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坐看雨收雲散

    蒙古族地域廣闊,善騎射為何甘心聽命於同是騎射出身的滿清呢?大明王朝和蒙古族爭鬥了二百多年為什麼沒有勝利者?

    大明王朝是建立在蒙古人的仇恨中的,從舒適的地位被趕回原始的遊牧生活中去,環境惡劣,生活艱苦,對大明王朝恨之入骨。矛盾是不可調和的敵我矛盾。明王朝也把蒙古族視作唯一威脅安全的敵人,當然這是後金未崛起時。明王朝和蒙古族始終此消彼長,各有上風和被動的時候,初期朱元璋和朱棣把蒙古貴族攆到了漠北地區,國家有了近百年的和平時期。到了英宗時期士木堡之變後,蒙古族一直佔上風,有絕對的主動權。蒙古族也在那個時期有了很大的發展。到了嘉靖年間大明朝出了幾位猛將如戚繼光,王崇古,李成梁等對蒙古族形成新的威攝,這個時期蒙古和大明處於相持階段,相對和平一些。敵對的性質沒變,矛盾依然存在!

    後金的崛起與蒙古族的聯姻起了重要作用,努爾哈赤與其兒子們都和蒙古貴族實行聯姻,不聽話的蒙古部落就遭到後金的沉痛打擊,努爾哈赤採取打一巴掌給個甜棗的辦法,軟硬兼施把蒙古族生生的綁在了自已的戰車上,他們有其共同的敵人大明朝。滿清進關後歷代皇帝均採取懷柔和聯姻的政策拉擾安撫蒙古各族。對蒙古族給予極大的自治權利,更是實行滿蒙一體的政策,所以終大清一朝蒙古族沒有叛亂行為。這也是蒙古族為什麼臣服大清的原因所在吧!是嗎?

  • 2 # 饞嘴肥貓鏟史官

    清朝征服蒙古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歷經數代,每代都根據具體形勢採取不同的對策。

    先看明朝主要採取手段:

    一,征伐。(明太祖,明成祖,明英宗,明武宗)

    效果不明顯。

    明太祖,明成祖多次征討蒙古敵對勢力,耗費巨大,而大漠遼闊,找到敵人就很困難,與敵人主力形成決戰更是難上加難。明太祖驅逐了北元,瓦解了其政權,明成祖有力打擊了蒙古殘部的主力,但沒有消滅乾淨。其很快死灰復燃,重新糾集起來,並又對明境構成巨大危脅。

    明英宗征討失敗,喪師被俘,明朝遭到重創。軍事上已經走向下坡路。

    明武宗勞師遠征,無法形成陣地對決,收效甚微。

    二,軍事防禦。(明朝歷代)

    修長城,築城池,建要塞,戍九邊。

    效果不明顯,蒙古人機動作戰,範圍廣,突破點多,防不勝防。

    三,分裂。

    廣封汗王,離間分裂。

    效果不理想,眾多汗王雖然暫時分裂,但大魚吃小魚,幾經互相吞併,反而形成一個巨鯨。

    四,商貿控制。(隆慶和議)

    互市貿易,與臣服的部落通商。

    這個效果要好些,至少維持住了較長一段時間的和平,節約了兵力和修築城防要塞的費用。但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為威脅的力量依然存在。

    再看看清朝(包括努爾哈赤時代)主要採取的手段。

    努爾哈赤時代:

    一,征伐

    這個效果也不理想。來了就順服,走了又背叛,弱時就屈服,強時就對抗,不能很好解決。

    二,擄掠

    搶奪敵人的人口牲畜和財物,削弱對手。

    這個效果也不明顯,窮人本身沒有什麼可搶的。

    三,結盟

    用通婚,結盟的手段,把雙方利益捆綁在一起,這個效果要好些。

    皇太極時代

    一,征伐

    這和努爾哈赤一樣。

    二,收附

    透過征伐而收服的部落,令其歸附,許以好處,並率之參與作戰。

    這個效果較好,逐步蠶食和消化。

    三,承汗。

    皇太極宣佈繼承了蒙古大汗的地位。

    這個略狠,從法統上解決了蒙古敵對勢力的理論基礎,和唐太宗的作法異曲同工。

    順康雍時代

    一,征伐

    對少數反抗部落進行征伐。

    效果不錯,但耗費巨大。

    二,駐軍

    在蒙區諸部落駐軍,防範其背叛。

    這主要起個監視效果。

    三,盟旗

    把八旗制的特點運用到蒙古各盟部,分割成大大小小數百部,各封旗主,賜予牧地,禁止越旗通婚和耕牧,並派人監管。

    這比較厲害了。遊牧民族的屬性被改變了,成了畜牧民族了。分裂成了小碎片,再也難以形成巨大的整體,威脅大大減小。

    四,黃教。

    宣揚和鼓勵黃教,對加入黃教的蒙古人免除雜役和稅賦。

    這真是高妙的毒計。蒙古人大多信佛,現在能享受到這麼優厚的福利,當然趨之若鶩,大群大群年輕的蒙古漢子都當了和尚喇嘛唸經去了,誰也沒興趣造反了。至於那點點賦稅,比起防止邊患的軍費來,簡直可以忽略不計。

