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科學認識論
-
2 # 塞先生Sir
很多很多。我先限制在人的行為方面。
1、對美的欣賞。很多人一定以為對美的欣賞是文化的影響,其實關於美的很多基礎因素,是受基因影響的。有科學家對嬰兒做過實驗,這些幾個月大的嬰兒,還沒有受到文化文明的影響,讓他們看不同的臉的照片。如果公認的美的照片,嬰兒會笑。而醜的照片,嬰兒會哭。這些美醜有個最大的區別是是否對稱。這個實驗表明,人類對對稱的事物(美)有天然(從基因層面)的好惡。其中,男人天然喜歡胸大的女人,女人喜歡健壯的男人,這也是基因決定的。這種基因保證了人類的繁衍,有這種基因的先人有更大的機率找到健康的配偶,將這種基因透過更多的後代傳播下來了。
2、乳糖不耐受。亞洲成人有很大的比例乳糖不耐受,吃奶(牛奶)會出現腹瀉等不適情況。這也是基因決定的。這種基因,確保某個部落在食物短缺(遠古食物短缺是常態)的情況下,成人不能和嬰兒爭搶稀缺的食物,成人必須更多的努力去狩獵獲取食物。這保證了擁有該基因的部落有更多的生存和延續機會。但歐洲北方乳糖不耐受的比例相對較低。這是因為這些地區發展出畜牧業,有牛奶供應,反而是乳糖耐受的基因獲得更大的生存優勢。
3、妊娠嘔吐現象。這是基因中對受精卵的保護。剛剛著床的受精卵,及其脆弱,容易受到外界毒素的傷害,導致基因變異,影響未來嬰兒的健康。這時,母親的妊娠反應,導致吃得少,避免食物的毒素。我們的食物其實多多少少都有毒素,這些毒素對成人無傷害,但對脆弱的受精卵傷害極大。此時減少攝入,避免毒素傷害的可能性,且此時的母體需要的營養並不多,對母體的影響有限。美國曾經開發過一種減輕妊娠反應的藥物,幾十年後,發現帶來大量的不良出生率。
4、對蛇、蜘蛛的厭惡和害怕。人類學家發現,世界各地的人,不管該地區是否有蛇或蜘蛛的危害,大多數人天然地害怕蛇和蜘蛛。這種天然的害怕或厭惡來自基因,是遠古的人類,會逃避蛇和蜘蛛的危害,有更大的生存機會,留下來的基因。
5、不適時經常嘔吐。人類不適時,包括暈車暈船,得病等,最經常的症狀是嘔吐。這也是基因決定的。這是因為,遠古的人類,出現不適最大的可能性是吃了有毒的食品(有毒的植物或腐敗的肉類),將食物嘔吐出來是對身體最大的幫助。遠古時期,食物缺乏,人類到處遷移,吃到有毒的植物的機率很高。同時,確保儲存肉類食物的技術,肉類腐敗的可能性也極大。嘔吐是自我保護最有效的方式。現在,暈車暈船的場景,古人是沒有機會遇到的。因此,一旦暈船(平衡機制出現不同步),大腦就以為吃了有毒食物,導致的眩暈(比如有毒的蘑菇症狀),趕緊啟動嘔吐來保護自己。
還有很多很多有趣的現象和基因相關。我想起來慢慢補充。
感興趣的人,可以去看看《進化心理學》等相關書籍,裡面有很多有趣的案例。
-
3 # 白富美仙女聚集地
男生和女生之間彼此是否能夠互相吸引喜歡,與身體分泌的一種氣味分子有關,而這種氣體分子的分泌又與MHC(組織相容性複合)有關,MHC的差異性表達又與基因有關,基因的差異性越大,男女雙方的吸引力越強。
通俗的來說這是基因或者說免疫系統挑選物件的法則,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雙方免疫系統不同,其實這種差異性是為了雙方生出免疫力更強大的寶寶。
我看過一個演講,大致意思是男女雙方在互相接吻時,會分泌一種物質,這種物質一定程度上會決定雙方的吸引度,從而確定下一次的接吻時間,這其實這是免疫系統的一種選擇,它們更願意選擇一些與自己免疫系統相異性較大的進行配對。
表觀遺傳學講到:我們每個人的基因都攜帶了我們的父母甚至祖輩的記憶,它們可能會使我們更容易患上抑鬱症或者精神疾病,更容易囤積脂肪等等
-
4 # AidenChao在知春路
這個題怒答一波!送給從小到大遇到的所有老師!我遲到真的是天生的!
