家庭因病致貧,且成員未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5、教育方面:家庭適齡成員因貧輟學,或家庭因學致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