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口齒間
-
2 # cici小陳姐姐
完全不同的體系。華為能給你全球化的視野,在一個超大型全球化業務佈局的組織中提升職業能力。四大讓你快速接觸各種不同型別的公司,在行業廣度上更具優勢。如果單純看公司,我覺得offer比較沒有意義,還要結合崗位、個人興趣等綜合判斷。
-
3 # 有溫度的小鎮青年
我理解華為財經應該是指華為的財務職能線,如果這個理解沒有錯,那麼從長遠發展角度華為財經VS四大審計,優劣勢分析如下:
1)四大審計偏對企業的財務諮詢服務,偏乙方,華為是甲方;2)四大的業務是為甲方客戶做服務,覆蓋不同的行業,華為是通訊裝置行業領先者,行業上前者廣,後者單一;3)四大的業務主要分審計、稅務、諮詢服務,始終以財務基點為出發;而華為的業務運營商網路、企業解決方案、消費者終端,並同時輻射海內外,華為更像一家科技公司;
所以最終的選擇看題主自己,是希望往財務的深耕發展然後橫向輻射多行業客企業客戶,還是希望近距離去某一家企業以財務的身份近距離接觸業務
華為財經和四大審計究竟該怎麼選?都很好,怎麼選還要看你自己,我只能先把雙方的優勢和劣質列出來,供你參考。
華為財經的優勢
1.待遇好
在華為財經的小夥伴是這樣形容,他當年加入華為財經的:始於顏值,陷入薪酬,忠於文化。華為應屆生起薪12K,就迎來眾多有識之士先來。除了薪酬,華為的其他待遇也是極好的,譬如華為美食,可是讓小Hi覬覦很久了。
據說,華為在東莞松山湖投資了100億,給員工造了12個歐洲小鎮。還特地從瑞士引進了小火車,建成以後,可以坐著小火車遊遍歐洲。這畫面想想都覺得美。
此外,華為的薪資體系和晉升體系相對成熟、健全,且在市場上極具競爭性。
2.世界一流的財務共享中心
華為作為跨國巨頭,十分重視財務管理工作。集團內部分工精細、財務體系健全、制度完整、流程規範。例如華為財經體系主要分為財務、財經和內審三部分,而財務又分為財務管理部和銷售融資與資金部,然後在細分到總賬、共享中心、報告中心等等。而大家熟知的區域財經,如中國共享中心、羅馬尼亞共享中心、馬來共享中心等7個共享中心隸屬於共享中心。
華為財經的劣勢
1.集團龐大,導致流程長,分工過細。
這應該是所有大集團的通病,一個部門下面幾十號人甚至是幾百幾千號人,導致每個人分配到的工作十分有限,接觸面較窄。尤其是對於一些該入職處於區域崗的人來說,起步階段就遠離決策中樞,被外派或者去負責子公司的事務,幾乎再無迴歸總部的可能。
2.上升空間侷限,跳槽沒有高競爭力
由於集團發展過於穩定,很少會出現空缺職位,且一個部門最多有一個財務總監。即便是再往上晉升,也屬於一眼可以望到頂端,即天花板。
四大的優勢
1.薪資待遇漲幅固定,晉升梯度化。
四大內部主要分為稅務、諮詢、審計三大塊。但諮詢已經從四大中逐漸獨立出來。2018年四大一線城市應屆生薪資8500元,二線為一線的9折,13薪(普華12薪)。一般剛入四大的普通員工第一年被稱為A1,資深員工常簡稱為“SA1、SA2、SA3”;之後就是升為Manager,最後就是Partner。
至於Q pay的話,一般前2年為1000-1500左右;高階審計員大約在2000-3000之間,但四大每家不太一樣。
2. 內部體系健全、規範,發展前景廣泛。
四大有著類似於集團一樣的健全的發展和分工體系,但分工又不會過於細化。往往會分為不同的專案組,而且一個部門的人可能會同時兼顧多個不同型別的專案,再加上高強度的工作,很容易在短期內打好基本功,積累豐富的行業經驗。
四大的劣勢
1.加班是常事,工作強度大
2. 作為乙方,容易形成固定思維
其實這是所有乙方的通病,因為絕大多數乙方是處於執行的狀態,需要根據甲方的需求不斷的進行修改,往往從最為謹慎保險的角度思考問題。所以很多乙方人跳槽到甲方後,往往會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
3.四大走下神壇,八大崛起
近年來,四大應屆生的門檻不斷降低(不限學校和專業),所以其人員構成不再像10年前那般精英構成,所以失去很多原有的光環。而且國內市場就那麼大,事務所又不斷擴充,導致能分的蛋糕越來越小,再加上內資八大崛起開始搶奪跨國資源。
其實華為財經和四大審計就好比是麵包和理想,小城市還是大城市。
如果想要安穩的生活,那麼華為財經是不錯的選擇。一般來說,在四大做兩三年才能達到華為的應屆生薪資。另外,華為的招聘要求越來越高,能夠早日加入,自身價值還是會有所提升。
但如果想要拼一拼,抱著成為業界精英,那麼四大會給你無限的努力和想象空間。如果有CPA證書,那麼進四大,還是有很大的用武之地的。
相信不論選哪個,都是很好的選擇,前景可待,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