生活中總有些人覺得自己早上起來頭腦不清醒,但是一到晚上工作效率就很高!所以基因決定什麼呢?沒錯,基因決定了你是「早鳥」還是「夜貓子」
英國萊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究了果蠅的基因組之後,發現有大約80對基因與「早起」或「晚睡」有關。雖然這聽起來與你自己的生物鐘互不相關,但該團隊發現這些基因中大部分都存在於哺乳動物體內。
之前已經有研究證明,確實有的人在清晨工作比較高效,有的人在晚上工作比較高效,現在,研究人員們找到了原因。
此次研究利用了基因組與人類非常相似的果蠅來觀察早起和晚睡型別的分子機制。由於昆蟲和人類之間的遺傳體系非常相似,因此在果蠅體內檢測到的基因很有可能也會出現在人類身上並影響人們的作息。
We have identified strains of flies showing increased preference for morning emergence (Early or E) from the pupal case, or more pronounced preference for evening emergence (Late or L). We have sampled pupae the day before eclosion (fourth day after pupariation) at 4 h intervals in the E and L strains, and examined differences in gene expression by RNA-seq.研究人員透過果蠅羽化的時間,這種嚴格受分子生物鐘調控的行為,來觀察不同羽化時間的果蠅在基因表達上的差異。
結果如圖:
The TRAP analysis revealed 152 genes that show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t expression profile between E and L in DD, and 77 genes in LD (Figure 2). Sixty-four of the genes (83%) were present in both lists (Table S1 in Supplementary Material). Analysis of the heatmaps (Figure 2) clearly shows that difference between E and L is not merely a phase shift, as the expression pattern for a given transcript is entirely dissimilar between the two conditions. For example, a cluster of genes (including γTry, AdgfD, and CCKLR-17D3, Figure 2) was activated in E, but silenced in L (both in DD and LD).研究人員發現有80對左右的基因與蒼蠅的作息型別相關,但有趣的是,這些基因卻並不參與調控我們的生物鐘。相反,它們以各種分子途徑參與進了作息調控。主要研究員之一的 Ezio Rosato 表示:“這改變了我們對生物鐘的看法,我們原先認為生物鐘是調節我們作息的調節器,但我們現在認為它是一種能與周圍環境相互影響的時間基準系統。”更有趣的是,相比那些早起的果蠅,“夜貓子”果蠅體內的分子過程不僅是延遲而已,它們完全是不同的體系。研究團隊的 Tauber 表示他們將這種行為稱作「彈球理論」一旦基因表達延遲,就會出現一套完全不同的分子時間,就像彈球機裡面的球每次走不同的路線一樣。最終的結果可能是一樣的,但不同的分子路徑會導致不同的行程時間。
回覆列表
很多,我們一一列舉出來。
喜不喜歡吃香菜香菜這種蔬菜可能是爭議最大的幾種蔬菜之一了,喜歡吃香菜的人認為其美味無比,不喜歡吃香菜的人則認為它簡直是臭的,就彷彿吃塑膠一般。
有研究表明人的11號染色體上的位點rs72921001有A,就不會討厭香菜。怎麼樣是不是想不到,喜不喜歡吃香菜還和基因有關。
大拇指彎曲程度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人的大拇指是可以彎曲的,並且這個彎曲程度每個人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大拇指可以很彎,而有的人就不是很彎。
最早認為拇指的彎曲程度是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但後面研究表明拇指角度有遺傳影響,但情況卻並不這麼簡單。
現實版“吸血鬼”吸血鬼是人們幻想出來的一種特殊存在,但現實中確實有一種疾病很像吸血鬼,那就是先天性卟啉症,它是一種罕見的遺傳疾病。
這種疾病的病理機制就是血紅素合成障礙,血紅素是血紅蛋白的重要組分,因此血紅素合成障礙,就會導致貧血,並且因為血紅素合成受阻,中間過程會產生卟啉類物質,一旦累積到較高的濃度,紫外線的照射後,會被啟用成具有腐蝕性的毒素,從而摧毀周遭組織。
血紅素的合成要經過8個步驟,這其中任何一個基因發生功能缺失性突變,都會導致卟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