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紅色藝術坊

    書法是第一國粹,而欣賞必須明白第一國粹的含義。

    書法何居國粹之首,不就寫幾個字嗎?

    書法,遠不是寫幾個字的問題。她是中國核心文化的藝術表達,即含有中國文化的文字視覺藝術。美術字印刷體是中國文字的視覺藝術,但不是中國核心文化的文字視覺藝術。淺顯點說,書法不僅是書寫文字,而且是用文化層次來書寫文字,即以文字為載體,反映書寫者文化精神的高低的一種藝術。這裡的文化層次,取廣義,不是文憑的高低,而是文化綜合素養的強弱而表現出來的精神境界。毛主席以"可上九天攬月""坐地日行八萬裡″的胸懷,寫出了磅礴萬里的書法大氣象,震人魂魄,為大雅;而郭沫若、魯迅是一代文人墨客,他們骨子裡散發出來的詩詞和書法,就有文人的儒雅斯文之氣,為中雅;還沒有完全擺脫碑貼影子的書法,就有一種小情趣參雜其間,既不倜儻風流,又不古板,既有意趣又有陳規,為小雅。這是行草書。楷書呢,楷書的大雅,是正大氣象,正大者,剛正不阿,大氣厚重,撼山易,撼大雅難。她易認,如同印刷體,但更有意趣,如高山巍峨;楷書的中雅,是文人騷客,有幾份高古幾份斯文;楷書的小雅,則以靈秀嫵媚,婀娜多姿為基本特色。這裡,大雅者,只有懂行的人才能真正高山仰止的感覺,而中雅次之,而最讓大眾叫好的是小雅,最接地氣,不過多以小字為主。至於不入流的江湖書法,奇形怪狀的醜書,我想大家知道了書法的核心一一三雅,都會去判斷,不再贅述。

  • 2 # 知之行之

    這個問題很多人存在。我接觸過喜歡收藏字的朋友,問起字的好壞,自已也說不清楚,只聽說這個書家有點名氣就收藏了。有些寫字的朋友也不知道一幅字的優劣。欣賞家不一定自已動手寫了才懂,欣賞書法作品也是一門學問,必須自已要有一些底蘊才行。

    必須做一些作品欣賞的功課

    首先,要弄清楚中國自魏晉至明朝(清以後就不說了)有多少歷史上有名的書法家,各個朝代都是誰?其代表作是什麼?比如,魏晉鍾繇,代表作小楷《宣示表》,王羲之名篇《蘭亭序》。再比如,唐朝顏、柳、歐,其代表作分別《顏勤禮碑》、《玄祕塔》、《九成宮》等。

    其次,要弄明白篆、隸、楷、行、草的字型。很多人搞不清行書和草書的區別,經常還鬧出笑話。

    再次,若往深入裡瞭解一點話,就得記住他們的藝術特點或風格,多看資料便能獲得。

    必須學會對作品的比較鑑別

    有句老話“有比較才能有鑑別”。這就需要大量觀摩古今作品,反覆觀察比較,努力記憶,逐步理解。力爭使大腦中儲存更多的資訊,有了資訊衡量一幅作品時,就有了參考的依據。

    必須要懂一些字的點畫結構及章法

    首先,要略知字的點畫。好的書法作品,點畫的形態總是優美的,點畫之間的映帶關係總是自然的生動的,點畫本身是厚重有力的。相反,若點畫醜陋、鬆散、呆板、虛浮,那自然是不好的。

    其次,要略知字的結構。字的結構若能做到平正、勻稱、飛動、參差,這樣的作品是成功的。反之,若結構不協調,無法度,拘泥,或過分狂怪,這樣的作品無疑是失敗的。

    第三,要略知一幅作品的章法。一般書法作品的形式有:中堂、立軸、楹聯、橫披、扇面等。作品的形式不同,而章法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如,行間要貫氣,字與字之間要上下呼應、大小差落、奇正相生等,總之要有諧調的節奏感。反之,狂怪野亂、無序亂塗,或是毫無生氣,大小一樣,這肯定是不行的。

