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悟教悟育

    母語就像呼吸一樣,你說你為啥呼吸?這個和心理學上沒啥太大關係吧!英語是後天學習得到的,就和你學怎麼穿衣服一樣,開始你也不會穿,得別人教,不是嗎,也許你不用教也會穿,為什麼?環境中熏習出來的,既然是熏習就是自然而然來的,所以說環境影響人是有一定道理的!既然沒有環境,就得學,那麼人性裡都喜歡享受,說白了就是懶,不願意思考,所以透過辛苦付出而得到的東西就有一種排斥感,而英語呢,本就是需要堅持才能不斷提升的,沒有量的積累,就不會有質的飛越,這在英語學習中可以說體現的淋漓盡致,你聽英語費力,就是說明你的量的積累還不夠,還沒達到不費力的程度,還沒達到一聽就懂的程度,所以說努力還不夠,你的心理上本就是希望一學就會,或者稍微不用太努力就能很好,但恰恰相反,當沒有達到你的預期的效果時,你便有了“聽英語費力的想法”!這就是從心理上的分析,呵,以上拙見,僅供參考!

  • 2 # 外語那點事

    聽英語費力的原因,這個是要根據你的英語學習的階段來來判斷的。

    不同的英語的學習階段聽力覺得費力的原因是不同的。

    在最開始學習外語的階段,由於你有很多單詞短語不理解,那麼在聽的過程中覺得費力是很正常的,因為即使說的人把他說的內容書寫下來,你看著他寫的內容,你也未必能夠理解他的意思。

    那麼在這個階段聽不懂英語的原因就是因為單詞沒有背,短語沒有背。當你把這些內容都背完以後,就進入了下一個階段。

    第二個階段是所有聽的內容,如果是用眼睛看你都能夠看懂,並且理解沒有什麼問題,但是聽的時候就聽不懂。

    這個階段主要是因為發音不準確,八九十年代的英語學習者這方面的問題比較多,因為那個時候的聽說材料比較少,只能夠機械式的根據音標來學外語,但是受到母語的影響音標往往都是帶有口音的。

    人的大腦有一個特點,就是他會覺得自己說的口音是最標準的。所以當你的口語是有口音的時候,你聽到標準的發音,你就會覺得很彆扭。所以在這個階段的英語學習者需要糾正自己的英語發音,儘量模仿標準英語的發音,這樣當自己的發音更標準,發音比較接近的時候聽到標準的英語聽力就會覺得很容易懂了。

    到了第三個階段,當你的發音以及英語的知識點都沒有問題的時候,還是有可能覺得聽英語比較困難,一般這個時候是因為不習慣標準的英語語速。這種情況和第二階段是一樣的,當你自己的口語的語速沒有達到或接近英語聽力的標準,語速的時候,你聽到標準語速的內容就會覺得他讀得非常的快,這個時候你的大腦就反應不過來。可是當你自己的口語速度能夠接近標準語速的時候,你就會覺得那些聽力內容非常慢了。

    打個比方周杰倫的忍者,剛剛出來的時候,如果你沒有練過這個歌,你聽都聽不懂他說什麼。但是當你把這首歌自己都練到會唱的時候,你聽他說什麼都覺得很順耳。對於母語尚且如此,對於外語就更是這樣了。

    當達到第三個階段時候,大部分的英語學習者已經可以用它來工作了,但是對於一些需要直面老外跟各種各樣不同的老外接觸的人,還會有可能遇到聽力的困難。

    因為我們日常的英語學習材料都是標準的英語口音,但是實際接觸的老外基本上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口音。就像我們五湖四海的華人說的普通話有各種各樣的口音一樣。這類需要實際用到外語的人群,包括翻譯,涉外導遊,涉外會務接待員,外交公務員等。

    到了這個階段,解決聽力困難的方式就是不斷的跟這些有各種各樣口音的人交談,去適應習慣他們的口音,積累經驗後能夠預先的判斷出某一地區的人群的口音的特點,就能夠很好的適應他們的口語。

    達到這個階段以後,基本上聽外語,就像聽母語一樣了。

    我做了八年的德語導遊,當我工作到第三年的時候,大概就是這第四個階段。所以現在我聽到德華人講話的時候,並沒有覺得和母語的理解有什麼很大的差別。

    另外,老外之間相互交談,你去旁聽,一定是會有聽力的困難的,因為就好像你去旁聽兩個華人講話一樣,如果說你沒有插入話題的時候,你就會覺得比較難理解,連母語都會覺得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外語就更是這樣了。但當他們跟你面對面說的時候,這種理解的困難就會消失,因為你置身於話題之中,所以就能夠更好地理解他們說的內容。這種情況就和外語關係沒有那麼密切了。

  • 3 # 山204131956

    “研表究明,漢字的序順並不定一能影閱響讀,比如當你看完這句話後,才發這現裡的字全是亂的。” 之所以產生這種現象,是由人腦的“閱讀慣性”導致。眼睛看到的東西傳達到大腦後,會被大腦依據語言習慣進行重組,從而具有連貫的意義。

    聽英語也是差不多的。英語的連讀和略讀、弱讀,和漢語的發音有很大的差異。比如說中學英語課,上課的時候,班長喊起立“stand up”,“斯蛋大噗”,而不是“私單的阿普”,d和u的音連起來了。老師或者班長最後喊“sit down”,是sei 當,而不是sei特當,這是略讀了t這個音。你需要在聽的時候自動腦補省略的部分。這需要足夠的詞彙量(單詞、片語、俚語)和熟練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樓主老大男一枚年齡不小了,相親過幾次是眼緣重要還是內在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