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疏影淺雪
-
2 # 鵜鶘心理陳小康
戀愛關係,和其他的人際關係一樣,肯定是有來有往的。一個人對我們好,我們會喜歡他/她,也是可以理解的。但題主的困擾是,容易喜歡上喜歡自己的人,並且似乎為此感到煩惱。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有以下這些原因。
1.我們在他人身上尋求自己的價值。可能是因為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受到過很多挫折。所謂的挫折是說,我們總感覺到自己不夠好。這原因有很多了,比如,總是得不到表揚,在家庭的關係中總是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麼等等。這導致的結果是,我們非常自卑,覺得沒有人會喜歡自己。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一旦遇到一個喜歡自己的人,我們就很難把他/她放開。因為這個人會看到我們身上的優點,肯定自己。這太重要了,如果讓他/她離開,我們就又會回到一文不值的狀態。所以,當我們在他人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價值時,就很容易喜歡上這個人。
2.自戀的需求,讓我們容易喜歡那些喜歡自己的人。自戀的人,一般來說他們更喜歡自己。但如果有人能和自己一樣欣賞到自己的好,那麼他們也會因此而認為這個人是完美的,是可以相處的,所以出於自戀的需求、相互欣賞的需要。我們也有可能喜歡上這個喜歡自己的人。
具體到每個人身上,容易喜歡上喜歡自己的人,究竟是哪種情形,因人而異。不過,如果我們總是容易喜歡上喜歡自己的人,並且為此而苦惱,我們就需要看看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畢竟,如果因為喜歡自己,我們才喜歡這個人,不是一種健康的關係,如果在戀愛的過程中,甚至沒辦法說這是一種愛情——因為這樣的關係是有條件的。如果不看清楚,勢必在將來對我們的親密關係產生影響。因此,及時的察覺和反思,是很重要的。
-
3 # 紫花地丁
雖然大多數人都覺得,喜歡上一個人完全是出於自己內心的感受 ,並不受到自身理性計算的影響,但事實上心理學家們卻發現,人們遠比自己幻想的更加理性和功利,在確定自己未來的愛人和伴侶時,大多數人會暗自在心中使用一個公式來衡量自己對於對方產生的興趣,以及雙方建立起親密關係的可能性,然後再決定是否喜歡上對方。
這個公式就是:對未來伴侶的喜愛程度=伴侶的相貌吸引力*伴侶接納自己的可能性
從上述公式我們可以看出,我們對伴侶的綜合喜愛程度如何,取決於伴侶本身具有的吸引力和我們判斷對方喜歡我們的可能性的乘積。因此,如果有人長得奇醜無比,但是對我們一片真心,可能我們仍然不會選擇這個人作為伴侶;但反過來說,如果對方貌似天仙,但是對我們冷若冰霜,我們可能仍然不會投入真情,不顧一起地去追求對方。最吸引我們的伴侶,往往是那些長相基本符合我們的審美標準,同時也對我們表現出一定的喜愛和認可的人。
如果說上述內容還只是心理學家的觀察和理論推測的話,下面要介紹的這個實驗更進一步證明了之前的假設。一項美國的心理學研究發現,對於很多男性大學生而言,如果他們發現了一位非常漂亮的女生,那麼在拿不準該女生對他們的態度的時候,只有3%的人會主動邀請該美女去約會。而在訪談這些男生的時候,大家也普遍表示,只有深入瞭解,確定了雙方有一些共同的興趣愛好,並且感受到美女對自己多少有一些興趣之後,他們才會進一步行動。
-
4 # 姚姚84652947
喜歡和愛是兩碼事、因為你們兩個都有這樣的想法、他喜歡你對你說了之後你也沒有拒絕、那麼你們都早已經喜歡上對方了、這也是一種緣分吧、話說回來愛就不一樣了、愛不能輕易說出來的、我覺得愛一個人不是天天掛在嘴上的而是愛在心裡的、如果你們兩個都喜歡上對方、那麼請你們好好珍惜
-
5 # 暖心理
您所提到的問題,為什麼您會容易喜歡上喜歡您的人?一方面反映了您在成長過程中,您對於愛與被愛的渴望。也許您在成長過程中沒有得到父母都很好的關愛,一直認為自己是一個不值得被愛的小孩,這樣的感受會在成長經歷中不斷得到疊加和驗證。這也是為什麼在您長大後,當您遇上對方喜歡上您時,您會有種錯覺,您會覺得這就是您所需要的愛,你會毫不猶豫愛上對方,從而忽略了對方身上您無法接受的缺點。所以這樣就反映了您在親密關係中所追求,您所期待的是一種被愛的感受,被別人認可的感覺,而此時您所喜歡上的並不是真實對方,而是對方給您帶來的那種感覺。
