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鐵霾
-
2 # Sniper
戰爭的主要資源是石油,沒有石油,日本的飛機坦克大炮寸步難行,而日本的大東亞共榮圈政策也將落空。
由於日本在亞洲肆無忌憚的侵略並造成人道主義災難,同時在1941年7月28日,當日本佔領戰領法屬印度支那時,美國忍無可忍,宣佈對日本進行經濟制裁,凍結日本在美國內的所有財產,包括實行石油禁運。英國和荷蘭也紛紛效仿,英國切斷了婆羅洲向日本的石油供應;美國說服荷蘭東印度公司暫停向橫濱和長崎運送石油。在日本國會中,首相宣稱這種情勢無法忍受,全國的陸海軍即將缺油。
日本敢對美國發動襲擊,和山本五十六的性格及對美國的誤判也有很大的關係。眾所周知山本是個賭術極高的賭徒,他抱著“打的一拳開,免的百拳來”的心態決定在三月之內消滅美國,當時情況對日本來說,打可以博一把,不打就等著被美國活活憋死,所以在1941年12月7日,為了入侵荷屬東印度群島都和東南亞,攝取那裡的石油。也為了保護海上通路,特別是為了保證從蘇門達臘及婆羅洲返回日本的油輪暢通無阻,日本襲擊了美國在太平洋珍珠港的海上艦隊。
-
3 # 劉平
日本侵華戰爭大規模爆發後,日本本來就是一個資源饋泛的之島國,大批軍用物資依賴進口,而戰火已燒到東南亞,美國為了制止日本進一步侵略擴張野心,對日進行了金融,石油,鋼鐵等戰略物資實行制裁,英法䓁國紛紛效仿,殺紅了眼的日本只有孤注一擲,偷襲珍珠港,將美國打怕,好在制裁上與美談判,誰知偷雞不成蝕把米,激怒了美國開啟了戰爭大門,對日宣戰。導致日本無條件投降。
-
4 # 史裡淘聲
1941年12月7日,蓄謀已久的日軍終於偷襲了美國海軍基地珍珠港,迫使美國對日宣戰,把強大的美國拉進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來,極大地增加了抗擊法西斯的力量。這正是英國,蘇聯和中國所希望發生的事情。那麼日本為什麼這麼傻,要去惹美國這團火上身呢?
其實,當時的日本也對偷襲珍珠港考慮了很久,原因有幾個。
首先,日本國內物資緊缺。當時日本有“北上”和“南下”2個戰略計劃,但是在1939年5月發動北上戰爭失敗之後,只得選擇了南下進逼東南亞。因為東南亞的菲律賓是日本從東印度運輸石油等物資的必經之地。而菲律賓又是美國的殖民地,美國當時通過了《租借法案》,禁止對日本運輸物資。
所以,美國成了日本戰略的絆腳石。日軍如果想打通運輸線而進犯菲律賓,美國艦隊必從珍珠港撲過來,因此日軍必須首先摧毀美珍珠港基地。大戰初期,日本遲遲不與美軍開戰,是知道美國的實力。可是到了這個時候,日軍不得已而為之,只能先發制人了。
珍珠港戰事爆發後,毛澤東說日本這是以戰養戰。
-
5 # 微笑點頭的小海豹
一是奪取石油、橡膠等軍用資源,二是山本五十六的賭徒心理(戰爭前期小日本太順了,外加攻擊珍珠港的推演證明勝算比較大)。
-
6 # 蒲公英阿杜
不應該說拿雞蛋碰石頭,以日本的海軍能力和美國的海軍能力相比,日本海軍是有勝算的,只是他們命不好,珍珠港裡沒有美國的主力艦隊。
回覆列表
偷襲珍珠港並不是日本自不量力,也不是貪心不足蛇吞象,而是有原因的。畢竟,一隻猴子的肌肉再發達,看見大象的身軀也不敢上去幹架
可以從兩個方面來闡述
一,日本在中國的戰線拉的十分長了。1938年武漢,廣州失手。39年隨棗會戰,40年三次長沙會戰等等大會戰,已經把日本的戰線拉的十分長。戰爭機器的運轉需要源源不斷的資源,其中石油是最最關鍵的一節。日本如果沒有了石油,戰車無法前進,戰艦無法行駛,轟炸機無法起飛。在巨大的戰線上無法機動運送物資,日軍會很快潰敗。
而在此之前,日本的石油大部分是進口美國。自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美國已經斷了給日本的石油貿易。如果緊靠曾經儲存下來的石油過日子,頂多幾個月,就會捉襟見肘。
因此,日本的國運有三個選擇
1,停戰,但那不可能
2,向蘇聯宣戰,佔領蘇聯東部大部分資源產地,自給自足。但是諾門坎戰役把日本關東軍打了一個懵逼,認識到了日蘇陸軍的差距,雖然沒放棄攻打蘇聯,但在短時間內不敢再和蘇聯硬對硬。
3,打癱美國太平洋艦隊,打癱太平洋上的英法殖民軍,讓自己的海軍佔領半個太平洋的富饒島嶼,資源自給自足。並在後期於美國談判,以自己的強大的艦隊與美國零星的海軍作為談判的籌碼。
二,日本海軍在1941年底對比美國海軍,是根本可以與之一戰的
雖然日本海軍規模在當時仍然比不過美國,但是美國有東西海岸,且歐洲戰場局勢惡化,日本只需要面對美國百分之四十甚至三十五的海軍力量。而且在當時,日本的航母數量是碾壓美國太平洋艦隊的,上面的艦載機效能在前期也是要比美軍先進的,其飛行員的訓練強度與戰鬥素質也不是美國能比的。日海軍飛行員前期都是高學歷的精英,並且月月火水木金金的訓練在當時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空戰技術人員。
因此,日軍高層認為自己完全有實力與其一戰。
如果不偷襲,不打癱美國太平洋艦隊,那麼日本的戰爭機器會1年內停轉,並迅速潰敗。
不打,自己必定失敗。打了,還有一絲希望
然後結果大家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