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與越來越多的非洲國家展開合作與商貿
機遇迅速增多,帶動雙方物資的互換頻率
不過,眾所周知,機遇總會伴隨各種風險和挑戰
進軍海外之前,要先了解投資目的地的概況
趨利避兇,順勢而為,才能順順利利開展業務
下面,總結五點到非洲投資要注意的事項以供參考
1 政局動盪風險
國際合作經驗表明,一個國家吸引外資的多少與該國投資環境和投資政策密切相關。
眾所周知的是,非洲部分國家之所以留在人們心中落後、動盪的印象,正是因為其在政局、政策連續性方面曾發生影響負面的事情。
利比亞內戰讓部分中國企業損失慘重;曾飽受詬病的辛巴維(威)本土化政策使外國投資者望而卻步。
所以,如果沒有足夠的把握,應該避開當前政局風險較高,社會動盪容易加劇的地區投資。就目前而言,衣索比亞、奈及利亞兩大經濟體現在需予以密切關注。
2 本幣貶值風險
諸多非洲國家一直存在外匯短缺的問題,尤其在美元加息和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的背景下,非洲外匯市場承壓嚴重。
2017年,非洲有30多個國家的貨幣貶值。尤其是幾個經濟大國外匯貶值嚴重。
在外匯極度短缺影響國內經濟正常執行的背景下,埃及央行於2016年11月放棄固定匯率制,讓埃及鎊根據市場供求自由浮動。
之後埃及鎊進入快速貶值通道,通脹率從2015/2016年的10.3%上升到2016/2017年的23.3%。
奈及利亞貨幣奈拉和安哥拉貨幣寬扎也持續貶值。南非貨幣蘭特對美元匯率呈短期波動態勢,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南非蘭特貶值近20%。
非洲國家本幣貶值對中國企業原材料進口、生產運營、收益迴流等產生較大影響,將直接體現為加大了財務報表中的匯兌損失。
如果非洲國家本幣進一步貶值,將直接侵蝕專案經營利潤,使一些企業持續運營陷入困境。
3債務違約風險
世界銀行在最新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指出,2017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政府債務指標繼續惡化,負債率中值從2016年的48%上升至53%。
從國別層面來看,與中國進行產能合作的重點國家(莫三鼻克、衣索比亞、奈及利亞、安哥拉、尚比亞、迦納)的債務有所加重,而且將在2020—2025年間進行大量還款,債務可持續性風險很高,給中非合作帶來新的風險。
非洲開發銀行資料顯示,非洲外債總額已經從2015年的5803億美元增長到2016年的6408億美元,外債佔GDP的比重從2015年的25.3%提高到2016年的27.8%;與此同時,還本付息額佔出口收入的比重從16.1%微升至16.9%。
與此同時,中國還受到某些外媒“中國加劇非洲債務負擔”的指責,這也是要注意的負面問題。
4 恐襲和安全風險
在埃及活動的恐怖組織中危害較大的是“伊斯蘭國”組織西奈分支,2016年底以來該恐怖團伙已策劃多起針對國內科普特基督徒的大型恐怖襲擊活動,造成數百人傷亡。
埃及政府不得不在2017年4月宣佈在全國範圍內實行為期三個月的緊急狀態,並在2017年7月和10月兩次延長。
即使在這樣的高壓態勢下,2017年11月24日埃及北西奈省一座清真寺再遭疑似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武裝分子炸彈與開槍掃射襲擊,造成至少305人死亡、128人受傷。
這是自美國“9·11”事件以來全球範圍內死亡人數最多的恐怖襲擊事件,令世界震驚,也給埃及的安全形勢敲響了警鐘。
奈及利亞北部面臨著“博科聖地”極端宗教組織、東南部面臨著比亞法拉分離主義者、中部各州面臨著農牧民之間的暴力衝突等安全挑戰。
在南非,刑事犯罪、遊行示威、反對外來移民等事件頻頻發生,其中謀殺和搶劫案件更呈明顯增加態勢。
2018年7月中旬以來,南非北開普省金伯利市爆發嚴重騷亂,多家華僑經營店鋪受到波及。
如此嚴重的恐襲和治安問題,不僅對中國企業的資產和人員的生命安全構成威脅,而且制約著中非合作的提質升級。就目前看,恐怖襲擊風險主要潛伏在北部非洲、西部非洲。
5 國際競爭風險
當前,大國對非政策雖較為分化,但都關注中非合作。不僅因為中國已經成為非洲謀求自主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推動者和貢獻者,而且正在成為國際對非合作的引領者,面臨著擠壓式的激烈競爭。
美國強調與非洲國家的商業接觸,欲與中國分庭抗禮;日本仿效中國,強化日非經濟關係,對沖中國影響力;印度加強對非合作,緊盯中國同步跟進,尤其是日印聯手丟擲制衡中國“一帶一路”建設的“亞非增長走廊”倡議,不可小覷。
大國示好非洲,或使部分非洲國家出現複雜的投機心態,加大中非合作的難度。中國對非合作將面臨更為激烈的競爭,特別是印度洋沿岸的東非國家將成為競爭的主戰場。
