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貝貝127554956
-
2 # 小林探歷史
張湯又名張固,西漢杜陵(今陝西西安東南)人,因為治陳皇后、淮南、衡山二王謀反之事,得到武帝賞識。
先後晉升為太中大夫、廷尉、御史大夫。與趙禹編定《越宮律》、《朝律》等法律著作。
張湯為什麼會得到武帝的賞識?
西漢完全繼承了秦的遺產,也相應繼承了秦的政治制度,秦主張法治,用嚴苛的律法來統治,西漢其實也是這樣,但是西漢從秦哪裡得到了教訓,所以西漢又主張儒家,主張仁,藉此來迷惑百姓,所以西漢的大臣分成了兩派,一派是嚴刑峻法,打擊盜賊豪強及一切不利於皇權統治的力量,後世稱他們為“酷吏”。一派是主張仁的儒家。
所以張湯這樣主張嚴苛律法的人能夠得到漢武帝的重視。
再加上張湯這個人很會辦事,很會揣摩領導的心意
就說陳皇后巫蠱事發,武帝令張湯查辦此事,張湯盡心盡力,揪出一大批人,武帝認為他辦事得力,升其職為太中大夫,大概相當於個廳局級的巡視員之類。後來繼續一路升遷,直到做了主管刑獄的廷尉。
一個比如,武帝喜好儒術,他便找了一大幫儒士養在家裡,每有重大案件,就讓儒士們去儒家經典裡邊尋找依據,務必讓處理結果合乎古理古義。但他自己往往又不做決定,而是將建議放在奏章裡呈遞上去,讓皇帝選擇和決定。
這叫做聖斷,武帝一看,張湯這個人太會辦事了。
所以張湯又升為了御史大夫,手裡的權力又增大了,直接位列三公。
雖然名義上,御史大夫比丞相還是要低那麼一點的,畢竟,丞相“丞”的是皇帝“相”的也是皇帝,總理天下大事,比言官的首領御史大夫要重要得多。
但到了張湯這裡,情況卻發生了變化。由於張湯實在是太受信任和寵愛,丞相也只能靠邊站,反倒是御史大夫成了皇帝最心腹的助手,“天下事皆決湯”。
可見張湯受寵到了何種地步。
可惜最後張湯在當了御史大夫第七個年頭就自殺了,死後的張湯家裡只是查出了500金,這些全是武帝的賞賜和自己的俸祿。
漢武帝需要酷吏,張湯用法主張嚴峻,常以春秋之義加以掩飾,以皇帝意旨為治獄準繩。曾助武帝推行鹽鐵專賣、告緡算緡,打擊富商,剪除豪強,頗受武帝寵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