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朋友都有這樣的感受,就是花個幾千塊錢買個手機或者電腦,剛買到手的時候,感覺都很流暢,但用了一年半載之後,就變得卡頓了,平時就上上網辦辦公,不玩遊戲,而且又沒有做什麼很耗電腦的事情,並且重灌系統也無濟於事?即使是手機,花個四五千塊錢,買了個時下最為熱門的旗艦手機,本想著花了這麼多錢,能夠用它個好幾年吧,但過了一年半載之後,依然卡得不行了,而所謂的旗艦,到底能堅持多久?
對於手機而言,可能很多人會說,安卓的系統不行,蘋果的永遠流暢,真的是這樣嗎?其實,即使是蘋果,用了兩年以上,也是會卡的,哪怕只是拍拍照上上網,也沒有剛開始那麼流暢了。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可以說這是必然的,這就要從摩爾定律說起了。
大家可能對這個詞比較熟悉,或許聽說過,但並不瞭解。
摩爾是Intel的聯合創始人之一,他提出了:
微處理器的效能每隔18個月就會提升一倍,而價格會降低一半。
這個定理其實也不是什麼嚴格意義上的數學或者物理定律,但它這些年來也確實符合了手機或者電腦晶片的發展歷史。
單看這個定律我們會覺得,電腦或手機的價格似乎在不停的下降,但似乎並沒有,就我們目前來看,一臺主流配置的電腦的似乎總是維持在五六千元左右,手機也保持在2000元左右,蘋果也維持在5-6千元左右,這也是手機和電腦的最優價效比區間,每年各個廠商新發的機型也就維持在這樣的價格範圍,甚至近年來還呈現了上漲的趨勢,比如小米手機,前幾代大約都維持在2000元左右,而現在慢慢提到了3000元左右;蘋果也從5000-6000元提升到了8000元。
而從效能上來看,增長這麼快,效能也該早就過剩了吧,似乎也早就應該解決卡頓這個問題了,但似乎也並沒有!即使你現在買一個驍龍845的手機,一年半載之後,也依然會卡頓,說好的用三四年呢?
這就得提到另外一個大家可能不太熟悉的定律:安迪比爾定律。同樣,這也不是一個嚴格地定律,確切點說它是一個規律,也如此,它是以人名來命名的,這裡的“安迪”指的是Intel的前CEO安迪·格魯夫,而“比爾”就是我們熟知的比爾蓋茨了
這個定律的內容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
安迪提供什麼,比爾就拿走什麼。
所以,我們很容易的就知道了:安迪代表的是硬體,而比爾代表的是軟體。由此,我們得到的結論就是:
硬體提高的效能,很快就會被軟體給消耗掉。
我們試想一下,如果只有摩爾定律,那麼硬體的效能在不斷的提高,而軟體保持原有的水平,那麼我們的手機或電腦用它個十年八年都還很頑強,依然執行十分流暢,都沒有換新的必要了,價格還在不斷的降低,那硬體廠商還怎麼存活下來,想當初thinkpad賣給了聯想,很多人調侃就是因為thinkpad太耐用了,總也用不壞,新的賣不出去,所以賺不到錢,這其實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後來賣給了聯想,成功地讓這個品牌活了下去。而硬體廠商活不下去,勢必也會影響到軟體廠商的發展,比如你要買一臺電腦,肯定有一部分錢是花在了作業系統上的。
但事實上是,如果硬體資源有限,而軟體的開發者就必須精打細算,想想當初電腦記憶體只有256MB,硬碟只有10GB的時候,開發者就必須精打細算怎麼樣來節省記憶體和硬碟,儘可能地降低效能的浪費;如果硬體廠商提升了效能,就等同於給了軟體開發者更寬廣的舞臺去施展拳腳,就可以放開手腳地去用硬體資源換取更高的工作效率和更豐富的功能了,軟體不停地迭代和更新,會不停的消耗掉提升了的硬體效能,手機也是一樣,系統都會在一定的時候提示你需要升級,包括我們日常使用到的一些app或者遊戲,其實都是在不斷地升級吃掉硬體的增長,這樣,使用者才會因為不夠用,才會有換新的想法,這些廠商才能夠賺到錢。
但這並不是什麼壞事,其實這樣才能激發廠商的動力,推動技術的不斷進步,去研發更高效能的硬體裝置和軟體應用,我們也能從中獲得更大的便利和使用者體驗。
所以,在大部分情況下,並不是我們的手機或者電腦變慢了,而是軟體的需求提高了,這也是大家所說的要買新不買舊,買主流配置的原因了。
比如,當時面上大部分手機或者電腦的記憶體在4GB的時候,開發者就只能按照4GB記憶體的標準來設計軟體,如果超過了這個標準,那就沒幾個人買得起更高階的機器來用你的軟體了,當記憶體普遍達到了8GB的時候,開發者就可以按照8GB記憶體的標準來設計軟體,如果這時你還在用4GB記憶體的機器,就很容易過時了。
最後,也有人說摩爾定律快要失效了?說摩爾定律的極限是7nm,現在就要馬上達到了,也就是說,摩爾定律很快就會失效了,那麼以後的電腦或者手機的效能怎麼提升呢?量子計算機感覺還很久遠,短期內可能只會在向專業領域去發展吧。
比如專門用於圖形處理的GPU,專門用於人工智慧的NPU,專門用於alphaGo的TPU。誰也說不準以後會是什麼樣的發展趨勢,只能說靜觀其變吧。
相信很多朋友都有這樣的感受,就是花個幾千塊錢買個手機或者電腦,剛買到手的時候,感覺都很流暢,但用了一年半載之後,就變得卡頓了,平時就上上網辦辦公,不玩遊戲,而且又沒有做什麼很耗電腦的事情,並且重灌系統也無濟於事?即使是手機,花個四五千塊錢,買了個時下最為熱門的旗艦手機,本想著花了這麼多錢,能夠用它個好幾年吧,但過了一年半載之後,依然卡得不行了,而所謂的旗艦,到底能堅持多久?
