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恩恕媽媽在加拿大
-
2 # 任麗英
說起來很怎麼樣的心情,那時太窮了農村,小夥伴們沒啥玩,我長的大當然是老大了,領這弟弟姐妹她們,下藥把我家維一的老母豬領一幫小都給藥死了,可把我打慘了,現在好像還疼呢。
-
3 # 骨頭人生
如果是70、80後的男同胞,基本上在成長過程中都被父母體罰過,這是有一定歷史背景的。70、80後的父母經歷過很多動亂,比如文革、下放、60年,在這一時期我們的國家是封閉的,他們沒有機會接受系統的教育,也不可能接觸到外面世界的資訊。這就讓他們再處理問題時習慣直接,簡單粗暴。
70年代和80年代初,中國還沒有嚴格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在這個時期的家庭,一般都是三、四個孩子。在物質條件匱乏的年代,能吃飽已經不錯了,哪還有心情顧及到孩子內心的感受,孩子犯錯的時候經常是媽媽懷裡抱著弟弟或者妹妹,伸手一巴掌打過來,再劈頭蓋臉的罵一頓。
那個時候孩子也淘,父母沒精力管孩子,經常是家裡的十幾歲的哥哥姐姐充當監護人,上學更是無所謂,反正大都是子承父業。孩子們一天到晚的闖禍,那個時候不是有句話嗎“三天不打,上房揭瓦。”這就是那個時候一群孩子的真實寫照。每天到父母回家後第一件事不是做飯休息,而是先揍一頓這些淘神的頑皮鬼,每到這時周圍都是一片孩子的鬼哭神嚎。
作為一個80後,我很懷念那個時代,懷念那個時候的玩伴和歡樂,雖捱過父母的揍,甚至老師的揍,可是我沒有一絲記恨,這就是那個時代的特徵,覺得捱揍也是自己不爭氣造成的。
-
4 # 艾米兒育兒
控制情緒,是對孩子的另一種愛
我一直認為,面對孩子,一個對世界充滿好奇,在嘗試各種可能性的年齡,作為父母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當你面對孩子的“無理取鬧”想要動手打孩子的時候,平復下自己的心情,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千萬不要邁出打孩子的第一步,因為,一旦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久而久之,打孩子就會成為家庭教育的常態。
我們都知道,孩子的好奇心重,並且在成長的幾個年齡段,會有叛逆心理,他們的叛逆會透過不同的方式表達出來,比如:脾氣倔強,堅持自己的想做的事,往往這個時候,家長會束手無策,這個時候是考驗家長耐心的時候,如果失了耐心,就扼殺了孩子探索和塑造自我認知的機會,如果父母沒有其他辦法解決,就會用大人的優勢來逼迫孩子屈服,這就是打孩子。
其實這是大人心理需要調整的時候,打孩子雖然在表面上孩子屈服聽從了,實際上,孩子在心理上會隨著你打的次數的增多,離你越來越遠!