  • 3 # 藍夢呦呦舞

    一:認識書法。

    書法的概念理解就是寫字的正規方法,有法度去書寫。對於這點,從歷代幾千年文字演變到歷代幾種書體演變。以及不同朝代書法家對各種書體得法,留下大量優秀經典範本。所以講,書法不是單獨寫字這麼簡單,如果只是愛好,興趣而已,那麼只要字寫得規範,不出錯別字也是對的。但要從專業書法上講。歷代書法家已經給我們總結了完整的一套方法,我們要練習書法,就要遵循這完整的方法去學,才能真正說書法正宗。

    那要怎樣才能系統去學,學什麼內容,要選什麼名家去學呢?學到什麼程度才算得上入門?

    首先我們從實用和藝術去分析。硬筆書法是近代文字規範後出現的比較實用,常用的書寫載體。雖沒有古代毛筆書法的演變歷史,但學習硬筆也可參考書法經典也是很大幫助。今天我主要分析毛筆書法學習的具體系統的方法。

    一:學習書法理論知識。首先要理解書法是什麼概念,跟繪畫,文字演變是有很多關係。中國文字演變歷史,也就造就了書法發展歷史。所以書法史我們要去了解,才能知道,篆,隸,行,楷,草書等的概念。知道不同歷史時期出現不同的書體,有哪些經典作品。只有理論知識的瞭解,學習,才能打好學書的基礎。學書有法,法出有宗。沒有根據,沒有出處,隨便玩玩,是玩不出什麼花樣的。很多江湖大師都是獨來獨往,為的博眼球,弄出彩,學書沒有三兩理論知識是行不通的。

    二:學會欣賞經典。中國書法演變總結出常見篆書,隸書,行書,草書,楷書這幾種書體。歷史上留下了不同時期,各種書體的經典名家名作。如隸書可以參考漢碑石刻經典。如《張遷碑》,《禮器碑》,《史晨碑》,《曹全碑》。瞭解各種碑體風格,書體歷史等等,引導自己愛上這種美。

    行草書可以晉代到宋代書家代表為範本。晉代的王羲之,稱為"書聖",他父子倆稱為"二王“,他們在行草書的創立和規範成為書法史上第一高峰。所以學行草書還是要選"二王"。其次宋代的"蘇,黃,米,蔡"四大家又把行書推上了歷史的第二高峰。晉朝書法宗尚法度,宋代書法以宗尚立意,不同的風格,不同的法度都要去學習,學會欣賞。初學行書推薦王義之的集字範本《聖教序》,後面可再去研究《蘭亭序》,以及二王手扎等經典範本。也可以追溯到宋代二王追隨者如何學習的,蘇東坡,米芾的經典名作範本都可以好好研究。顏真卿的行書《祭侄文稿》也可比美《蘭亭序》都可以好好研究。只有不斷提高欣賞能力,才能真正領悟經典,才能得法。

  • 4 # 書啟軒

    一、確定所學書法的脈絡

    書法的大脈絡可分為“古、真、草、隸、篆、行”,“古”為古文(上古時期所用文字),“真”可理解為楷書,“草”乃是草書,“隸”為隸書,“篆”是篆書,“行”為行書。選擇什麼樣的書體去學習乃是個人喜愛,無需顧慮太多,任何一種書體所包含的學術都足夠我們用一生的時間去學習。以下我只舉其中一個例子供您參考。

    首先我想最終學習行書,所以我先由楷書入手。(因“行”和“草”之法必要先了解字的構架原理,對於字的構架原理學習楷書或隸書的為最佳,瞭解後再習之行書方可事半功倍。)楷書分為以下三種:

    其一:小楷,小楷脫胎於隸書,結構與隸書大體相同,但筆勢等與隸書大為不同。楷書中最先萌芽的是小楷,其形成大約在漢魏之時。為何王羲之被稱之為“書聖”,除去其書法造詣之高深外,王羲之完善了很多楷書的法度。