一方面您對於感情中的付出是有所害怕和恐懼的,你擔心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回報和迴應,害怕自己會不斷受傷。這也反映了在您的成長過程當中,您在對父母的愛的表達時得不到父母任何正面的迴應的。任何得不到迴應的情緒或者是行為,在小孩子看來,這是不應該存在的。從而在成長過程當中,小孩子更加否認自己愛的能力,不敢主動去爭取自己的感情。所以對您而言,喜歡上喜歡您的人雖然是很被動,但也是最保險的,您只有感受到別人喜歡上您,您才敢去喜歡。這就也就意味著您不敢去爭取屬於自己的感情,更加不敢離開不適合您的感情。
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我們總會遇到很多很多的缺陷和遺憾,但這也意味著,我們遇到問題時也是我們改變的機遇。學會對自己重新認識,學會重新去鍛鍊自己愛的能力,會是您現在成長的一個重要課題。
回覆列表
當一個人問你為什麼會選擇現在的伴侶,有的人會回答:“我也不清楚,愛情不需要理由!”,也有人可能會回答:“情人眼裡出西施,愛情是盲目的!”等等
這個問題曾經有位心理學家這樣說:“告訴我你愛誰,我就能告訴你,你是誰!”這句話深刻的解釋了愛情本來的樣子。
我們先來解釋第一個問題——我們為什麼會愛上另一個人?
1.作為獨一無二的自己,每個人都希望看到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客觀存在
美國最資深的研究自尊(self-esteem)的心理學家Nathaniel Branden教授,是這樣說過:“就像我們看到所有東西一樣,我們希望“看到”自己也是真實存在在這個世界上的。”那這個“真實存在”的物質形式我們怎樣才能看到呢?其實很簡單,只需要一面鏡子,透過鏡子中的自己,可以讓我們在意識層面感受到自己的客觀存在。
肉體的自己我們可以很輕易直接“看到”的,可是我們的最深處的靈魂,我們的思想、價值觀、信仰等等,是那麼的抽象,那我們要怎麼樣才能像其他真實存在的物質一樣被“看見”呢?
只有透過找到另一個人,另一個跟我們有相似意識存在的人,把他當做一面可以照出我內在的靈魂。這個人如果能夠“看見”我們的靈魂,並且透過跟我們的互動,把他們眼中看見的靈魂反射給我們,我們就知道自己的靈魂也是像所有其他真實存在的物品一樣是可以被看見的了。
2.心理可見性原則(The principle of psychological visibility)
Nathaniel Branden教授指出“我們之所以會持久的愛上一個人(短暫的不算,因為短暫的可能是因為一些錯誤的原因),本質上是基於的“心理可見性原則”。
如果我們的靈魂真正的被一個人看見,我們很可能就會愛上這個人。當我們發現,別人看我們的眼光跟我們內心深處最真實的自己對自己的看法是一致的,並且他們透過他們對我們的言行,表現出對我們的這種理解,我們就會有一種深深的被“看見”的感覺。
3.由心理可見性(psychological visibility)引發的自我探索
心理可見性其實是開啟了我們自我探索的大門。我們在各種與他人的互動中不斷的加深對自己的自我認知,但是沒有什麼比親密關係更能增加我們的自我認識了。在一段親密關係中,我們會不斷的發現自己之前都沒有意識到,或者還沒有浮出水面的未知能力,潛力,以及性格特質等等。透過愛一個人,我更加清晰的看見了自我,認識自我,一個由內而外,由淺到深的自我。
再來解釋第二問題——當別人喜歡你以後,為什麼你也很容易喜歡上別人了?
我們可以用心理學中的戀愛補償效應來解釋,所謂戀愛補償效應就是是指人們一般會喜歡那些喜歡自己的人。
人類大體上是互利互惠的一種動物,這種趨向來自於進化。簡言之,人類,甚至很多其他生物,都很敏感的接受社交訊號。如果有個人喜歡我們了,我們會感到受到了某種認同,人都喜歡被認同的感覺,因此對喜歡自己或者認同自己的人,或多或少產生好感。
弄清楚了這些心理機制,你還會對這個有困惑嗎?
從生活中談情感,從情感中談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