隨著中國與越來越多的非洲國家展開合作與商貿
機遇迅速增多,帶動雙方物資的互換頻率
不過,眾所周知,機遇總會伴隨各種風險和挑戰
進軍海外之前,要先了解投資目的地的概況
趨利避兇,順勢而為,才能順順利利開展業務
下面,總結五點到非洲投資要注意的事項以供參考
1 政局動盪風險
國際合作經驗表明,一個國家吸引外資的多少與該國投資環境和投資政策密切相關。
眾所周知的是,非洲部分國家之所以留在人們心中落後、動盪的印象,正是因為其在政局、政策連續性方面曾發生影響負面的事情。
利比亞內戰讓部分中國企業損失慘重;曾飽受詬病的辛巴維(威)本土化政策使外國投資者望而卻步。
所以,如果沒有足夠的把握,應該避開當前政局風險較高,社會動盪容易加劇的地區投資。就目前而言,衣索比亞、奈及利亞兩大經濟體現在需予以密切關注。
2 本幣貶值風險
諸多非洲國家一直存在外匯短缺的問題,尤其在美元加息和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的背景下,非洲外匯市場承壓嚴重。
2017年,非洲有30多個國家的貨幣貶值。尤其是幾個經濟大國外匯貶值嚴重。
在外匯極度短缺影響國內經濟正常執行的背景下,埃及央行於2016年11月放棄固定匯率制,讓埃及鎊根據市場供求自由浮動。
之後埃及鎊進入快速貶值通道,通脹率從2015/2016年的10.3%上升到2016/2017年的23.3%。
奈及利亞貨幣奈拉和安哥拉貨幣寬扎也持續貶值。南非貨幣蘭特對美元匯率呈短期波動態勢,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南非蘭特貶值近20%。
非洲國家本幣貶值對中國企業原材料進口、生產運營、收益迴流等產生較大影響,將直接體現為加大了財務報表中的匯兌損失。
如果非洲國家本幣進一步貶值,將直接侵蝕專案經營利潤,使一些企業持續運營陷入困境。
3債務違約風險
世界銀行在最新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指出,2017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政府債務指標繼續惡化,負債率中值從2016年的48%上升至53%。
從國別層面來看,與中國進行產能合作的重點國家(莫三鼻克、衣索比亞、奈及利亞、安哥拉、尚比亞、迦納)的債務有所加重,而且將在2020—2025年間進行大量還款,債務可持續性風險很高,給中非合作帶來新的風險。
非洲開發銀行資料顯示,非洲外債總額已經從2015年的5803億美元增長到2016年的6408億美元,外債佔GDP的比重從2015年的25.3%提高到2016年的27.8%;與此同時,還本付息額佔出口收入的比重從16.1%微升至16.9%。
與此同時,中國還受到某些外媒“中國加劇非洲債務負擔”的指責,這也是要注意的負面問題。
4 恐襲和安全風險
在埃及活動的恐怖組織中危害較大的是“伊斯蘭國”組織西奈分支,2016年底以來該恐怖團伙已策劃多起針對國內科普特基督徒的大型恐怖襲擊活動,造成數百人傷亡。
埃及政府不得不在2017年4月宣佈在全國範圍內實行為期三個月的緊急狀態,並在2017年7月和10月兩次延長。
即使在這樣的高壓態勢下,2017年11月24日埃及北西奈省一座清真寺再遭疑似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武裝分子炸彈與開槍掃射襲擊,造成至少305人死亡、128人受傷。
這是自美國“9·11”事件以來全球範圍內死亡人數最多的恐怖襲擊事件,令世界震驚,也給埃及的安全形勢敲響了警鐘。
奈及利亞北部面臨著“博科聖地”極端宗教組織、東南部面臨著比亞法拉分離主義者、中部各州面臨著農牧民之間的暴力衝突等安全挑戰。
在南非,刑事犯罪、遊行示威、反對外來移民等事件頻頻發生,其中謀殺和搶劫案件更呈明顯增加態勢。
2018年7月中旬以來,南非北開普省金伯利市爆發嚴重騷亂,多家華僑經營店鋪受到波及。
如此嚴重的恐襲和治安問題,不僅對中國企業的資產和人員的生命安全構成威脅,而且制約著中非合作的提質升級。就目前看,恐怖襲擊風險主要潛伏在北部非洲、西部非洲。
5 國際競爭風險
當前,大國對非政策雖較為分化,但都關注中非合作。不僅因為中國已經成為非洲謀求自主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推動者和貢獻者,而且正在成為國際對非合作的引領者,面臨著擠壓式的激烈競爭。
美國強調與非洲國家的商業接觸,欲與中國分庭抗禮;日本仿效中國,強化日非經濟關係,對沖中國影響力;印度加強對非合作,緊盯中國同步跟進,尤其是日印聯手丟擲制衡中國“一帶一路”建設的“亞非增長走廊”倡議,不可小覷。
大國示好非洲,或使部分非洲國家出現複雜的投機心態,加大中非合作的難度。中國對非合作將面臨更為激烈的競爭,特別是印度洋沿岸的東非國家將成為競爭的主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