    其二:魏碑,魏晉時期是刻體由隸至楷的過渡時期。故而魏碑作為早期銘刻類的楷書,其筆法真相大多被刀鋒所掩蓋。後世所書魏碑之筆法大多來源於隸書之法,但不可否認的是魏碑體的“斜畫緊扣”之態對於筆力的鍛鍊是其他碑帖給予不了的。

    其三:唐楷,唐楷作為當代最為普及的楷書之法,其法度森嚴,用筆規範,體態平穩,體現了創意與法度、理性的完美結合,堪稱“尚法”的典範。在書法發展史上,唐代書法是晉代後的又一高峰。因唐太宗酷愛書法,又極力推崇王羲之的書法,所以唐楷大多數脫胎於王羲之,同時又兼魏晉以來的墨跡與碑帖雙重傳統,風格成嚴謹雄健,法度森嚴。

    因個人偏愛顏體,故先選唐楷。

    二、選帖

    選帖之時要先確定臨帖的最終目標,不論最重目標是楷書、行書或是草書(因回溯遠比不確定目標的向前選擇要簡單的多)。還是舉例說明:

    其一:上述個人偏愛顏體,所以選擇顏真卿的行草字帖《爭座位帖》作為臨摹的最終目標。

    其二:入門可選顏真卿的《多寶塔碑》,再則深入選顏真卿的《麻姑仙壇記》或《顏勤禮碑》都可。

    此上可以說是一個學習書法的選帖脈絡,選帖個人建議選擇一個脈絡上的字帖(如顏體中可選顏真卿、蘇軾、何紹基等),比較忌諱南轅北轍,因為差異過大,筆勢不同難以揣摩,還有就是學不過來。

    三、揣摩分析

    揣摩分析是學習過程中的一大難點,因隨著時代的變遷,我們是無法百分百還原古人的筆法,故而會對學習期間造成一定的困惑。個人建議如下:

    其一:多看名家視訊(如:歐體可以看田蘊章、田英章二位老師,顏體可以看陳忠建、陳國昭二位老師等)。

    其二:練習之時要把心態放平和,世間之事都需過程,只要明其法再配以苦修,定會成功。

    四、加強自信

    中國現今的書法家數不勝數,不管字如何,外表永遠都是謙遜有禮,可一旦在對學術上發生了辯駁之時,都會永遠秉承著“我是對,你是錯”的一股子倔強勁兒。當然不能一棒子打死一片人,這種說法只是玩笑之談,不可當真。但其真正的含義是要對自己所書內容有信心,要不怕被斥責,可以嘴上打死不認,但沒人的時候定要加倍的練習。再之要把寫好的字裝裱起來,且掛在牆上。俗話說:“三分字,七分裱。”並非是隨便說說,你會進步,但你牆上的字不會,時間久了就會發現自己的問題,進而改之後,又會邁向新的領域。

    以上內容僅為一個普通的書法愛好者的拙見,切莫較真。其中並無任何說教之意,也無嘲諷之心。望諸位同仁萬分海涵!拜謝!

  • 5 # 99優先百科

    我來談談怎樣欣賞中國書法的問題。

    書法藝術最集中地體現了中國傳統的美學思想,因而書法欣賞的過程也就是把握中國傳統美學思想特點的過程。一幅書法作品,放在我們的面前,怎麼評價、怎麼讀懂、怎麼欣賞,是我們每個初學書法的人常常感到困惑的事情。南朝書家王僧虔在《筆意贊》中說:“書之妙道,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兼之者方可紹於古人”。他所強調的是以形寫神,形神兼備。

    古人說的都比較抽象。當我們在欣賞書法的時候,欣賞的到底是什麼?現在我們從最基礎的筆畫、結字和章法三個方面說起。

    第一個層次是看筆畫。筆畫是指構成單個字的橫豎撇捺點這些最基本的元素。不同書體之間,筆畫的特徵不同,如篆書和楷書筆畫規整勻停,而行書草書的筆畫則富於變化。

    第二個層次是看間架結構,就是指字的點畫安排與形式佈置。漢字在結構上大致分為左右結構、上下結構、左中右、上中下、全包圍、半包圍等等。結字有十條標準,即:平正安穩、向背分明、主次有序、重心穩定、修短適度、疏密勻停、爭讓得體、映帶照應、參差有致、虛實互成。

