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正好寫了這樣的文,作為寫作小白,這也是我正在思考的問題。寫作是尋找自我的過程,深度由閱讀且思考的廣度決定。
那麼就把自己寫的東西簡單搬一部分過來吧。
我認為:
寫作是有技巧的,可是,技巧是在詳實的內容、豐沛的情感之上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呀。
來嘮叨一下,我這段時間的思考。
我上面說,聽大咖的課解決不了所有問題,可是,能給我們指點明路,有一些路必須用自己的腳丈量,而有一些岔路口卻可以看看指路的燈。如果我的生命有五百年,那麼我願意儘量地去嘗試,然而沒有,所以,有一些指引我認為是必須的。聽了幾個人的課,這裡想推薦帥小冰的課,“副業快速變現:把讀過的書變成錢”,圓周商業推薦的,一共12節課,概述、如何閱讀、如何選書、對接優質平臺、拆書稿等怎麼做、如何提高創意、如何投稿等等,乾貨非常多。
也許她算不上大咖,但是她的聲音很誠懇,語速適中。符合我的偏好而已。
透過這樣的課程,我們這樣的小白髮現——文原來可以這樣寫,作品原來可以這樣閱讀,投稿也有許多訣竅。然後加入訓練營,透過做練習、老師點評來看自己的文存在什麼問題。
稍微有點基礎的人寫完文章,都會感動自己,然而別人看會覺得一頭霧水。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寫文的人書寫時,腦子裡已經有一個個場景,受筆力限制表現出來的程度一定不同,而因為腦子裡已經有了場景,即使寫出來的東西有所欠缺也會自動被腦中的圖景自動補位。於是,便感動了自己。而讀者看到的只是實際上寫出來的一些可能只是框架的東西。那當然不可能感動讀者。
聽這樣的課,運用一些不錯的寫作技巧,一定會有提升,然而,這需要時間,請記住一萬小時定律。
因此,我在聽完課後,很快意識到,我離會寫作還差距很大呀,空握著開啟寶庫大門的鑰匙,卻一時無法透過大門前的荊棘地。
多下載幾個不錯的app,運用零碎時間,多讀書、多充電,平臺很多,選擇後才知道哪個更適合自己。我所說的只適合寫作愛好者,專業作家跟我們是不一樣的,首先就是時間不同,畢竟愛好者的時間,主體是在主頁上的。
-03-
精讀專業的閱讀類、寫作類指導書籍
一本好書一定有獨特的知識框架或體系,多幾本書多幾個知識體系,我們閱讀的目的就是為了瞭解這些或相似或迥異的知識體系存在什麼樣的關聯。
讀專業的閱讀類書籍,是因為絕大多數的人不是天生會閱讀,也不是天生具有閱讀的速度,透過這樣的學習能夠提速和強化提煉要點的能力。這裡推薦幾本書,建議可以先看看電子版,然後再決定要不要購買紙質書。現在的平臺這麼多,很多書的電子版都是有的。
讀寫作指導類書籍,就是為了讀通、讀透這些理論,融會貫通,然後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同樣的,推薦幾本書。書單有些多,但是不要怕,如果你時一個擁有閱讀技巧的人,會透過目錄閱讀、快速閱讀等等方法,發現這些書籍中蘊含的相同理論體系,挖掘出其中的一些閃光點。
託電子書的福(上面那些app都提供),我能不花什麼錢,快速地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一部電子書讓你覺得受益良多,那麼買紙書吧,你值得擁有!
《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暢銷作家寫作技巧》、《學會寫作》、《完全寫作指南:從提筆就怕到什麼都能寫》、《寫出我心:普通人如何透過寫作表達自己》、《文案基本功》、《文案創作完全手冊》、《新媒體文案創作與傳播》、《故事思維》、《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金字塔原理》。
書不是讀的越雜越多越好。還是上面的理論,如果我有五百年,那麼隨便去讀書吧。
斷舍離,在這裡不是丟棄,也不是完全放置那些不需要的書,而是儘量地把主體時間留給主體知識體系的構建。如果想寫作,那麼必須面臨痛苦的抉擇,到底寫什麼?什麼都寫?不可能的!
把一個領域吃透了,寫出的東西才能言之有物。
人都有傾訴欲,傾訴就需要有聽眾,寫的越來越好,聽眾才會越來越多。相信,很少有人就是為了發洩而寫,完全不care別人是不是搭理自己。
每天固定一個時間寫一寫小文章,從幾百字到幾千字,量力而行。幾天或一週回頭看看這些文,找出差距。有條件的可以讓有這方面專長的人指點一下。
另外,隨身攜帶小筆記本,將頭腦中忽然閃現的一個想法、創意或是一個好句子記下來。將刷手機看到的好句子記下來,將閱讀中看到的好句子記下來。厚積薄發全靠積累呀!
