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酸腐之人
-
2 # 盛行東風帶
小時候考上小中專,憑的是數理化高分。後來自學高數等等,瞧不起社會科學。但一次偶然的機會,隨手翻看當時高中政治,看到了部分哲學內容,覺得很好。然後根據推薦,讀了一本《通俗哲學》,發現了一個新世界。此後開始涉獵哲學,有幾本書令我印象深刻,讀的時候都給過我眼前一亮的感覺。大體有以下幾本。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這是人大編寫出版的高校哲學教材,現在較常見的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反杜林論》。恩格斯著作,涉及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法律政治經濟學等等,需要比較深厚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基礎。這是一本令人拍案叫絕的書,讀起來痛快淋漓,和讀魯迅、列寧的書一樣。
《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列寧著作。需要具備近代物理學和形式邏輯基礎。感覺是很好的訓練邏輯思維的書(可以和幾何.微積分、數論等數學相媲美)。
《論自由》。約翰穆勒(密爾)著作。第一次認識了什麼是自由主義,並且澄清了對自由主義的糊塗思想。有人向我推薦《政府片論》。也許從重要性上來講和《論自由》不相上下,但沒有後者給我的那種震撼。
《倫理學》。翻譯作品,忘記作者了。但首次接觸倫理學,是透過《哈佛大學倫理學講座》(網易公開課就有)。這是學習過哲學以後,感覺能夠進一步鍛鍊思維的一本書。但一般在開始老師或者作者會提醒你這種改變如此之大,乃至改變你很多常識性認識和習慣性思維方式,所以你需要慎重決定是否學習。
當然,還有一個方面就是中國傳統文化,我最喜歡的是《道德經》《韓非子》,其次是《論語》《孫子兵法》等。這需要很好的古代漢語基礎,因為讀翻譯的白話文會缺少韻味,也會限制多種聯想的可能性,體會不到古代漢語特有的意境和魅力。
-
3 # 董豔臨
謝謝邀請,讓我真正拍案叫絕的只有《道德經》,雖然不能說全部都說清楚了,但是所有情況都有涉及,都說明了根源,總體思想也清清楚楚,不能讓我不佩服,其他都有缺陷,都只能是一極,不免揚己貶彼,只有道德經融合為一。人能夠達到老子的成就,實在不簡單,我只能仰望學習。
-
4 # 懶雲窩主人_34800
我看過的拍案叫絕的哲學書籍:
1.《理想國》
2.《君主論》
3.《論自由》
4.《西方哲學史》
5.《蘇菲的世界》
6.《烏托邦》
7.《利維坦》
8.《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
5 # 菊香疏影
少時讀書不分喜好,好讀書不求甚解。《道德經》《金剛經》《論語》《聖經》也讀過。
最終我選擇信奉《毛澤東選集》,喜愛並推介。
《毛選》是入世的哲學,是大智慧書!
-
6 # 哲學不打烊
《關於馬基雅維裡的思索》:列奧.施特勞斯在對馬基雅維裡作了一番極為細緻的解讀後,在最後引入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對馬基雅維裡來了記“結局殺”。對馬基雅維裡來說,愛國只是他的幌子,所謂“為了目的,不擇手段"也不可能是他的原創,所謂君主,根本不入其眼。他的真正目的或說宏圖大志有三:一是對抗古典政治哲學,建立現代政治哲學。以利益(或權利)價值觀取代德性價值觀。二是對抗基督教。以理性對抗啟示,將啟示“工具理性”化。三是以新德性取代偶然機遇。德性在馬基雅維裡處,已與道德無關,而是才智。如果說偶然機遇的神秘莫測有點像神意的話,馬基雅維裡就是要以人取代神。此後,我們看到的是,人類的思想導師和政治導師開始失去敬畏,走上了自我封神的道路,無論是哲學上的“唯我論",還是政治上的“自我加冕",抑或是大眾文化上的“個性自我"。馬基雅維裡要做新秩序、新制度、新思想的“新君主"。他要的是一種可與虛無縹緲的聖經“來世”和不可能實現的古典德性相媲美的世俗的永恆榮耀,而實際上,這樣的榮耀既不是真正的榮耀,也不可能達到永恆。
-
7 # 自然285589719
老子!《道德經》!老子講,上善若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也善之。
老子講福禍相依,禍福相依,物極必反。
回覆列表
已經沒有了,我原來看過很多書籍,也有所謂拍案叫絕的書籍。
可自從我開始追尋自我,試著用自己的眼睛去看這個世界,而不是透過別人的描述去理解他看到的世界。
當你走上這條路,你看到的風景與別人描述的風景並不相同,也沒什麼再去拍案叫絕了。
從看到自己世界的欣喜,到後來的不斷對比去否定自我的認知,一切變得平淡。
我不追求終極,那沒有意義,只追求現階段我能看到與想到的,然後等待下一個階段的到來。
這條路沒有盡頭,所謂看到盡頭的,只證明他的思想已經死了,他沒勇氣再去認知新的事物,新的角度,以及對無盡世界的敬畏。
世界可能有盡頭,但人的思想沒有盡頭,因為你無法真正認知客觀,只能從不同角度去看待真實,猜想真實到底是什麼。
角度是沒有窮盡的,這也是思考的樂趣。
當你知道你需要不斷突破自我的認知,有些認知你只能去等待,等待對你認知有刺激的思考,讓你有了新的想法。
這條路沒有盡頭,直到你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