    第三個層次是看章法。章法包括佈局,變化,行距,留白,落款以及鈐印等。看章法應該上升到整幅作品的層面來。只有這樣,才能看清楚作者如何根據字數來安排行數,如何安排不同形態的字來使得作品富於變化,以及如何通過落款來控制留白等一系列問題。

    我們知道了這些基本的欣賞方法之後,經過一段時間的磨鍊,就應該上升到第二階段了。

    我們拿到一副作品,首先要統觀全域性,對其表現手法和藝術風格有一個大概的印象。進而注意用筆、結字、章法、墨韻等區域性是否法意兼備,生動活潑。區域性欣賞完畢後,再退立遠處統觀全域性,校正首次觀賞獲得的“大概印象”,重新從理性的高度予以把握。也就是從整體到區域性,又從區域性到整體的過程。

    書法作品作為創作結果是相對靜止不動的。欣賞時應隨作者的創作過程,採用“移動視線”的方法,依作品的前後(語言、時間)順序,想象作者創作過程中用筆的節奏、力度以及作者感情的不同變化,將靜止的形象還原為運動的過程。也就是摹擬作者的創作過程,正確把握作者的創作意圖、情感變化等。

    在書法欣賞過程中,應充分展開聯想,將書法形象與現實生活中相類似的事物進行比較,使書法形象具體化。再由與書法形象相類似事物的審美特徵,進一步聯想到作品的審美價值,從而領會作品意境。

    此外,我們還應該瞭解作品創作背景,正確把握作品的情調。

    那麼究竟什麼樣的作品才是好的作品呢?這裡我們再來談談好的作品應該具備的條件。

    首先是氣韻生動:

    中國書法藝術的最高的境界是氣韻生動,要達到氣韻生動的表現,就必須要"骨法用筆",也就是說要寫出有彈性、有力度的線條。比如甲骨文的線條以方直線為主,勁挺明快。青銅銘文是先做成泥範,然後以銅澆鑄而成,所以金文拓本書法線條遒勁樸厚,結體天真爛漫。秦漢以下毛筆作為書寫工具普遍被採用。毛筆是用狼毫等獸毛製成,具備"尖、圓、齊、健"的特點,書寫得法,能產生剛健、遒婉、秀逸、凝重、流麗的非常生動的表現。而且書法作品多采用墨汁書寫,色澤鮮亮而又沉著,乾溼濃淡的豐富變化又會產生生動的墨韻,使書法線條的表現更加傳神。

    其二是形意合一:

    漢字以象形和會意為造字的基礎,每個單獨的字都是古人創造的寫意的造型藝術作品。例如:"德"字金文裡表示"道德、品德"的意思。分別由象形的"心"和"目"組在一起形成的會意字,從"目"上的直線表示視線,這個字以造型的方式喻示了詞義,德不是外在於人的行為規範,而是心的道德自覺,由心靈的窗戶眼睛裡流露出來的正直的目光中可感受到的品質。這樣書法家在書寫這個字時,就會感受到寫意繪畫的美感享受?

    第三要看點線面的結構美:

    漢字是以點線來造型的,線與線之間所界定的就是面。點線面構成的書法結構美是書法形式美的重要方面。書法的結構美類似建築美感。古代書論裡談書法結體構字的文章很多。隋代和尚智果的《心成頌》,唐代歐陽珣的《結字三十六法》,他按楷書字型的類別特徵規定了書寫平正的合理的原則,如"避就","相讓","朝揖”等等。但是書法的結體原則規範不了書法的實踐,古代書法家在創作中,有法而又無法,展示了千姿百態的書法的結構美。

    第四是筆墨交融的線型美:

