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烏程老白乾

    首先,更正題主的說法,稱呼跟文言文無關,口頭稱呼也一樣。稱呼跟姓名的字數也無關,字多字少稱呼方法是一樣。再就是並沒有稱人名的,自稱才稱姓名。

    古人有姓有名還要字,稱名道姓在傳統文代上認為是極不禮貌的,所以古人稱人不稱姓名,也不稱名,而一般稱字。舉例:關羽(字雲長),人不稱關羽,不稱羽,只稱雲長(長輩或平輩),晚輩可稱關公(看年齡或關糸)。

    而今單名者,你不好稱他一個字吧(父母是特例,所以說現代人取單名並不好稱呼,其實意義也表達不清透,古人是另有字相配)?只好稱名道姓了。其實現在兩字以上的名一般也稱名道姓了,關係親蜜的還是隻稱名。

  • 2 # 西山士人

    古代名字兩個字為尊,只稱名不稱姓更是尊敬的意思。現代沒有兩個字為尊的說法了,但稱名不稱姓依然是尊敬的意思,比如指名道姓就有讓人不舒服的感覺,張愛國和愛國,肯定不稱姓聽起來要親近些。

  • 3 # 待曉兒

    關於名字如何稱呼,這其中有大學問,不是亂叫的。

    尤其是在古代,不同的稱呼有不同的涵義。

    古人會起很多“稱呼”,用於不同的場景

    古人講求“禮”,也就是規矩,尊卑上下分得很清,這是維護社會穩定的一個重要條件。

    所以,在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稱呼,以此作為區別。

    對於“單名”來說,就是除了姓之外,只有一個字的名字,直呼其名的一般都是長輩對晚輩、尊位對卑位。

    比如《論語》當中,孔子叫弟子的時候,直接就是“求”、“點”、“赤”等等,不用加上“姓”。

    比較特殊的就像弟子問孔子的時候,稱呼其弟子有時候也是直接像孔子一樣直呼其名,這是因為所站的角度不同。

    而關係比較好的朋友之間是平輩,稱呼的往往是“字”,不帶姓名。

    古時候的“字”取得時間是在成人之後,“名”比較早,嬰兒出身三個月就可以取名,但是“字”要在成人禮的那一天來取。一般都和“名”有關。

    比如說諸葛亮,其名是“亮”,他的字就是“孔明”,二者是有關係的。這種關係在古代很明顯,但是因為古漢語和現代漢語一些稱呼和字詞的含義有所變化,所以有些關聯已經不能太好地理解了。

    比如詩人“屈原”,實際上是名是“平”,“原”是他的字。“廣平曰原”,所以他的字“原”和名“平”是有關聯的。

    這種稱呼一般用於關係較好的朋友之間,也是比較客氣的說法,表示親暱和尊重。

    順帶一說,古人有時候稱呼一個人會把姓名和字連在一起,順序是姓、字、名。很多古裝劇都犯過錯誤,因為是順序是姓、名、字,這是不對的。

    如果關係更親密一點,是不稱姓名和字的,直接叫“小名”,比如很多人就稱呼曹操為“阿瞞”,就是這個道理。

    晚輩稱呼長輩的時候,要用尊稱,一般也稱“字”。

    比如稱孔子為“仲尼”或者“仲尼父”,一般不會直接稱“孔丘”。

    但是最尊敬的稱呼是既不稱名,也不稱字,比如稱呼孔子直接就是“夫子”,後來也用郡望、官職、別號來代指,比如稱杜甫就是“杜工部”,稱蘇軾為“蘇東坡”,稱王安石為“王臨川”等等。

    一般情況下,自稱的時候才會只稱“名”。

    比如孔子自謙的時候會稱呼自己為“丘”。孔子問冉有,冉有自稱自己的名就是“求”。

    書面語當中的稱呼和口語有所不同

    文言文中,書面語是用於記錄的,它和口語有所差別。這其中有語法的問題。

    比如說,像《史記》、《漢書》等等這樣的文獻當中,在敘事的時候有時候會用某一個人的名來做主語。

    比如班固在《漢書》中就這樣寫:

