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武漢阿廖28129648
-
2 # 文以載道MZS
說兩個觀點:一是古代的書法大家都不是專業的,古人雖然從小接受的書寫工具就是毛筆,這只是一種書寫工具,他們以此來書寫表達思想意志的詩詞、散文和政論文章。受到儒家的思想影響,他們以考取功名為己任,傾向於官場的得失,即所謂的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來光宗耀祖。而以書法為生和逐利的非常少。像王羲之、顏真卿、蘇軾、柳公權、黃庭堅、趙孟頫、董其昌等等眾多書法大家,都是在宦海浮沉中磨練出來的,因而他們的書法不是以逐利而生的,他們是以書法之精氣神來撼動官場和名揚於民間的。
二是現代的書法在市場經濟的今天,活躍於書壇的眾多的所謂"專業"書法家們,他們以逐利為己任,所謂的“專業書法協會”在逐利的驅使下。途徑是透過為現代的書法比賽和展廳量身訂做重氣勢、講刺激的作品,把獲得等級獎的作品當成進入書協的唯一門檻。讓踏入門檻後的人,又在逐利上更上一層樓。這是現代書法與古代書法的最大區別。利益驅動讓現在的書法臨著許多尷尬。比如說,由比賽和展覽競爭機制所催生出來的許多書法家的作品,有著先天的文化不足,正如一個書法評論家所說的:"一種表達最高意境與情操的民族藝術的書法似乎已經是昨日神話。”就是對現在一些逐利性書法的尖銳批判。
對比兩個觀點,書法的好壞一目瞭然……
-
3 # 芥藏山房
沒必要厚古薄今。當代有當代的理解,當代的書風,當代的審美,當代的驕子。
在二王及唐楷的書系,當代很難超越前人,畢竟千五百年,歷代最傑出的書家,將二王行草及晉唐楷書,推到極致。以幾十年的長度,怎麼可能與整個書法史較量?
但是,由於出土及出版、教育、資訊的原因,當代人回望歷史的眼界,又不是古人可比的。所以,在篆隸、魏碑、篆刻、民間書風,以及書體融合、刀筆參照的實踐上,今人比古人就有格外的優勢了,後世的眼界更加開闊,畢竟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比如濟南魏啟後先生,學米芾兼取法漢魏,在歷代學米者,獨闢蹊徑。其成就之高,待五十年後,自有公認。
-
4 # 一笑貫長天
不僅是現代人的書法寫不過古人,就是古人也寫不過更古的人。
自從書法在魏晉達到歷史的頂峰,確切地說自從王羲之成名之後,就很難有人能夠超越古人書法了。或許王獻之在草書上有所超越王羲之,或許唐楷是楷書的巔峰,可是除了這零星的兩點再沒有了。
有人說張旭與懷素,兩位草聖的狂草是超越!我不是這麼認為,沒有比較久沒有傷害,比較一下張旭,懷素與張芝,羲之,獻之的草書,我只能看出張旭與懷素的退步,進步的意義僅僅是情緒更激烈而已!
書法不如古人的原因,我的分析如下:
書法不外傳。王羲之曾告誡自己的兒子,不要在外人面前寫字,而王家自羲之之後書法家輩出,不能使王家在書法盡出傑出人才,而世間再無傑出了。這樣傳承的結果雖然王家自己其親屬書法人才輩出,可是一輩不如一輩也是事實,漸漸地隨著時間的傳遞,王羲之筆法的真諦也漸漸地流逝了。
迷信古代大家。我一直不相信筆筆中鋒,可是就有人在迷戀筆筆中鋒,口口地大家如何如何地筆筆中鋒,可是筆筆中鋒真的沒有趣味啊!我相信側鋒取妍這句話,沒有出色的側鋒,書法進行下去就是鋼筆字!我不是在互動大家不相信大家的真言,我是提醒大家要實踐,經過你的檢驗了,證明是好的,你再堅持學,不要是大家說的就是真言。
有人自豪說自己已經上溯到清朝,或是明朝,我感覺歷史你上去到宋朝同樣是不高,或許你上溯到唐朝還有些炫耀的資本,我覺得只有上溯到魏晉才是根深蒂固!能上溯到魏晉,你再去創新也好,立派也罷,那才是有實力,有底氣!
超越古人書法需要潛心,需要領悟,需要刻苦,急功近利只能是得不償失,你學到點清朝的墨跡就覺得很了不起了,那你就難以學到明朝的精髓,學到明朝的精髓就止步不前也不能上升到宋,就是你學到唐了,還有魏晉呢?學習魏晉之後還需要思索超越呢?學無止境才是藝術的不斷追求!
古人不是不能超越,古人也不是神,你把古人當神看待,你就永遠無法超越,積蓄能量,敢於否定,敢於突破才是超越古人助力器!
-
5 # 進琦
這個結論,提出這個問題,是大錯丶特錯。你統計過?你比過?什麼現在為什沒有古人詩詞寫的好?懂詩詞嗎?懂書法嗎?
-
6 # 浪子83442394
這個命題是厚古薄今之人鼓譟而耒,古代人的書法好在哪裡,沒有人概論,就小椅而論,今人姜東舒的小楷,被今人推崇的鍾繇的小楷實難望其項背,有愛好者試找出姜東舒的前後赤壁賦對比就一目瞭然!
-
7 # 使用者4645885161158
古代人寫字多啊。
首先,能夠讀得起書的,樓上有人提到“會寫字的算是秀才郎中或者更上層的階級”。
其次,古代開始是手抄書,後來有了印刷之後,多數還是手抄,因為價格上便宜,且能加深記憶。上學有課文寫“餘幼時即嗜學…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
古代評判標準其實也有寫字這一關,再一個過去用到書寫的多。
回覆列表
◆個人認為早以超越,從書法理論技藝,到書寫的筆,墨,低,硯材質升級,從徽觀小楷到巨幅大字,無不顯現當代人智慧和烙印。只是書法藝術評判沒有標準可為,從民間到書協高人輩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