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凡英書法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感受,突然一天早上醒來,發現孩子長大了,開始有自己的主見,開始不聽話,開始叛逆,之前的乖孩子不見了,在站自己面前的是一個叛逆十足,一言不合就怒懟父母,甚至不順心就離家出走等等,很多家長都非常的苦惱。這就是我們常說孩子的青春期來了,那面對孩子的青春期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做呢?下面我來和大家聊聊青春期的話題。

    什麼是青春期,青春期是少年身心變化最為迅速而明顯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孩子的身體、外貌、行為模式、自我意識、交往與情緒特點、人生觀等,都脫離了兒童的特徵而逐漸成熟起來,更為接近成人。這些迅速的變化,會使少年產生困擾,自卑,不安,焦慮等心理衛生問題,甚至產生不良行為。由於身心的逐漸發展和成熟,個人在這個時期往往對生活採取消極反抗的態度,否定以前發展起來的一些良好本質。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叛逆,突然有一天開始,他不聽話了,開始用抗拒的態度和行為對待家長、學校和社會。那麼我們該如何面對孩子的這些變化呢?

    首先孩子長高了,和家長一樣高,以前是仰視,現在變成了平視,也就是說在他心裡已經跟你平起平坐了。有的孩子甚至比老師還高,變成了老師仰視學生,心理就有優勢了,有時候甚至覺得你現在說我得先掂量一下自己,動物的本性就表現出來了。性格也變得希望自己獨立起來,但是又沒有分辨對錯的能力,想要自尊,但是不知道該怎麼獲得別人的尊重,所以一切都靠自己的感覺來判斷,這就是為啥青春期的孩子難相處,因為他們沒有原則,只憑好惡,所以這個階段要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人生觀。

    其次是性意識的萌芽。 青春期也叫性發育期。12歲—15歲是高峰期。這個年齡段孩子最容易出問題。孩子生理已經發育了,性特徵出現明確的差異,開始對性有種是懂非懂的衝動。在現在這個網路十分發達的時代,孩子首網路的影響非常大,導致他們對兩性的認知已經超越我們的想象,現在性特徵的發育加上之前的少兒不宜畫面,很多少男少女會對性產生憧憬,到最後開始早戀。家長在這時候不應該暴力阻止,而是給孩子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對於性家長也不要回避,教會孩子如何正確對待和保護自己。

    然後青春期內孩子通常比較厭煩學習,這時候怎麼辦,青春期孩子的成績經常會波動很大。作為父母一定要耐心的去引導,切忌不可之指責謾罵,這有可能激起孩子的憤怒甚至破罐子破摔的心理。要善於利用身邊的機會去告訴孩子學習的重要性。如果嚴重的出現逃學等現象,就要更加註意了,這時候不要再像小時候一樣也一種高高在上的態度訓話,這樣未必有效果,要以一種平等的態度和他去溝通,分析利弊,一般孩子都是可以聽進去的。

    最後要告訴孩子關於責任,最好利用孩子的生日,選擇適當的時間節點,比如10歲生日的時候你得告訴孩子你已經十歲了,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可以做,做錯事要承擔什麼樣的責任。千萬不能把孩子當做溫室裡的花朵保護起來,什麼都不讓他明白,孩子想反正我做錯事了有父母幫我解決,當那天他犯的錯誤你也解決不了的時候,你就追悔莫及。

    總結一下:青春孩子心煩亂,教育模式要改變。

    青春孩子有隱私,尊重對待頂呱呱。

    青春孩子以長大,家庭大事要參加。

    青春孩子求認可,相交朋友多快樂。

    青春孩子有主見,反覆嘮叨要離遠。

    青春孩子想表現,做事別當沒看見。

    青春孩子多善變,培養興趣是關鍵。

    總之,告訴孩子,人最重要的是什麼?第一,健康。第二,守法。第三,活得有情有義。

    媽媽對你有情你會很幸福,媽媽對你無情你會過得很慘。你對別人無情,這個世界就很冷酷,你對別人有情,這個世界就很美好。

  • 2 # 鵜鶘心理陳小康

    青春期的孩子,幼稚的心理和成長的渴望交織著;對自己的否定與認同衝突著;挑戰父母權威和生活依賴矛盾著,你會看到他很多複雜的情緒在他們身上不時交替變化,讓他們情緒波動起伏很大,很容易生氣,甚至莫名奇妙地發火。這些都是一種必須的表現。

    我們做父母的首先要自己保持一種接納的心理,回想一下當初父母採取過怎樣的方式方法是自己能夠接受的。其次是要放低姿態,孩子的長大就是希望自己的行為價值觀能夠得到父母和身邊成人的認同,當我們能夠靜心以朋友的身份來和他探討,會讓他們能夠更多地說出自己的心聲;其三增加肢體接觸和家庭散步之類的行為。這種行為可以增強家庭凝聚力,讓孩子不至於因為青春期導致不願與父母交流。

    我們與其說討論如何讓孩子“聽話”,不如先讓自己的認知升級,先給自己教育,然後在教育孩子,其實孩子的教育說白了很簡單,如果孩子對你認可長大之後就會成為你,如果對你不認可就會成為與你截然相反的人,而青春期的孩子更多的是一種渴望平等的尊重,他們這個時候是需要向父母爭奪權力的。

    而如果我們貪戀自己的權力的話,就會導致這種衝突,要知道一點我們的孩子終將離我們遠去,有個朋友說的很有趣但也很在理,什麼時候自己的孩子打贏他,他也就不再管他了,因為這個時候他作為一個父親的教育目標已經實現了,證明孩子能夠有足夠的能力去闖蕩這個世界了,而父母也應該接受這個現實,讓孩子自己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是從什麼時候喜歡詹姆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