    書法是以線來造型的,而線本身抽象出來即具備了豐富的審美因素。線的提按頓挫,粗細徐疾,乾溼濃淡,迂曲剛柔,體現了音樂的廣闊的表現領域,其節奏、旋律把人引進了如痴如醉的優美的意境。古人為了闡明筆劃線條的美感,用了很多生動形象的比喻,如東晉女書法家衛夫人和唐代書法家歐陽珣,曾這樣描述:(點)如高峰墜石;(橫戈)如長空之新月;(橫)如千里之陣雲;(豎)如萬歲之枯藤;(堅戈)如勁鬆倒折,落掛石崖;(折)如萬鈞之弩發;(撇)如利劍斷犀象之角牙;(捺)一波常三過筆。這樣筆下才能出現表情豐富,筆墨生動的線條美來。

    第五是虛實相生的章法美:

    章法是指書法作品整體的謀篇佈局的結構法。書法作品尤其是草書作品的章法一般為開頭加引手章組成的起手式,情感穩重充盈的前半程,筆墨自由馳騁、變化多端的後半程,然後是落款、鈐印組成的結尾。這種起、承、轉、合式的結構美,體現了中國傳統美學的一般法則--即太極圖式。太極圖就是首尾閉合的大的S線型。S線是充盈著生命韻律的曲線,在自然界中不存在絕對的直線,一切有生命的事物都有曲線的表現形態,而一切最優美的事物都有S線型的表現形態。這樣,S線的線型表現就是章法的實地美,而線包圍的空白表現就是章法的虛地美。虛實相映、剛柔相濟,造成了書法章法的變化萬千、美不勝收的藝術效果。

    第六是詩書並茂的文采美:

    書法是書寫文字的藝術,雖然書法可以抽象地欣賞線條和結構美,但是對文字內容的把握,使我們的欣賞更為全面完整,大書法家都是具有高度詩文修養的文人學者,書法作品也就是傑出的文學作品。比如王羲之的《蘭亭序》既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美譽又是古代散文的經典作品,讀其字、賞其文真是美不勝收。

    最後我要著重指出的是欣賞書法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以上所述僅是半部論語欣賞書法的一種方法,欣賞過程中可以將幾種方法交替使用。另外,欣賞過程中還必須綜合運用各種書法技能、技巧和書法理論知識,極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審美評價能力,盡力按作者的創作意圖體味作品的意境。努力做到賞中有評、評中有賞,並將作品放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中去考察,對作品作出正確的欣賞和公正、客觀的評價。

  • 6 # 超子帶你看周邊

    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書法作為國粹,這種大雅的藝術更是如此,記得一個老師列舉過一個例子,就好像一個樂器和另個樂器的銜接,都是依靠邏輯和樂理!我們寫書法,也是如此,要符合法度!

    有人說,我不會寫,但會看呀,可你不懂行,又怎麼稱得上會看?普通人的欣賞,只侷限在工整端正與否,或者是看著一些花裡胡哨的草書行書,誤以為就是好書法,這也是江湖書法大行其道的原因之一。所謂的雅俗共賞,其實是不多見的。

    就拿蘭亭序來說,被譽為第一行書,人人都知道它好,但好在哪裡,普通人又難以說出來,就連我們書法愛好者在練習中,也常把有錯位的寫成沒有錯位的,有鬆緊關係的寫成沒有鬆緊關係,沒有吃透或者理會,有怎講的上欣賞,或者只是表層的欣賞而已。

    現代人對書法的接觸更少,隨著社會需要的發展,我們放棄了毛筆書寫,拿上更加有效率的簽字筆之後,書法實用性減少,更偏向於藝術性發展,加之後來書法教育也不像以前有私塾老師的啟蒙,平常人對書法的理解也顯得薄弱,有幸的是,現在人們生活水平逐漸變好,人們對藝術追求也會逐漸變好的!

    如果要想學好書法,我個人覺得,還是要從基礎筆法練習開始,打好基礎,多讀多寫多臨帖,從書帖中學習法度,更有助於我們欣賞書法!

