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山文苑
-
2 # 炫然姐
說到年輕,很多奔四的人時常感慨老了。不是你真的老了,而是心態老了。
一個人的壽命若只有50歲,40歲就真算作老了。一個人的壽命若是100歲,40歲就正當年,也算年輕。不是嗎?
你是什麼樣的心態就是什麼樣的年齡。
昨天坐車碰到一位60歲的‘‘姐姐’’,她身材窈窕,穿著時尚。如果她不說姑娘已經35歲了,你不會相信她60歲。她給朋友打電話都是滿嘴勵志的話:‘‘我們現在辛苦點,等我們老了才能高枕無憂’’。
從別人身上,你有沒有看到自己的60歲?
時值60歲,你希望財富自由;你希望陪著愛人去周遊世界;你希望一家老小歡聚一堂,其樂融融;而不是滿臉滄桑,步履蹣跚;更不是躺在病床上呻吟。
正值年輕,你可以為事業成功,家庭幸福,財富自由奔跑,但請記住,人生不是短跑,而是馬拉松。跑累的時候記得停下來修整,不要透支自己的身體,不要違揹人身自然規律。
正值年輕,你所擁有的好心態和健康,就是你一生最大的財富。
願我們都越活越年輕
-
3 # 第一心理
以正確的心態對待衰老
英國赫芬頓郵報(Huffington Post)在2010年的一篇報道中指出,越來越多的青少年開始透過注射肉毒桿菌來使自己看起來“更年輕”,市面上甚至出現了專門為青少年而研發的“青春版肉毒”(teen toxing)。似乎大家都將抗衰老列進了“人生大事”的清單。
很多人把“老”看作是一場失去,我們會在這個過程中,失去容顏,失去健康,失去單純,失去競爭力。其實不然,我們可以仔細思考一下,“年輕”究竟會給我們帶來什麼?
一項調查顯示,人們對於“自我”,可能存在一種“功能幻覺”(functional illusion),意思是,人們總會下意識的認為,年輕可以擁有種種優勢,包括資源、競爭力等等,其實,這只是一種(在年輕時候)自我陶醉的假象。
所謂的資源和競爭力,並不是以年齡為衡量因素的,而衰老也不是人們所想象的那樣大量的“失去”,衰老的過程我們同樣可以自我提升。一個不高估青春的價值,不焦慮衰老的人也能更加坦然地面對衰老。
保持樂觀
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那些長壽老人健康的秘訣離不開一顆樂觀積極的心。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也許衰老會讓我們變得更脆弱,但是,當我們保持樂觀的心態後,年齡絕不會成為束縛我們生活的枷鎖。
一項針對乳腺癌患者(Taylor,1983)和911恐怖襲擊的倖存者(Bonanno, Rennicke & Dekel, 2005)的研究發現,心態是影響人們如何應對創傷,以及需要多久走出創傷的一個重要因素。
當我們對自己有著玫瑰色濾鏡時,這種理想化的自我認知也會影響我們的行為。比如,那些堅持養生並且自律的人,往往都是心態積極的人。並且,如果人們對自己的看法足夠積極和堅定,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身邊人對他們的印象和評價。
所以,我們看到那些神采奕奕的老人,也會不自覺地覺得他們很年輕,而看到愁眉苦臉的年輕人,我們也會傾向於猜大他們的年齡。
加強運動
運動的益處不言而喻,長期的堅持鍛鍊不僅能強身健體,它還能促進身體分泌多巴胺,也就是讓我們感到快樂的一種神經物質。
慢跑30分鐘,也能起到抗抑鬱藥的作用,因為多巴胺的分泌會讓我們覺得更快樂,而快樂又會使我們心態更加積極健康。
衰老從來都不是一件可怕的事,人總是會面對死亡的,因此,我們不必害怕老去,因為心靈是自由的,只要你能保持年輕上進的心態,那麼你就會越來越年輕。
-
4 # 老邪57
不可能吧,沒有返老還童那一說,本人面貌就很年輕,說句實話,身體的各個部位,都在很正常的老化著,一年不如一年,越來越差。
回覆列表
身邊大部分人無論容顏還是心理,都是隨著年齡增加而逐漸老去,但也不乏愈活愈年輕的個例。
筆者仔細觀察並試圖分析過這些並不鮮見的愈活愈年輕的個例,發現這個群體有幾個特徵:
1、心態好。俗話說“態度決定人生”,“返童”群體中多數人性格較平和,包容心強,樂善好施,簡言之:心態好,心地好。
2、解決了基本的物質後顧之憂。“返童”族多為四十歲以中老年齡人員,不少經過多年打拼及合理規化,個人或整個小家庭已居有其屋、老有所養。
3、已孝子正。什麼叫“已孝子正”呢?就是說“返童”族自己能做到孝順長輩尊重長輩,而自己的子女有樣學樣,行走在相對正確的人生道路上。
4、夫妻舉案齊眉或相敬如賓。“返童”族夫妻間往往有至深情感,雙方舉案齊眉十幾數十年;另一種則夫妻間愛情已逝但因子女因素雙方關係轉為親情,凡事能相敬如賓一切孩子為重。當然,還有一種單身者亦易返童,前提是他(她)已習慣了個人生活並有相對高雅的興趣愛好。
具有以上幾種特徵的人,想不愈活愈年輕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