    追觀孝文玄默躬行以移風俗,誼之所陳略施行矣。

    可以看到,其中的主語就是用了“誼”這一個字來指代賈誼,在書寫上更為簡單,語意也不受影響。

    這樣的寫法在很多文章當中都是很常見的,完全就是文言文記敘時候的語法,和尊卑、習俗等等都沒有關係。

    書面語中還有一種情況比較常見,那就是“省略主語”,把人名都省去了,要通過上下文的語意來判斷到底說的是誰。

    這種方法在現代漢語當中是一種語病,叫做“偷換主語”,但在文言文的書面中是一個常用語法。

    比如《桃花源記》當中有這樣一段話: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

    前一句是說桃花源中的人見到漁人很驚訝,但是省略了主語,而緊跟著“具答之”是漁人的行為,但是在之前的主語不是漁人的前提下,依然變換了主語。

    所以在文言文的書面語當中,稱呼人的方式主要是以單字或者直接省略為多,只要文意暢達,自然是越簡越好,語法的約束也主要是通過“虛詞”來進行的。

    現代漢語中,因為要符合一定的語法規範,畢竟從文言文到現代漢語的過程中,首先建立起來的往往就是使用規則,也就是語法,所以難免有些複雜。

    無論是口語還書面語,稱呼一個人的時候,古漢語文言文當中因為有更多的選擇,所以要視情況而定。

    但是對現代漢語來說,一來沒有那麼多“字”、“號”等需要甄別,二來也沒有了古漢語中“禮法”的約束,自然是以符合現代語法為主,力求全面,不引出歧義。

    未來在黑夜隱匿,於此靜待曉光。

  • 4 # 手機使用者九十度

    語和文是區別開來的,文言只是書面語言,說話沒有那樣說的,文字之乎者也的,說話很少這樣的,有人說話帶上點顯得有學識。可也覺得有點蹩扭,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咬文嚼字。對人的稱呼是分長幼,內外,男女,師弟,官民,君臣,僧道俗,地域,相處時間,俗話說的交情。這裡面學問可大了。

  • 5 # 俊190277973

    以諸葛亮的出師表為例,開頭他說“臣亮言”,但文中提到其他人,則“費禕、董允”連姓帶名的稱呼。

    再看看更早的論語,孔子說“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看到了?自稱只是名,稱呼別人則姓名連一起的。那麼你這個問題是從哪裡來的?

    古人在書信中一般都是怎麼稱呼對方呢?通常的原則是,同輩之間互相稱對方的字,比如“翼德”、“孔明”,自己則稱名,比如“飛”、“亮”。連名帶姓的稱呼,一般都是長輩稱晚輩才可以,而且不很禮貌。

  • 6 # 向家星

    畢竟過去目不識丁的多於識字斷文的。以前的文人墨客和有社會地位的人,一般性都有四五個稱呼,顯示自己的地位和祖宗的。勞動人民因為處於社會底層,生存困難,生怕活不長,難養,叫個貓呀狗呀的,希望閻羅王忘記,以期長壽。後來的人,可能是受外來思想的影響,只把姓名當成了一個符號,就想越簡單越好了。

  • 7 # 大niu手記

    省字,省地方呀!

    一開始用竹簡

    之後帛書,

    能寫字的地方製作不易!

    文言文都省字省成那樣了,寫個人名當然也要省呀。

    所以中國就不會出現高爾基那樣的名字。

    不過話又說回來,人家的名字只是音譯過來更長。

    不過外國文化開始基本就有紙了,書寫也更方便,所以行文略顯囉嗦,人名也更長。

  • 8 # 張口就談

    就古代而言,姓 是家族的,表明你的歸屬。名 是長輩所起,也用於自稱,不帶 姓。另古代人成人禮後由師長賜 字,多用於平輩相交的稱呼。現代人就直接姓名或名字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嫂溺,援之以手,權也,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