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翠峰山
-
2 # 時代大鵟
先講個迷信:近代史上的三個辛丑年:1841 1901 1961!這三個年份在中國歷史上都是爛年份,民間傳:今天是個寡牛年。
目前全球的新冠疫情,是全球經濟癱瘓的導火線,新冠會貫穿全年,特別是西方國家,整不順,理還亂。對於中國而言:我們是樹大招風呀,我們以合理的制度和方式迴避了新冠大面積的蔓延,而且我們也有一套成功的防疫經驗,但是,經濟前行的道路上,會遭西方國家的百般阻礙,特別是M國。正如那句格言所云:樹大招風,風撼樹。樹想靜而風不停也。但整體上我們的經濟會優於西方國家。我們的任務就是:不能讓房地產業出問題,哪怕是扶著牆也得讓房地產業平穩過渡。
愚人所見,不喜勿噴。
-
3 # 陳思進
之前,哈佛大學研究了800年人類歷史,得出判定金融危機、甚至經濟危機即將到來的五大先導性指標:
1、產出向下走(注:產出是指生產過程中創造的各種有用的物品或勞務,它們可以用於消費或用於進一步生產。產出主要用於消費或進一步加工生產的各種有用的物品和服務。如一塊比薩餅的“生產”,可口的比薩餅就是其產出;在教育中,有教養、有知識的公民則是產出);
2、asset inflation,資產通脹,即資產價格大幅上升;
3、債務持續大幅上升,難以緩解債務,入不敷出,只能以債還債(指借新債還舊債);
4、房地產加大槓桿,必須加大槓桿才能買地買房,即貸款額度加大;
5、政府的當前賬戶下,財政赤字擴大,入不敷出(注:這點需要很專業的判斷)。
不過,要特別說一下,即使所有上述5點都具備,也不見得危機立刻來臨。危機的產生,一是人為捅破,縮短危機週期;要麼人為撐著,直到最終一個骨牌倒下,實在撐不住了,形成骨牌效應,則小危機演變成中大危機,危機週期延長……
順便提一下,這次新冠病毒對人類的影響可能是永遠的。
未來,人類彼此間的隔離將成為常態,人際交往會顯著減少,傳承了幾百上千年的很多風俗習慣也會徹底消失。
未來的服務、零售、旅遊、娛樂、體育等產業將受到極大的抑制,甚至徹底改變許多行業的業務和盈利邏輯。而線上教育、線上醫療、遠端服務、VR、AR等產業將迎來一波歷史性大發展,行業估值的邏輯已經完全改變了……
也就是說,時代可能真的要變了,你準備好了嗎?
再順便提一下最近大熱點比特幣,恰好昨天,高盛前執行長Lloyd Blankfein表示,比特幣是一種可疑的價值儲存和交換媒介,人們有理由對比特幣持懷疑態度。他表示,貨幣應該應該是一種交換媒介和價值儲存手段,而比特幣不符合這些標準。他解釋道,比特幣價格波動過大,且容易因遺忘私鑰而丟失,因此不能很好地作為價值儲存手段;且比特幣的匿名性給希望遏制洗錢和非法活動的監管機構帶來了問題,因此不是合規的交換媒介。他認為 ,如果政府不能有效地監管比特幣,甚至可能會禁止比特幣。
這些觀點和我之前反覆強調的觀點完全一致……點到為止吧。
-
4 # 希望姐橘子
我認為整體經濟發展水平相對有限,全民都回到基礎消費,不聚集也意味著很多行業發展前景受到束縛。但是“危機”中也會給一部分人帶來“機會”,也會成就一批成功人士,所以2021. 我希望大家都能在危機中發揮作用,找到你的機會,成就你的幸福人生,我們一起加油
-
5 # 譚浩俊
2021年會發生經濟危機嗎?
