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XF小飛視角

    這個問題屬於素質教育範疇的問題,是關於孩子優良品德養成的問題!

    領飛家教認為關於孩子的教育(道德素養、行為規範上面的教育)不應該在某個節點進行形式上的教育,應該是貫穿於其教育的整個過程。

    在這裡我們說說家庭教育的一些核心問題吧!家庭教育出了孩子的文化課的進一步的教育外就是傳統所屬的在為人處世上的教育了,學校教育最大的功能是文化課上的教育,同時肩負著道德領域的正規化教育。而家庭也同樣肩負著孩子的文化方面的教育工作,所以二者必須緊密結合!

    為什麼我要說孩子的教育尤其是在道德素養和行為規範上的教育需要貫穿其整個教育的過程呢?其原因是這樣的,我先來說說我哦身邊的故事吧 !

    我是領飛家教的創始人——小飛老師,曾經在某中學任教三年,後來自己辭職創業,開辦了一家線下的培訓機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遇到很多各色各樣的學生和家長以及家庭,今天給大家分享我遇到的關於在孩子道德素養以及行為規範上的一個家教案列!

    這個故事是這樣的,15年的時候我的培訓班剛剛成立,學員的規模不多,但是這期間的學員都是我們的,其中有這樣的一個孩子他在學校的成績特別好,老師特別喜歡這孩子,當時他讀四年級,家長也特別喜歡這孩子,從家長的言語就可以看出來。在家應該也不會過多的管教孩子甚至有些溺愛的成分在裡面。孩子也越來越驕橫跋扈,回家從來不給父母打招呼,需要什麼東西都是理所應當的索取······

    15年接觸這孩子就覺得性格特別的扭,然後有很多大道理等著每一個準備教育他的人。且脾氣還大,都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做事,不過在學習上海市比較自覺的,都會認真完成作業。

    我們也試圖給家長溝透過孩子的性格問題,當時家長似乎並不在乎這樣的一些行為,反而覺得只要孩子成績好,其他的都好說。然後我們也沒有再進行強制性的要求了。16年的時候也就是他上五年級的時候離開了我們培訓機構,他的音訊也只是透過他的同學得知一二,也沒有過多的去關注。

    直到16年的下半年,他們學校出現了一場學生用凳子打傷老師的事件我們才有重新瞭解到了他的情況,16年的下學期,學校的一名剛來的女老師被打了,進了醫院,這訊息傳來有些讓人匪夷所思。小學生打老師,還進了院!

    其實這個發生在我身邊的事情其原因在那裡?不就是在教育上的家庭教育的缺失嗎?尤其是在道德素養和行為規範上面的。

    一個人要成工或許修養比成績更重要,這是在歷史上有先例的!

    所以在母親節讓孩子給母親洗腳做什麼的只是形式上的教育,沒有任何實際意義,但是這樣做比不做強。要想讓孩子具有起碼的素養和修養需要再他接受教育開始貫穿其整個過程否則就是隔靴撓癢了!

    在此希望學下和家庭不僅關注孩子的成績,更多的關注關心孩子的心靈的鑄造,成功不僅僅只是依賴成績更多的需要一個人的修養來支撐才可以持續成功!

  • 2 # 大連鳴華君

    近幾年來,“洗腳”成為一種流行,在父親節、母親節的時候,學校會給我們佈置回家給爸媽“洗腳”的任務,各大媒體也在爭相報道“洗腳”的新聞。重慶還有一位校長,當著全校師生為自己的母親“洗腳”。種種行為,都在傳達一個“孝”字,目的都是希望透過這樣的形式讓我們懂得感恩。

    但是也有不同的聲音響起,中央民族大學副教授蒙曼反對“洗腳”這種感恩教育,他說:“小學生給父母洗腳,不就是把我們推倒的東西又撿起來了嗎?這種愚孝,已經在魯迅時代被推翻,為何現在還要去撿起來呢?孝道本身是什麼?洗腳就是盡孝嗎?”蒙曼教授如此觀點一出,立刻引起極大爭議,正方反方各執一詞……

    其實雙方的出發點都是好的,給父母洗腳是為了讓孩子明白爹媽的辛苦,也讓父母感受到被照顧的溫暖。只不過強制佈置“洗腳”作業這種方式,是難以讓孩子真正理解其中的意義。最好的方式就是先讓孩子理解“感恩”的概念,再引導孩子為父母做事情,洗腳只是一個輔助措施,並不是感恩的全部內容!

  • 3 # 安妮愛健身

    我覺得孝順的方式有很多種,不一定要給媽媽洗腳才是孝順吧?作為子女的話孝順應該是體現在各方面,比如說父母生病了,作為子女可以去探望,去照顧他們,他們需要我們的時候及時的去幫助他們,讓他們感覺到親情的溫暖,而不是遠親不如近鄰,孝順的方式有很多種,我認為形式上的沒必要,主要是要讓老人家在心理上感覺到兒女的好。現在社會不一樣了,不是古代,古代就是言傳身教,很多時候都是形式,我覺得現代還是應該從內心出發,讓父母覺得老有所依,這才是真正的孝順

  • 4 # 愛心輔導媽媽

    首先謝謝邀請。“洗腳”這樣的作業可是留的有年頭了,老師老留這樣的作業,一成不變,一點創意都沒有,總覺得有點滑稽。教育孩子懂得感恩父母,孝敬長輩,不見得就這一種形式吧?而且孩子具有一顆感恩的心,那不是一朝一夕讓孩子為爸爸媽媽洗個腳就具有的,而是由身邊的人、以及身邊的環境對孩子的渲染形成的,也就是說,老師的言傳,家長的身教讓孩子有目共睹,這樣久而久之,孩子才能真正成為一個有愛心、懂得感恩父母的好孩子。我一向主張,走形式的作業可以不讓孩子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讓特朗普恨得“牙癢癢”的州是怎樣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