  • 7 # 翰墨書道

    系統學就是將一本字帖或原帖進行完整的學下來,甚至能夠背臨下來。一些比較完備系統的書法教程基本上都能夠書法所具備的主要技法按照點畫、結構、章法三大類別進行逐個介紹和技法說明指導。可以這樣理解,如果我們能夠圍繞這三方面將其中的技法全部完成臨摹練習並達到背臨的階段,同時能夠背臨原作品。或者作品部分,基本上說就是做到了系統學習書法。

    從另外一個方面說,技法的全面系統學習,還有有一層意義,就將歷史上經典書法的技法進行系統學習,這時完全可能的。

    就題主所說的如何系統學習呢?,要先具有一套完備的字帖教程,這個教程既有技法上的也有理論上。我們按照一定的訓練計劃,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完成全部的臨摹和創作的訓練學習。這裡面不僅僅有技法方面的,還有字形方面的,經典書法字形方面的東西。按照一些有經驗到書法老師的理論,至少要掌握兩千五百個常用字字形,當然這是從楷書角度來說的,如果從草書和篆書角度來說可能會是另外一種情況,如篆書,由於篆書是不允許生造的就需要我我掌握更豐富的字形。

  • 8 # 真然書道

    想要系統的學習書法其實並不難,首先要做的一定是要去寫、去練。

    練書法無外乎臨帖,一開始肯定會和帖上有很大差距,這是很正常的,但不要氣餒,一定要不厭其煩的去臨習,只有在這個過程當中你才能慢慢感受到自己和古人的差距,才能慢慢感受到優秀的作品到底好在哪裡!

    書法的審美能力取決於個人的書法功底,和其他任何一種藝術一樣,外行不懂只能看個熱鬧,內行才能眼明心亮看出門道,這個“看門道”就是所謂的審美!只有自己見得多、練得多,才能根據自身的實際水準去考量別人的作品。

    那麼說書法的審美能力一定是等同於書寫能力嗎?不一定。對於初學者來說,審美力和書寫力基本持平,因為都是從零開始嘛。練習的量多了,會有質變的效應,上了一個臺階以後,一般來說審美力都會高於書寫水平,只有這樣才能不斷進步,舉個不太雅的例子,就像毛驢眼前吊個胡蘿蔔一樣。那個胡蘿蔔就像是審美力,它會不斷的促進你向前走(抱歉,沒有想罵你們的意思,但這個例子太恰當了,哈哈)。

  • 9 # 三順雕塑

    書法是國粹,書法能體現中國的文化精髓所在,世界上任何國家的文字都沒法和中國書法相提並論,不在一個檔次上,我們要為之驕傲自豪,怎麼樣才能練好一手好書法。

    練習書法要從基礎開始練起,然後找到適合自己的字帖,進行描摹,然後再臨摹,熟記每個字中的關鍵部位,還要注意寫字的姿勢和執筆的方式等,掌握住技巧,才能助你練得一手好字。

  • 10 # 冀東老李

    其實大家不是學不來,主要是學書法是一個很耗時間的藝術,需要一個非常“靜”的境界,由於現在的生活節奏快,很多人都靜不下心來。

    學習書法沒有一個安靜的心是練不來的,尤其是人到中年,家庭和事業的雙重壓力讓很多人都喘不過氣來,怎會有一顆“靜”心來練習書法呢。

    學習書法和天賦有很大的關係,有天賦的人很快就會進入狀態,並且只要有人稍稍指點一下就會有突飛猛進的增長。

    天賦有助力的作用,但和自己的刻苦努力也是分不開的,他只說明比那些沒天賦的人少付出一些心力。他們會很快找到其中訣竅,沒有天賦的人只有用最笨的方法,一點一點的來練習的。

    書法很多人都喜歡,但大多數人都是外行,也就是說只能看熱鬧,看不到書法的內在。

    因為真正的書法大家在寫書法時,一定是把自己的感情寫在了每個字之上,一筆一劃都融入了書寫者的心血,每個字都能看的出寫字者當時的心境。

    達到這種狀態書寫者不容易做到,但欣賞者如果能看出這種狀態,他一定也是功力不小的人的,欣賞者也一定是經過大風大浪,經歷過人生百態的大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人,能靠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