作為80、90後,在兒時成長的時代,可能大部分孩子都或多或少地被家長動手打過,因為這是這個年齡段的父母成長的時代造就的,他們沒有能力和精力去了解孩子心理健康狀況,大部分家長只要孩子吃飽喝好,聽話就行。也就是因此,很多經常被家長暴力的孩子,性格多少會有些缺陷,並且他們的思想被父母暴力滲透,影響,他們會把這種教育孩子的方式用在教育自己的孩子上。
研究表明,對孩子動不動就動手打罵的家長,大部分在自己小時候被父母打過,他們即使接受了新的教育理念,但是這種打孩子教育孩子的方式他們擺脫不了,這個方式已經如影隨形地跟著他們,滲透到他們的骨髓。
不管什麼時候,我都不贊成家長或者老師打罵孩子,不管是孩子哪種性格,面對孩子的犯錯和不聽話,我們首先沉下心來探究下孩子為何這麼做?我們陪伴孩子的時候多嗎?我們對孩子付出足夠的愛了嗎?我們研究孩子每個階段的成長心理了嗎?等等。
關愛每一個幼小的心靈,用愛澆灌他們健康成長,才是作為父母最應該做的。
-
5 # 豫圖
感謝你的邀請,這個我覺得捱打是必須的,在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年齡,說教根本起不了作用,捱打了才會長記性,必須小時候洗澡,大人說沒有大人帶不允許下池塘,可是小時候還是會偷偷摸摸的下去洗,回來就挨一頓打然後才長記性,適度的懲戒是必要的,如果是惡意的打罵才必須譴責並接受法律的制裁,比如前幾天深圳女孩被父母和家裡男孩子(兄、弟不詳),這種作法簡直禽獸不如。
-
6 # 瑞雪飄飄73
我姊妹倆,我比妹妹大不到點5歲,我現在這幾年也一直在治癒我的童年。從小我就學習不好,妹妹比我乖巧,父母對她寄予厚望,我也很親她。在我的記憶裡,經常在一家人吃飯時不知道哪句話說錯了,父親就把手裡的筷子甩到我跟前,造成我現在只要和他在一起吃飯就會下意識的去察言觀色他的喜怒。這樣的事發生過很多次,好像一直伴隨著我長大,但原因卻一次也想不起來,不知道做錯什麼了,我很怕他。妹妹從來沒有被甩過筷子。我從小就很叛逆,直到現在遇事我只會硬不會軟,其實我是外強中乾,極力掩蓋自己的脆弱。每次想起來眼淚就忍不住,哎,不說了,說不下去了
-
7 # 妞妞的堅持
能怎麼辦?擦乾眼淚,抬起頭,挺起胸,向前走✊️✊️✊️✊️
-
8 # 濮陽宋家椒麻雞
我是71年出生的,那個年代兄弟姐妹多,父母還要工作,我雖是女孩但是有男孩的調皮勁,沒少挨媽媽的打,媽媽是我的小學老師對我特別嚴格,媽媽怎麼打我訓我,沒感覺討厭過媽媽,反而越大越不願離開媽媽,現在遠在新疆生活更想媽媽了,如果不是媽媽對我的嚴厲教育,就沒有我現在遇事想開冷靜的處理對待方式吧,嚴厲也是母愛的一種方式,愛有多種,感謝媽媽沒有溺愛我!
-
9 # 大眼心語
第一次捱揍到現在我都不服氣。不過,自己從中也學到了一些東西,算是值了,可以翻篇了。
那時候我二年級,繼父來到我家。
記得那是一個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我們那邊的習俗,全家人會買來時令的新鮮水果敬獻一番,然後一起賞天那條銀白色的玉帶,望著遙遙相望的星星,浮想聯翩,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好不熱鬧。
可是,那一年多了一個人。但對於我而言,沒有意識到自己不能向之前那樣童言無忌了。
表妹起了一個話題,以後我們都長大了,七夕節怎麼過。
我當時也說了自己心裡的看法,覺得未必要按照奶奶這樣的習俗,成家了就按照自己想法願意怎麼慶祝就怎麼慶祝了。
可是,當時繼父一個手指頭立馬戳過我的額頭,力道太大,我直接後退幾步差點倒地,莫名其妙一臉懵。
眼淚不爭氣地就滾落下來。長那麼大,還從來沒被人動過一根指頭。
繼父邊指邊說了句,就你能行。
從那以後,我只知道我再也不會參與任何這種話題了。這樣才是保護自己最好的方式。
因為變成這樣的家,不知道哪一句話說不對就招來指責。
