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許生佛山
-
2 # 大成國學堂
這顆星球上沒有第二個民族的文字書寫能夠上升到藝術的高度,我們的書法是唯一。不但是藝術,而且是壓倒其他任何藝術形式的最高藝術,繪畫、雕刻等所有西方視覺藝術最重要的門類在中國,統統要屈居書法之下,這樣的先例在這一波人類發展史上更是絕無僅有。任何藝術都有從實用技術到抽象藝術審美的過度、儲備與提升的過程。到現在為止,工具、創作理論、教學三大系統早在宋朝就已經完備,宋以後的書法發展其實是一個不斷抽象、拔高和個性發揚的過程。早在王莽時代,六誼的重新整理,使得中國的書法、篆刻的審美形態就已經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說書法之所以藝術,真正脫離實用技術範疇,應從這個時代開始算起。
上面以最簡約的方式囉嗦了半天,其實是要問一個最簡單的問題:
中國書法史上的輝煌作品,如石鼓文、李斯封泰山銘、乙瑛碑曹全碑禮器碑、張芝大草、索靖章草等所有在唐代以前的,無論藝術高度還是審美情趣上都在一個領域內達到非凡成就的作品和書家,他們學過楷書嗎?
非但他們沒學過,就是鍾繇、二王也可以算沒學過。因為現代世人眼裡楷書就是唐楷,就是歐顏柳趙,連在那個時代的無論書壇聲望還是楷書成就都遠在歐顏柳之上的虞世南褚遂良徐浩沈傳師等一連串大家,都不在世人對楷書的認知之內。
楷書,由鍾繇肇始,二王整理完畢,徹底擺脫隸書的體勢,形成“新體”,特點是規整、方正、平直和勻稱。確切說,離藝術遠了一點,離大眾使用辨識和容易學習近了一點。學習書法,從楷書開始,是明代以來大眾所遵循的一條路。
但不幸的很,從書法史看來,似乎有悖于越近世名人記載越多越詳細的常例,宋代以後能寫進書法史的大家的數量一直在減少,直到晚清一次大的爆發。而這次爆發不是得益於楷書,而是金石考古學成就導致的大量石鼓文、漢隸尤其是六朝碑體的出土和傳播。
我們再看宋朝以後直到晚清之間的大家們的學書之路,除了董其昌遵循學書先學楷的規則,在顏真卿多寶塔上打下深厚功夫,趙孟頫主攻趙構和李邕的行書,王鐸主攻集王聖教序的行書,文徵明主攻魏晉小楷和行書、祝允明主攻大草、王寵主攻魏晉小楷和小草、徐渭主攻張懷狂草、傅山主攻篆隸……直到晚清十家八碑一篆隸,還剩一家學魏晉……是什麼導致學書先學楷的成材率低到看不見的?
楷書這種書體本身的藝術格調在各書體中可能是最低的。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
從有清340年看來,前面兩百年被唐楷衍生出來的館閣體所籠罩,即使號稱國朝第一的梁思正那樣的書壇祭酒的人物,都沒法正兒八經寫進書法史,遑論其餘。中晚清翁同龢、曾國藩、鄧廷楨那一干國朝大員兼任的書法大佬的書藝,其實也介乎書法史提到或者可以省略之間,錢南園、譚延闓、何紹基那些顏字出身的,除了何紹基鑽入漢隸脫形換骨才得周全,其他人都因繼承未必得法、建立聊勝於無而可以被書法史忽略。其實,學書必先學楷這個觀點是有問題的。書法的骨髓在篆籀,開蒙學篆籀何為不可?
史上漢隸碑體和風格源流儲存完善,學隸何為不可?
二王法系一直提倡真草同修(當時的真書指隸書),兼學隸書與王羲之小草何為不可?
藝術之所以成為藝術,絕不會在學習途徑上一刀切,而是成功的路千萬條。畫畫兒梵高厲害,他的素描就絕超不過我。羅丹的雕塑厲害,他的色彩學就未必強。
學書法,要根據個人性格秉性、學書目的、時間精力和身邊資源做合適的安排,在此時,就非明師不可。是不是先學楷,並不重要。
-
3 # 大水手
我是創哥的花園。我覺得,學書法,從楷書入手不是必須,只是方便(原因下面說)。
學書法,最好從正書,也就是靜態的書體入手。即宜先學端正沒有連綿的書體,包括楷、篆、隸。先學站,再學走畢竟容易些。
當然,就是學正書,也不是一定的死理,要因人而宜。很簡單,楷書出現的時間幾乎最晚,早期的書法家們很可能學了其他書體在先。已故書法家梁錦英先生也提出可以先學草書,這也是一種方法。
現在的學書法方法包括五指執筆、楷書入手,都是明清以後的書法界的一種總結,前人在法則未成熟時也沒有過多規矩。只不過,總結的規矩後人發現還好用,所以就提倡了。
所以這就要兩看了,一方面,前人的總結行之有效,可以參照;另一方面,規矩是為人服務的,而不是死的,不宜拘泥。
如果從實用為目的,還是先學楷書。比如小朋友,首要的是識字問題,學書法一併識字,當然是選擇楷書。大人如果是想字寫得好看的,也建議寫楷書,因為日常生活你曝光最多的字型還是楷書。
回覆列表
學習的至高境界是上癮,你認為哪種書體能夠更快讓自己入情入性就往哪裡去,六體的本質是相通的,沒有人其中一體寫得爐火純青而其它卻一塌糊塗的,只不過喜歡的字型會寫得更好,不喜歡的會寫得差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