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南唸的啊
-
2 # 校傲臨風(書畫)
蘇軾自謂“我書意造本無法”,其實在這種“無法”之中卻創造了很多獨特的筆法,以《黃州寒食詩帖》為例,其中的撇法就有十來種之多,有很多是蘇公所特有,既豐富了書法的表現力,又增強了藝術感染力。
下面是蘇軾開和州的寫法參考:
-
3 # zf雕塑藝術
“把筆無定法,要使虛而寬。歐陽文忠公謂餘,當使指運而腕不知,此語最妙。方其運也,左右前後,卻不免欹側,及其定也,上下如引繩,此之謂筆正”
拿筆的姿勢沒有固定的法則,但是要讓掌心虛空而放鬆,歐陽修跟我說應該用手指運筆而手腕不知,這句話說得最妙。運筆的時候,前後左右不免要傾斜,當停下來的時候,筆豪和筆管上下要像拉著一根繩子,保持一條直線豎直,這就是筆正。
這段話首先講了拿筆的姿勢是沒有固定的規則,從古至今,很多大書法家的拿筆姿勢都是不同的,尤其是不同時代,書寫的方式都不同,書法家都注重講筆法,而沒有重點講過拿筆姿勢。但是拿筆的時候還是有一定的要求,為的是有利於書寫時更靈活地運筆,這個要求就是要掌心虛而寬,這個虛而寬的意思說起來可能不好理解,但想象一下,拿著毛筆的時候,掌心中間能容得下一個小雞蛋,這個要求就算是達到了。
為什麼掌心中間要留有空間,原因就是書寫的時候需要用到手指來控制毛筆,手指活動必須要有足夠的空間,否則寫起來很束縛。
-
4 # 神韻軒書法
謝謝悟空邀請!蘇軾書法中的"開″字,結構呈長形。左邊和右邊的筆順和寫月字的筆順一樣。縱向看,四豎筆畫間距基本相等,橫向看,五橫畫間距相等,門字框左邊橫畫較斜,右邊橫畫較平。門字框的左豎短,右邊橫折豎鉤長。直中帶曲,挺撥有力,是這個"開″字的主筆,整個字重心平穩。仔細觀察,這個字的所有豎畫斜度不一樣,而且有長短變化。所有筆畫分割出的空間布白均衡。
"州″字筆法細膩,三點形態各異,三豎叄差不齊。末鉤收筆下行。字的外形高寬大致相等。這個字豐腴飽滿,末筆豎畫直中有曲,如龍擺尾,神氣十足。
此帖書於元符三年(1100年),書信札一則,用筆精到,線條橫細豎粗,結體較扁,也有少數較長,有比較斜的左低右高斜勢。厚重豐腴。
-
5 # 楷書張老師
蘇軾的字,由於他的持筆方法,蘇軾是雙鉤持筆。就是和我們拿圓珠筆差不多,他說只要字好,持筆法無定論。他這樣持筆最接近魏晉筆法,經常是赴在桌面上,肘貼桌面。寫出的字橫豎較密,中宮收緊,外部較開,用墨較濃,亦圓亦方,靈動飛舞,這兩字也是一樣,他所寫的寒詩帖列位書法史十大行書第三,僅次於顏真卿祭侄文稿
-
6 # 宇宙閃電少女
他的書法,是宋代四大書法名家之一。書法上,蘇軾跟蔡襄,黃庭堅(他徒弟),米芾齊名。他的書法特點是什麼呢,用他徒弟黃庭堅的話來說:就是石頭壓蛤蟆,蘇軾也調侃黃庭堅的字是樹上掛著死蛇。可以見他們師徒也是感情非常深,才會這麼相互調侃。
他的執筆方法是怎樣的呢?其實他的執筆方法在宋代一直是被其他人笑話的,但是依舊不影響他書法上的成就,總之能寫出好字來,不管用什麼方法都可以,對不對?他的執筆方法就像今天我們握鋼筆圓珠筆那樣的握法。他說這種握法才是更接近於魏晉一路,也許他說的是有道理的,不知道有沒有人反過來思維一下,其實我們抓圓珠筆的方法,也是挺科學的!
還有就是他寫字的姿勢也經常會讓人笑話,他的姿勢是趴在桌子上的,肘關節一直貼著桌子,這種做法,跟現代的書法家們也是完全不一樣啊,現代的書法家寫字大部分都是站立,腰桿筆直,肘關節不會在桌子上支撐,樣子比蘇軾的瀟灑一萬倍啊!而蘇軾才不去管姿勢好不好看,關鍵他趴著寫字能寫得比你腰桿筆直的好看就行,對不對。其實趴著寫字確實比腰桿筆直要好,蘇軾這種姿勢也更符合著力點的要求。
蘇軾的書法是其中一面,書法還有很多方方面面,至於蘇軾的這種方法,後人也可以在閒暇之餘作一下試驗,好不好用就自己決定了,還是那句話,不要去講究形式,還是要看寫出來的效果!加油(ง •̀_•́)ง
-
7 # 天一居王寶龍
蘇軾自謂“我書意造本無法”,其實在這種“無法”之中卻創造了很多獨特的筆法,既豐富了書法的表現力,又增強了藝術感染力。
“開”、“州”二字筆劃變化多奇,點畫圓潤、豎有如垂柳、橫如樹幹之堅,點劃多變。“開”字,結構呈長形。左邊和右邊的筆順和寫月字的筆順一樣。縱向看,四豎筆畫間距基本相等,橫向看,五橫畫間距相等,門字框左邊橫畫較斜,右邊橫畫較平。門字框的左豎短,右邊橫折豎鉤長。直中帶曲,挺撥有力,整個字重心平穩。這個字的所有豎畫斜度不一樣,而且有長短變化。“州″字筆法細膩,三點形態各異,三豎叄差不齊。末鉤收筆下行,氣勢連貫。這個字豐腴飽滿,神氣十足。
回覆列表
蘇軾書法中的開和州怎麼寫的?有何技巧?下面我們一起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蘇軾書法筆墨特點為用墨豐腴,結字扁平,左低右高,筆畫恣意,落字錯落,率意天真。蘇軾善寫楷書、行書,早年取法王羲之,後期融入顏真卿、楊凝式等人的風格。如“開”迅疾而穩健,痛快淋漓,如 “州”一氣呵成。蘇軾將詩句心境情感的變化,寓於點畫線條的變化中,或正鋒,或側鋒,轉換多變,順手斷聯,渾然天成。其結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輕有重,有寬有窄,參差錯落,恣肆奇崛,變化萬千。
蘇軾採用“單鉤”執筆法,只用大拇指、食指、中指發力,同時,用墨比較濃,他寫字時手貼桌面,腕部不動而手指動,活動的空間比較小,側鋒偃臥的筆法用起來也比較方便,很自然就形成了扁平的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