在目前的情況下,經濟危機風險每年都存在,每年都可能發生,也每年都讓世界各國感到擔心,甚至恐慌。
由於疫情地世界經濟的影響還在擴大,而不是減少,疫情的擴散和蔓延沒有停止。尤其是經濟發達國家和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疫情更加嚴重。美國感染和死亡人數全球第一,印度第二,英國死亡率最高。如此一來,對經濟帶來的不確定性更高,對產生經濟危機的影響也最大。
同時,拜登擔任美國總統後,會不會取消特朗普的保護和單邊主義,現在還很難判斷,美國對疫情的控制能不能有效,能在多長時間內有效,其他國家能否控制住疫情,疫苗對疫情控制的作用有多大,疫苗的生產和供應是否能夠跟得上,等等,都是問題。
所以,2021年世界經濟面臨很大的風險和挑戰,但是,如果控制得好,發生經濟危機的可能性不大。如果美國繼續一意孤行,搞貿易保護和單邊主義,也就很難說了,發生經濟危機的風險就會加大。
-
6 # 會長張豪
百萬實體店倒閉,雖然中國受疫情影響最小,但是接下來也有一些經濟後遺症,而且得持續一段時間,所以除了中國其他國家的經濟後遺症會持續時間更長!投資需謹慎啊
-
7 # 使用者山咔咔妹子
2019年開始已經是經濟危機了,20、21、22、23......大量體制外的行業,撤離或者倒閉,大量人失業,經濟下行影響到各行各業。
-
8 # 晴天財經閣
2021年發生經濟危機的機率不大,需要注重的是明年或者2023年。2021年已經即將進入最後一個季度,這也是在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影響經濟以來的第二個年頭,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全球大部分經濟體的復甦還是在預期以內的,雖然疫情伴隨著病毒的變異出現了一定的反覆,但是在全球大部分經濟採取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刺激下,經濟復甦還是有一定樂觀性的。
2022年或者說2023年,全球最大的不穩定性經濟危機的因素都集中在美國國內。
首先最大的不穩定性經濟風險因素就是當前的美國國債。截至2021年的8月份,美國的國家債務規模已經達到了28.5萬億美元,並且在不斷的上升中,預計到2021年年底,美國國內的債務規模將會突破30萬億美元。如何償還這筆債務,是否會發生踩踏的系統性風險,這是需要當前美國和美聯儲共同給出的答案。
此外就是美聯儲的無限量化寬鬆貨幣政策,釋放了太多的美元,導致全球性的通貨膨脹。美元指數走弱大宗商品工業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最終會導致一部分的全球供應鏈產生斷裂,進而影響到全球消費端,會造成惡性迴圈,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惡性通貨膨脹未來可能會在全球部分地區經濟體中上演。
此外就是當前如果美聯儲加速開啟縮減QE,或者直接開啟加息週期的話美股可能會重新發生崩盤,就像2020年3月份那樣,形成多次的連續熔斷下跌行情。美股當前屢創歷史新高,本質就是美元熱錢集中注入到了虛擬投資市場,一旦美聯儲的加息週期開啟,縮減市場的熱錢流動性那麼美股的下跌則是必然的。
美國股票投資市場吸納了太多的全球優質資產,一旦因為流動性風險和預期的炒作週期結束,發生系統性的下跌,美股積累長達10多年的泡沫將會直接釋放,這可能會像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那樣直接引爆全球的金融危機。
所以總結性的來看,目前也就是2021年年內,美國的經濟政策和貨幣政策的急轉彎可能性不大,需要關注的點則是2022年和2023年。
-
9 # 浙漂的洋洋
不會,現階段產能都是過剩的,發生經濟危機頂多就是一部分累得要死的人失業休息一下而已。其實所謂的經濟危機就是資本家對於他們預期收益相差比較大。所以他們藉機抄作好收割窮人。毛主席早就認識到這一點。不準搞投機倒把。萬惡的資本主義一點都不為過。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國家必然必須的產物。但願馬克思的社會主義制度能避免這一社會惡運。祝願祖國好運
-
10 # 華軒盛高週波
準確的告訴大家,2021年不會發生經濟危機,全球金融,經濟,房地產三大危機都會在2022年8月份同時爆發,希望大家做好應戰準備。
-
11 # 種花家的工業兔
經濟危機其實就算髮生了,一開始的時候也是很難注意到的,只有當他形成了一定規模之後你才能注意到,其實現在已經有經濟危機的苗頭了,但是詭異的是什麼你知道嗎?只要新冠疫情不結束經濟危機就很難爆發,因為新冠疫情可以讓國家進入一種緊急狀態,這種情況下國家可以採用非常規的手段來對市場進行干預,不會引起市場的太大恐慌,這也變相的是的經濟危機的在向後推遲。
其實理論上大家都知道,前兩年就應該爆發經濟危機了,因為差不多每11年爆發一次經濟危機,從97年到08年,從08年到19年,但是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把經濟危機的時間向後延遲了,看起來好像很不錯對不對?但問題是規模也在累積。一年以來美國的物價持續上漲,一些地方的房價已經翻了倍,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通貨膨脹特別是惡性通貨膨脹,在美國已經發生。
如果美國控制不住的話,持續讓通貨膨脹高於4%或者5%,那麼對於美國的經濟是一個重大打擊,就很有可能導致經濟危機的出現,面對這種情況美國只能不斷的印錢,但問題是印錢能夠一時緩解,帶來的後果卻是通貨膨脹更厲害了。
總而言之一句話,經濟危機遲早會到來的,不是今年就是明年,不是明年就是後年,而且基本上可以確定,越往後推規模越大,經濟危機,這是資本主義不可改變的頑疾。
回覆列表
我個人估計2O21年發生經濟危機是全世界的必然結果,理由有三個方面。<一>當前疫情的影響,能在十二個月消滅疫情根本不可能。<二)以美國為首的挑走世界多個國家的混亂,大戰就打不起來,小戰天天打,影響經濟的發展。<三>由於世界各國不團結,共同對付各種災害,影響正常的經濟迴圈,再加上別有用心的人,大發國難財,少數國家經濟調控得好,但普遍國家不可能做到,這就是經濟危機出現時必然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