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這是一部紅色電影,致敬為和平生活為革命做過無聲奉獻的人們。電影先不論製作、故事邏輯和演員,都不應該出現像現在被群嘲的情況。我不喜歡這類電影,尤其在同期抗日神劇氾濫的環境下,這部電影拍攝於三年前,演員、立意、改編角度都不算討巧,更因稽核問題配音剪輯被擱置,如果不是因為電影中有我喜歡的演員,我一般是不會碰這一題材。所以我放低了期待,並且不是帶著挑剔的眼光去看的,電影意外地,感動了我,一天之內我刷了兩次。第一次比較囫圇吞棗,第二次有笑有悲的看完了全場。很多人因為不知道拍攝時間和情況與演員現在的成績狀態做比較,這是我看之前比較擔心的。還好,看完電影后,我認為每個演員都盡力完成完善了自己的角色,讓我看到了革命人生的喜怒哀樂,只可惜珠玉在前,改編的很多程度上吃力不討好。林翔的穩,蘭芳的柔,樑棟的痞,大貓的滑,子默的雅,秦老闆的狠,秋山雅子的戾。這些角色富有的特性都很深入的印入腦海,觀眾能看到,演員就成功了。對於一個好電影,這才成功了一半,另一半就是把這個故事講好。每個角色應有的思維邏輯我都有看到,也許這個電影失敗於劇本的節奏與邏輯。電影節奏太快,抓不住觀眾的心,不願意看第二遍得人會覺得故事講的不好。結尾與敵軍對抗太過輕易,有偏抗日神劇的走向引人反感。比起歷年抗日電影來比較,確實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歷史上,根據真人真事改編,對應林翔的李白是犧牲了的。真相總是讓人遺憾。由此我也察覺出了導演及編劇想帶給觀眾們歡快與希望,實際上的革命比電影演的要殘酷千倍萬倍,李白要是還活著該多好啊。可能香港導演沒拍過這類抗日諜戰題材,不太懂內地的路數,歡喜大結局不太符合有“情感自虐”傾向的某些觀眾。不是意見不同的誇或貶就都是粉絲或水軍,帶著挑剔的眼光看電影,雷神都不能倖免於難。“就是不喜歡”和“就是喜歡”同樣只憑個人感官喜惡,毫無邏輯也沒得爭辯。看完電影是否傳達給觀眾思想,身在和平年代是否有反思來之不易,這才是這部電影真正的價值所在。
首先,這是一部紅色電影,致敬為和平生活為革命做過無聲奉獻的人們。電影先不論製作、故事邏輯和演員,都不應該出現像現在被群嘲的情況。我不喜歡這類電影,尤其在同期抗日神劇氾濫的環境下,這部電影拍攝於三年前,演員、立意、改編角度都不算討巧,更因稽核問題配音剪輯被擱置,如果不是因為電影中有我喜歡的演員,我一般是不會碰這一題材。所以我放低了期待,並且不是帶著挑剔的眼光去看的,電影意外地,感動了我,一天之內我刷了兩次。第一次比較囫圇吞棗,第二次有笑有悲的看完了全場。很多人因為不知道拍攝時間和情況與演員現在的成績狀態做比較,這是我看之前比較擔心的。還好,看完電影后,我認為每個演員都盡力完成完善了自己的角色,讓我看到了革命人生的喜怒哀樂,只可惜珠玉在前,改編的很多程度上吃力不討好。林翔的穩,蘭芳的柔,樑棟的痞,大貓的滑,子默的雅,秦老闆的狠,秋山雅子的戾。這些角色富有的特性都很深入的印入腦海,觀眾能看到,演員就成功了。對於一個好電影,這才成功了一半,另一半就是把這個故事講好。每個角色應有的思維邏輯我都有看到,也許這個電影失敗於劇本的節奏與邏輯。電影節奏太快,抓不住觀眾的心,不願意看第二遍得人會覺得故事講的不好。結尾與敵軍對抗太過輕易,有偏抗日神劇的走向引人反感。比起歷年抗日電影來比較,確實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歷史上,根據真人真事改編,對應林翔的李白是犧牲了的。真相總是讓人遺憾。由此我也察覺出了導演及編劇想帶給觀眾們歡快與希望,實際上的革命比電影演的要殘酷千倍萬倍,李白要是還活著該多好啊。可能香港導演沒拍過這類抗日諜戰題材,不太懂內地的路數,歡喜大結局不太符合有“情感自虐”傾向的某些觀眾。不是意見不同的誇或貶就都是粉絲或水軍,帶著挑剔的眼光看電影,雷神都不能倖免於難。“就是不喜歡”和“就是喜歡”同樣只憑個人感官喜惡,毫無邏輯也沒得爭辯。看完電影是否傳達給觀眾思想,身在和平年代是否有反思來之不易,這才是這部電影真正的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