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梧桐樹下梧桐果
-
2 # 山東嚶嚶俠
巧了,我房東就是70後單身的。有個公司。
我早上上班的時候,他早已經起來,打個照面,問候一下。
我週末的時候,看他收拾收拾自己種的蔬菜,養花,在陽臺健健身,看書,自己鼓搗吃的。
-
3 # 悟空籌
身邊確實有幾個70後依然單身的,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我在一線城市北京,所以這種狀態大家都比較能理解,而且說實話,真的很羨慕他們活過的樣子。分享幾個案例吧。
先說我最佩服的一個70後林姐,以前玩橋牌,家裡不缺錢的那種,談過幾場戀愛,追她的都是開超跑的老闆。但她這人特別個性,在私下裡特別隨意,懶懶散散像個小孩子一樣,非正式場合總喜歡脫了鞋子盤在座位上或者沙發上。但對不順眼的人,比如某三線城市的局長,也是一副愛答不理的樣子。特不喜歡交際,某老闆為邀請她吃飯,還順帶著邀請了一大幫商界、政界甚至小明星作陪,結果林姐去了之後,高冷地說:“你們玩,我要吃飯。”然後自己窩在一個小角落吃了一晚上,誰也不搭理。後來有次我們公司搬家,林姐嫌公司味大,直接辭職,公司空著她的職位等了她一個月,大老闆極力邀請,她也不回來。然後就各種國際長途來來回回的跑出去玩,她也不是一直奔波,就是在成都的小雨天也能躺在落地窗前看一整天的人。總是淡定從容、不緊不慢。
她就不想結婚,原因是自由,也不想要孩子,不想為孩子或者為老公而活,有男朋友也不結婚,男朋友也是慣著她,隨便她怎樣。她也是活的通透,平時就寫寫東西,做做瑜伽,偶爾出去放鬆地旅遊,真是把我羨慕的不行不行的。她一直跟我講,人要先愛自己,自己活得舒服了,才有心力顧及別人。我很贊同。
我原先做編輯的時候,認識一個寫手,暫稱Y姐吧。Y姐不是市場上一抓一大把的那種普通寫手,而是作家級別的寫手,不管是小說類、財經類還是文學類,她都寫過,而且文筆確實很厲害。就這樣優秀的一個人,之前的戀愛史不明,40多歲了沒有結過婚。主要原因是看不上追她的那些男人,覺得自己一個人也挺好的。這個在我眼裡姐姐有很多缺點,比如不愛衛生、說話不分場合。但是現在想想,這不就是另一個朴樹嗎?只要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這不是人類本質上追求的最終目標嗎?我們工作、賺錢這些彎彎繞繞的過程,都是為了“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這個最終目標啊,只不過我們走的路有點偏了而已。
再說一個哥哥吧。我在出版社的時候,我們運動群裡有個大哥,年近半百,依然單身。活的那真是瀟灑。週五下午還在上班,晚上已經到了芭提雅,週一又飛回來不耽誤上班。各種戶外攀巖、馬拉松、潛水玩的賊6,世界盃也是買票飛過去,從不錯過現場。這位哥哥是之前30來歲的時候談過一個女朋友,買了房子準備談婚論嫁了,結果奶奶大病,他把房子賣了救奶奶,女朋友鬧分手,他果斷分了,再也沒正經談過戀愛。因為前女友的事,父母也不管他了,覺得只要他開心就好。
記得之前網上有個熱點說,現在很多父母很多時候並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關心我們,他們會自己打麻將、報班甚至撇下孩子出去旅遊。我覺得這正是父母活出自我的樣子,這樣的父母也不會強制要求自己的孩子一定要30歲結婚,一定要買房,一定要生個孩子,一定要在國企工作。在他們眼中孩子過得開心、舒服,就足夠了。至於到了40歲、50歲還不結婚什麼的,隨緣吧。60後、70後單身又怎樣,只要人家自己願意,別人有什麼資格多嘴?
2億單身青年的資料,其實恰恰說明了,人們思維層次的提升,開始反映到現實生活中。我覺得一個人能活出的最高的境界,是為自己的想法而活,這個想法可能是研發出最頂級的火箭武器,可能是每天打幾場麻將,可能是走過100個國家,也可能是生十來個孩子組成一個小家庭。這些活法都一樣真實可愛。
而對這些想法持有包容狀態的我們,也能活的更加明白通透。
-
4 # 西格瑪名筆鑑藏
第一種,不管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單身,有反思,有改變,就還有翻盤的可能。這種人,越老越明白,越老越努力,甚至一些年輕時來不及實現的夢想,也願意一樣一樣的嘗試去實現。那不管單不單身,都能活出自我,活出幸福。
第二種,就沒活明白過,不管是失去婚姻,還是沒找到愛人,都不明不白,歲月不饒人,眼看步入老年人行列,徒留遺憾空白首。如果遇到另一個也沒明白過來的人,兩強相遇,負負得正,也許還能共度餘生,也算是造化。
第三種,最可怕,看似明白實則糊塗,有反思,但結論可能偏執頑固,錯漏百出。這樣的單身人士,幾乎難以避免再次遭遇不幸。或被騙,或再入深坑。有幸得遇緣份,是否能平順餘生,那真是要看老天長沒長眼了。
回覆列表
謝邀。周圍沒有認識60/70還單身的人,所以不太瞭解具體什麼狀態。現代發展這麼迅速的社會中,單身的比例大大增加,對單身的人容納度也有所增加,但父母輩還是會催婚,所以很難想象,在當時那個年代,選擇這條路人該有多辛苦,旁人的非議,家人的催促,心理壓力該有多大。但是度過了那個艱難的時光後,現在一定過得很瀟灑自由。因為他們很早就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不受外人的影響,只是更加堅定自己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