其實,如今想來,我那時候有些年少氣盛,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爭辯在所難免。父親那樣對我實在粗魯了些,害得我內心一直沒緩過勁來,受傷封閉起來了。
現在為人父母,我特別注意自己的言行,再大的事我不願說重話,因為說出去的話就覆水難收,做了的事也難以求的原諒,不知道不懂寧可不去說不去做,至少沒有傷害。
-
10 # 仙人小指甲
印象非常深刻,小時候家在農村,雖然是女孩,但性格非常男性化,上山爬樹,下水摸魚,無惡不作,因此經常動不動就被罰站,更甚者被綁在床頭用掃帚打屁股,多次。
其實小的時候的感覺已經模糊了,應該是在青春期的時候大概上高中,覺得我是不是親生的,和父母親的感情就很冷疏,以後等上了大學,在外工作、成家,回家的次數少了,與父母的交流越發的少,一度令父母很是傷心。
等自己有了孩子,才真正意識到父母對孩子的那種付出,有的時候,被氣得恨不得打死他,雖然現在已經不提倡打罵教育,也不提倡體罰,所有當時父母的心情已經能夠完全理解,與父母的關係也開始緩和、變得親密。
歸根到底一個字:理解。
一個時代一種教育方式,棍棒底下出孝子是以前的教育方式,大環境就是那樣的,但現在時代發展變化迥異,要採用合適的方法去教育,打罵看來是行不通了,但是做父母的心情都是一樣的,要理解。
-
11 # 討厭的爸爸呀
有過,
沒什麼特別的感想。
愛是真的愛,想揍的時候是真生氣。
今天開車的時候,兒子在車上哭鬧,還打我的頭,我一瞬間不知怎的搗了他一拳,然後瞬間後悔了。
做錯了就是要讓他知道,如果不快速讓他閉嘴,發生事故咋辦。
可見,父母打我們是哀其不乖,怒其不聽。
-
12 # 洋光48
爸爸沒打過我,小學三年級老媽教我寫數學應用題,我不會寫,被老媽打過一次。
-
13 # 極限大劉
感謝父母,真的,感謝父母。
-
14 # 家長範兒
可以說沒有吧。
至少沒有我打孩子多。
印象中,我爸只打過我一次。好像是那天家裡有客人,我在一旁胡鬧,我爸心煩,給了我一巴掌。當然,不是打臉,就是打了腦袋一下,也不疼,不過已經夠印象深刻的了。因為那是唯一的一次啊。
至於我媽,好像沒有打過。不過應該有推搡動作。因為我上學時愛睡懶覺,經常叫不起來,起晚了又趕不上吃飯,經常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去上學,我媽急了最多推搡催促記下。
有一次好像推得重了,摔了一跤。我去上學走了很遠了,發現我媽在很遠的地方居然一直悄悄跟著……
其他應該就沒有了。
至於我,教育孩子基本不動手,也是推搡嚇唬一下,好像有一次給了一拳頭,至今懊悔。
插一句:剛才聽兒子跟媽媽說,我有一次催他寫作業用鉛筆把他手扎破了。其實那次雖說著急,也不是故意扎他,我是往作業本上戳,而他偏偏手湊了過去。
倒是孩子媽媽有幾次下手挺重的,有時看不過我倆能吵起來,後來這種情況儘量避免了,她教育孩子我儘量不插手,她也儘可能不動手打孩子。
我一直認為,打孩子是最蠻橫無理的教育方式,是無能的表現。所以自己的暴脾氣上來,第一時間是剋制,想個別的辦法,轉移下自己的注意力,迂迴戰術和孩子談判,一旦能開啟孩子的話匣子,基本就不用動手了。
想想老師也是如此。不過就像好多人說的那樣,老師管那麼多孩子,“可沒有那個耐心”。我雖理解,但也只能呵呵。
-
15 # 水千城
打罵過,那是肯定的,子不教,父之過。所以父母對我們嚴厲,那是正確的愛我們
-
16 # 拼搏158555616
小時侯男孩很調皮,難免犯錯誤打幾下也是有的,現在回想起來不怨恨父母,到是感激父母的教誨,父母也是望子成龍心切,雖然沒有成龍但也沒有成為社會的渣子,感恩父母,將我養大,感恩父母,給我一切。
回覆列表
打罵過呀。當然都是為我好,但是這種對待孩子方式是絕對錯誤的。現在我有孩子了,每次發怒的時候,回想起當時被爸媽打罵時害怕難過的心情,就覺得自己不應該再犯爸媽那些錯誤。學會以不打罵孩子來教育好他們是父母必修的一堂課。
這件事和老師沒什麼關係吧,不存在什麼對不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