暫時想到這麼多,畢竟,我雖然年齡不小但還是寫作小白,我還在摸索。
今天正好寫了這樣的文,作為寫作小白,這也是我正在思考的問題。寫作是尋找自我的過程,深度由閱讀且思考的廣度決定。
那麼就把自己寫的東西簡單搬一部分過來吧。
我認為:
寫作是有技巧的,可是,技巧是在詳實的內容、豐沛的情感之上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呀。
來嘮叨一下,我這段時間的思考。
-01- 寫作有技巧,聽一聽大咖的課我上面說,聽大咖的課解決不了所有問題,可是,能給我們指點明路,有一些路必須用自己的腳丈量,而有一些岔路口卻可以看看指路的燈。如果我的生命有五百年,那麼我願意儘量地去嘗試,然而沒有,所以,有一些指引我認為是必須的。聽了幾個人的課,這裡想推薦帥小冰的課,“副業快速變現:把讀過的書變成錢”,圓周商業推薦的,一共12節課,概述、如何閱讀、如何選書、對接優質平臺、拆書稿等怎麼做、如何提高創意、如何投稿等等,乾貨非常多。
也許她算不上大咖,但是她的聲音很誠懇,語速適中。符合我的偏好而已。
透過這樣的課程,我們這樣的小白髮現——文原來可以這樣寫,作品原來可以這樣閱讀,投稿也有許多訣竅。然後加入訓練營,透過做練習、老師點評來看自己的文存在什麼問題。
稍微有點基礎的人寫完文章,都會感動自己,然而別人看會覺得一頭霧水。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寫文的人書寫時,腦子裡已經有一個個場景,受筆力限制表現出來的程度一定不同,而因為腦子裡已經有了場景,即使寫出來的東西有所欠缺也會自動被腦中的圖景自動補位。於是,便感動了自己。而讀者看到的只是實際上寫出來的一些可能只是框架的東西。那當然不可能感動讀者。
聽這樣的課,運用一些不錯的寫作技巧,一定會有提升,然而,這需要時間,請記住一萬小時定律。
因此,我在聽完課後,很快意識到,我離會寫作還差距很大呀,空握著開啟寶庫大門的鑰匙,卻一時無法透過大門前的荊棘地。
-02- 用app給自己充電多下載幾個不錯的app,運用零碎時間,多讀書、多充電,平臺很多,選擇後才知道哪個更適合自己。我所說的只適合寫作愛好者,專業作家跟我們是不一樣的,首先就是時間不同,畢竟愛好者的時間,主體是在主頁上的。
-03-
精讀專業的閱讀類、寫作類指導書籍
一本好書一定有獨特的知識框架或體系,多幾本書多幾個知識體系,我們閱讀的目的就是為了瞭解這些或相似或迥異的知識體系存在什麼樣的關聯。
讀專業的閱讀類書籍,是因為絕大多數的人不是天生會閱讀,也不是天生具有閱讀的速度,透過這樣的學習能夠提速和強化提煉要點的能力。這裡推薦幾本書,建議可以先看看電子版,然後再決定要不要購買紙質書。現在的平臺這麼多,很多書的電子版都是有的。
讀寫作指導類書籍,就是為了讀通、讀透這些理論,融會貫通,然後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同樣的,推薦幾本書。書單有些多,但是不要怕,如果你時一個擁有閱讀技巧的人,會透過目錄閱讀、快速閱讀等等方法,發現這些書籍中蘊含的相同理論體系,挖掘出其中的一些閃光點。
託電子書的福(上面那些app都提供),我能不花什麼錢,快速地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一部電子書讓你覺得受益良多,那麼買紙書吧,你值得擁有!
《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暢銷作家寫作技巧》、《學會寫作》、《完全寫作指南:從提筆就怕到什麼都能寫》、《寫出我心:普通人如何透過寫作表達自己》、《文案基本功》、《文案創作完全手冊》、《新媒體文案創作與傳播》、《故事思維》、《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金字塔原理》。
-04- 斷舍離,打造堅實的知識體系書不是讀的越雜越多越好。還是上面的理論,如果我有五百年,那麼隨便去讀書吧。
斷舍離,在這裡不是丟棄,也不是完全放置那些不需要的書,而是儘量地把主體時間留給主體知識體系的構建。如果想寫作,那麼必須面臨痛苦的抉擇,到底寫什麼?什麼都寫?不可能的!
把一個領域吃透了,寫出的東西才能言之有物。
人都有傾訴欲,傾訴就需要有聽眾,寫的越來越好,聽眾才會越來越多。相信,很少有人就是為了發洩而寫,完全不care別人是不是搭理自己。
-05- 多練習,堅持固定時間的寫作練習每天固定一個時間寫一寫小文章,從幾百字到幾千字,量力而行。幾天或一週回頭看看這些文,找出差距。有條件的可以讓有這方面專長的人指點一下。
另外,隨身攜帶小筆記本,將頭腦中忽然閃現的一個想法、創意或是一個好句子記下來。將刷手機看到的好句子記下來,將閱讀中看到的好句子記下來。厚積薄發全靠積累呀!
暫時想到這麼多,畢竟,我雖然年齡不小但還是寫作小白,我還在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