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黔小淘
-
2 # 蜂與自然
根除孩子玻璃心的最佳方法不是說教,而是鼓勵他們多與夥伴接觸並參加競技專案,這樣在活動中得到建議和批評的機會會很多,不但能享受成功的喜悅,還會品嚐挫敗感,久而久之的磨練就會正常地與人交往,並接受批評了。
-
3 # 亦晨課堂
孩子玻璃心,很大程度上是家長的原因造成的,在孩子教育中,不要給自己的孩子貼上“玻璃心”的標籤,這屬於是不夠自信的一種體現,那麼孩子為什麼會不自信呢?無非是學習上和生活上兩種情況造成的(小孩子的不自信沒有成人的因素多)。玻璃心和自尊心強這是兩個概念,不要誤認為孩子玻璃心就是自尊心強,這是不一樣的,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裡一定要灌輸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同時注意培養孩子的心理素質。
-
4 # 龍哥說教培
相對比較好的處理是,傾聽陪伴,不把自己置於救贖者的位置,讓孩子感受到您能做的僅僅是傾聽和接納他的感受,怎麼辦這條路要由他自己選擇,而您也可以接納和欣賞他的勇氣和選擇,併為他祝福。我們的語言和行動,要柔軟而理性,是一門藝術。
孩子玻璃心,很大程度上是家長的原因造成的,在孩子教育中,不要給自己的孩子貼上“玻璃心”的標籤,這屬於是不夠自信的一種體現,那麼孩子為什麼會不自信呢?無非是學習上和生活上兩種情況造成的(小孩子的不自信沒有成人的因素多)。
玻璃心和自尊心強這是兩個概念,不要誤認為孩子玻璃心就是自尊心強,這是不一樣的,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裡一定要灌輸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同時注意培養孩子的心理素質。
在以上我的精彩的分享是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我的真實想法與觀點,同時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於分享能夠幫助到大家。
-
5 # 大家好0010
家長您好!在孩子的成長歲月裡,這類不順心的事經常都會發生,如何面對,就是一次次的“解決難題”的體驗。不要過於為孩子擔心,也不必越俎代庖地插手去幫他解決。你只需要給他打打氣、鼓鼓勁,讓他自己動腦筋去處理。孩子需要有自我成長的空間,你以平常心看待,他就不會焦慮,會有面對困難的勇氣。謝謝
-
6 # 素秋慈
這是個好問題,一個孩子如果玻璃心,就代表抗挫折能力太弱,在他小的時候給予足夠的引導和支援,慢慢可以進行調整,不要把這種弱點留到他長大以後,這會成為無數心理問題的導火索:比如焦慮、抑鬱、情感障礙,等等。
孩子,你為什麼玻璃心?我們都不太喜歡那些多愁善感、顯得很小氣的人,因為和他們相處,總會覺得不自在,處處小心才行。這樣的人,通常就是我們所說的“玻璃心”——過於敏感,極度脆弱。
那麼,小孩子怎麼就長成了玻璃心呢?個人覺得有以下原因:
平時受到的挫折太少:家人過度溺愛,或者代勞太多,孩子什麼都不會;
平時受到的責備太多:收到認同和肯定太少,就會對否定和批評很有牴觸;
孩子社交面太窄:平時沒有和同伴的有效互動,導致心理狹隘;
大人的性格影響:這是硬傷。
總體說來,一個小孩子接受不了老師的正常批評(劃重點:正常批評是指對孩子成長有益的批評,像人身攻擊、隨意評判孩子這樣的批評,不在此列),除了老師的表達方式問題之外,肯定或多或少地有以上原因,找到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巧用教育方法,玻璃心也能煉成金不能批評,不能指責,更不能打罵,是否我們就沒方法可以教育孩子了?當然不是。
教育的方法千萬種,批評、指責和打罵只是最容易想到、也最無效的教育方式,自己的親生孩子,費點心思好好選擇教育方式,以有效性為標準,才能培養出真正的好娃娃。
很多家長教育孩子是這樣的:
“你怎麼這麼笨吶!吃個飯吃得到處都是。”
一邊說,一邊收拾孩子的殘局。這樣的教育很矛盾:嘴上在指責否定孩子(孩子很牴觸),行動上卻在肯定孩子(也沒什麼大不了)。這樣的教育方式貫穿生活各方面,多數家長都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傳達給孩子截然不同的兩種概念。
還有一些智慧的家長是這樣做的:
“你這孩子,看你漏了多少飯?趕緊自己撿來吃了,等會把地上收拾了。”沒有指責孩子,只是說了事實,還告知了適當的解決方案(撿了,收拾了)。同樣一件事,這個孩子學到了如何面對問題,解決問題,並且,他還不討厭被家長指出來,不是嗎?
方法沒有太複雜,作為孩子的養育者,要給孩子犯錯的機會,“過而能改”就是一個人獲得成長最容易的方式,大人替他做了,完全起不到成長的效果。
在電影《我和我的祖國》裡,有一句很重要的臺詞:站起來!靠自己的力量站起來。
作為孩子的養育者,我們要做的,就是給孩子適當的批評,足夠的鼓勵和支援,讓他能夠在一邊試錯、一邊成長的過程中,成為我們喜聞樂見的那種Sunny、勇敢、健康的好孩子。
祝福!
回覆列表
孩子太玻璃心了我覺得這孩子在家是掌上明珠,從家裡沒受過爸媽罵過和批評。
做錯事受批評正常的事啊,父母多加正確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