對於手機而言,可能很多人會說,安卓的系統不行,蘋果的永遠流暢,真的是這樣嗎?其實,即使是蘋果,用了兩年以上,也是會卡的,哪怕只是拍拍照上上網,也沒有剛開始那麼流暢了。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可以說這是必然的,這就要從摩爾定律說起了。
大家可能對這個詞比較熟悉,或許聽說過,但並不瞭解。
摩爾是Intel的聯合創始人之一,他提出了:
微處理器的效能每隔18個月就會提升一倍,而價格會降低一半。
這個定理其實也不是什麼嚴格意義上的數學或者物理定律,但它這些年來也確實符合了手機或者電腦晶片的發展歷史。
單看這個定律我們會覺得,電腦或手機的價格似乎在不停的下降,但似乎並沒有,就我們目前來看,一臺主流配置的電腦的似乎總是維持在五六千元左右,手機也保持在2000元左右,蘋果也維持在5-6千元左右,這也是手機和電腦的最優價效比區間,每年各個廠商新發的機型也就維持在這樣的價格範圍,甚至近年來還呈現了上漲的趨勢,比如小米手機,前幾代大約都維持在2000元左右,而現在慢慢提到了3000元左右;蘋果也從5000-6000元提升到了8000元。
而從效能上來看,增長這麼快,效能也該早就過剩了吧,似乎也早就應該解決卡頓這個問題了,但似乎也並沒有!即使你現在買一個驍龍845的手機,一年半載之後,也依然會卡頓,說好的用三四年呢?
這就得提到另外一個大家可能不太熟悉的定律:安迪比爾定律。同樣,這也不是一個嚴格地定律,確切點說它是一個規律,也如此,它是以人名來命名的,這裡的“安迪”指的是Intel的前CEO安迪·格魯夫,而“比爾”就是我們熟知的比爾蓋茨了
這個定律的內容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
安迪提供什麼,比爾就拿走什麼。
所以,我們很容易的就知道了:安迪代表的是硬體,而比爾代表的是軟體。由此,我們得到的結論就是:
硬體提高的效能,很快就會被軟體給消耗掉。
我們試想一下,如果只有摩爾定律,那麼硬體的效能在不斷的提高,而軟體保持原有的水平,那麼我們的手機或電腦用它個十年八年都還很頑強,依然執行十分流暢,都沒有換新的必要了,價格還在不斷的降低,那硬體廠商還怎麼存活下來,想當初thinkpad賣給了聯想,很多人調侃就是因為thinkpad太耐用了,總也用不壞,新的賣不出去,所以賺不到錢,這其實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後來賣給了聯想,成功地讓這個品牌活了下去。而硬體廠商活不下去,勢必也會影響到軟體廠商的發展,比如你要買一臺電腦,肯定有一部分錢是花在了作業系統上的。
但事實上是,如果硬體資源有限,而軟體的開發者就必須精打細算,想想當初電腦記憶體只有256MB,硬碟只有10GB的時候,開發者就必須精打細算怎麼樣來節省記憶體和硬碟,儘可能地降低效能的浪費;如果硬體廠商提升了效能,就等同於給了軟體開發者更寬廣的舞臺去施展拳腳,就可以放開手腳地去用硬體資源換取更高的工作效率和更豐富的功能了,軟體不停地迭代和更新,會不停的消耗掉提升了的硬體效能,手機也是一樣,系統都會在一定的時候提示你需要升級,包括我們日常使用到的一些app或者遊戲,其實都是在不斷地升級吃掉硬體的增長,這樣,使用者才會因為不夠用,才會有換新的想法,這些廠商才能夠賺到錢。
但這並不是什麼壞事,其實這樣才能激發廠商的動力,推動技術的不斷進步,去研發更高效能的硬體裝置和軟體應用,我們也能從中獲得更大的便利和使用者體驗。
所以,在大部分情況下,並不是我們的手機或者電腦變慢了,而是軟體的需求提高了,這也是大家所說的要買新不買舊,買主流配置的原因了。
比如,當時面上大部分手機或者電腦的記憶體在4GB的時候,開發者就只能按照4GB記憶體的標準來設計軟體,如果超過了這個標準,那就沒幾個人買得起更高階的機器來用你的軟體了,當記憶體普遍達到了8GB的時候,開發者就可以按照8GB記憶體的標準來設計軟體,如果這時你還在用4GB記憶體的機器,就很容易過時了。
最後,也有人說摩爾定律快要失效了?說摩爾定律的極限是7nm,現在就要馬上達到了,也就是說,摩爾定律很快就會失效了,那麼以後的電腦或者手機的效能怎麼提升呢?量子計算機感覺還很久遠,短期內可能只會在向專業領域去發展吧。
比如專門用於圖形處理的GPU,專門用於人工智慧的NPU,專門用於alphaGo的TPU。誰也說不準以後會是什麼樣的發展趨勢,只能說靜觀其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