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和Auto
-
2 # 汽車Sight
我的理解你的意思是電動汽車安裝太陽能產生驅動車輛行駛。之所以沒有實行,既有技術的問題也有成本,可用性的考慮。
首先參照第一張圖是目前太陽能發電的結構原理圖,太陽能板的發電需要其他模組轉化才可以到負載,對於電動汽車而言就需要增加這些裝置,一方面增加了車身本身的質量,同時也提升了車輛的成本。原本電動汽車的電池能量密度就低,輕量化的成果這下就沒了。
其次是這太陽能板只可以安裝在車身的頂板上,而且要沒有天窗的,所以面積有限也就1平方左右!當前的光伏板的效率只有15%左右。
還要求你車子停在Sunny下暴曬,考慮陰雨天的影響可能你一年透過光伏發的電量還比不上你一次長途高速由於安裝太陽板增加的風阻消耗的電量多,太不划算了。
最後是涉及到汽車廠的生產製造,因為需要安裝太陽能光伏板,需要在原來衝壓的車頂上增加支架,需要增加焊接等工藝。還要考慮重量的增加影響耐久需要加厚鋼板。
綜上,有技術的擔憂,也有成本,風險,實用性的考量,所以電動汽車才沒有使用太陽能光伏能源。
-
3 # 貝實驗室
可行的,用多晶矽造成車頂、車窗、車門、前蓋、尾蓋、甚至輪胎光面總可用面積達5平米,發電量可達800w,全日照約4天可充滿!
-
4 # 朂嬡de輑輑
沒什麼難度,無非就是貴。
貼滿了一車,撐死每天就1-2度電,對續航幫助不大,但是成本得1-3萬。
如果成本降到1-2千,相信明天就會開始普及。
-
5 # 水墨車事
太陽能在汽車應用上並沒有技術難點,但是太陽能電池板轉換率非常低,實用意義不大。例如單晶矽電池板轉換率在17%左右,面積一平方的電池板,標準光照下可以輸出170w的功率。而車頂面積是有限的,1.5平方左右。即使鋪滿電池板,最大輸出功率只有255w,還要考慮光照強度,有效光照時間,以及充電帶來的損失等。假設每天有五小時足夠強度光照時間,那麼1.5平方電池板可以發出1.27kwh的電量。升壓充電會有損耗,最終充到電池內只有1kwh左右的電量。
一度電對電動汽車來講就是杯水車薪。緊湊型電動汽車百公里電耗在15-25kwh左右,因此電池容量也要在50kwh以上,汽車曬一天可以補充1kwh的電量,只能支援汽車行駛3-5km左右。想要完全充滿電,需要連續曬50天。有次可見,目前電池板轉換率非常低,想要為電動汽車充電還有一定的難度。
太陽能電池板在低速電動車上可以應用。例如老年代步車,這種汽車驅動功率不大,比較省電。例如用5快80AH的蓄電池,可以行駛100公里左右。這種車型速度低、電機功率小,自重輕、輪胎小、百公里電耗5kw左右。5塊80AH電瓶可以儲存4.8度電,如果可以鋪上1.5平方米的太陽能電池板,那麼每天會衝入一度電,可以行駛20公里左右,短途行駛基本夠用。可以降低充電次數,延長電池使用壽命。
回覆列表
太陽能發電已經在電動汽車上大量普及,只是在乘用車上沒有出現而已,沒有技術難點只是因為車型限制。
限制1:美觀限制。
太陽能電池板雖然有柔性型別但沒法噴漆,所謂“太陽能漆”目前還在論證階段,而且性質多為“龐氏”。而不能噴漆的太陽能板大致是以下這種狀態:金屬質感很強且線條無法遮擋,直接覆蓋在汽車鋼板之外是否會嚴重影響美觀?
限制2:安裝功率限制。
多晶矽太陽能電池板一平方米的功率不足200w(一小時發電不足0.2度),小微汽車的車身長度均在6米以下,保有量最大的代步車為A級或B級,實際長度多不足5米。綜合美觀問題能夠安裝電池板的位置只有車頂,去掉引擎剛和尾箱後轎車安裝面積只有一平方多一些,SUV也難超過2平方。
電動汽車容量(2019平均標準)為續航400公里,動力蓄電池即使用高鎳三元也需要60kwh以上;以平均光照時間綜合僅300w左右的裝機量,全天的發電量約為2kwh左右,僅依靠太陽能發電需要30天以上才能充滿一次電池,而且這是不計入自放電和陰雨天的絕對理論值。
按照容量與發電量的比例分析,綜合裝置成本與新能源民用車專用電錶谷電0.3元的電價,乘用車使用光伏其實用性幾乎是沒有的,太陽能發電只適合“大面積作業”。
比如中大型公交車,以12米公交車為例,其車頂面積去掉天窗等位置後可安裝面積仍在20平方米以上,裝機量能達到4000w左右;足夠大的面積一天可以發電25kwh以上,商業用電的成本本就高一些,對於全天候執行的公交車而言可以在短時間內節省會太陽能板的安裝成本,而且也確實能夠起到節能減排的作用。
其次如大尺寸房車的日常用電也可以透過太陽能板獲取,不過前提總是車輛的尺寸要足夠大;太陽能板的發電效率很低,對於汽車終端的價效比並不高。作為車主需要考慮的只是電池梯次利用時能夠有合理的評估價格或者能免費更換電池組,這些電池能夠大量的進入光伏儲能行業才是增加新能源發電、節能減排的核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