    於是,橫行草原數百年的狼群,從此就變成了綿羊。

  • 3 # 不老的老法師

    明朝擊碎了蒙元,但農耕草原之間文化差異使得明朝中央無法有效以及長期管控蒙族各部,因此農耕草原沿線衝突不斷。清中央則不同,兩者兼備有效調和掌控,實現了中國封建時代僅有的農耕與草原連線地帶各族基本相安無事長期和平協作以及政府強力管控,清早期這點相當了不起。

  • 4 # 坐看雨收雲散

    蒙古族地域廣闊,善騎射為何甘心聽命於同是騎射出身的滿清呢?大明王朝和蒙古族爭鬥了二百多年為什麼沒有勝利者?

    大明王朝是建立在蒙古人的仇恨中的,從舒適的地位被趕回原始的遊牧生活中去,環境惡劣,生活艱苦,對大明王朝恨之入骨。矛盾是不可調和的敵我矛盾。明王朝也把蒙古族視作唯一威脅安全的敵人,當然這是後金未崛起時。明王朝和蒙古族始終此消彼長,各有上風和被動的時候,初期朱元璋和朱棣把蒙古貴族攆到了漠北地區,國家有了近百年的和平時期。到了英宗時期士木堡之變後,蒙古族一直佔上風,有絕對的主動權。蒙古族也在那個時期有了很大的發展。到了嘉靖年間大明朝出了幾位猛將如戚繼光,王崇古,李成梁等對蒙古族形成新的威攝,這個時期蒙古和大明處於相持階段,相對和平一些。敵對的性質沒變,矛盾依然存在!

    後金的崛起與蒙古族的聯姻起了重要作用,努爾哈赤與其兒子們都和蒙古貴族實行聯姻,不聽話的蒙古部落就遭到後金的沉痛打擊,努爾哈赤採取打一巴掌給個甜棗的辦法,軟硬兼施把蒙古族生生的綁在了自已的戰車上,他們有其共同的敵人大明朝。滿清進關後歷代皇帝均採取懷柔和聯姻的政策拉擾安撫蒙古各族。對蒙古族給予極大的自治權利,更是實行滿蒙一體的政策,所以終大清一朝蒙古族沒有叛亂行為。這也是蒙古族為什麼臣服大清的原因所在吧!是嗎?

  • 5 # 饞嘴肥貓鏟史官

    清朝征服蒙古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歷經數代,每代都根據具體形勢採取不同的對策。

    先看明朝主要採取手段:

    一,征伐。(明太祖,明成祖,明英宗,明武宗)

    效果不明顯。

    明太祖,明成祖多次征討蒙古敵對勢力,耗費巨大,而大漠遼闊,找到敵人就很困難,與敵人主力形成決戰更是難上加難。明太祖驅逐了北元,瓦解了其政權,明成祖有力打擊了蒙古殘部的主力,但沒有消滅乾淨。其很快死灰復燃,重新糾集起來,並又對明境構成巨大危脅。

    明英宗征討失敗,喪師被俘,明朝遭到重創。軍事上已經走向下坡路。

    明武宗勞師遠征,無法形成陣地對決,收效甚微。

    二,軍事防禦。(明朝歷代)

    修長城,築城池,建要塞,戍九邊。

    效果不明顯,蒙古人機動作戰,範圍廣,突破點多,防不勝防。

    三,分裂。

    廣封汗王,離間分裂。

    效果不理想,眾多汗王雖然暫時分裂,但大魚吃小魚,幾經互相吞併,反而形成一個巨鯨。

    四,商貿控制。(隆慶和議)

    互市貿易,與臣服的部落通商。

    這個效果要好些,至少維持住了較長一段時間的和平,節約了兵力和修築城防要塞的費用。但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為威脅的力量依然存在。

    再看看清朝(包括努爾哈赤時代)主要採取的手段。

    努爾哈赤時代:

    一,征伐

    這個效果也不理想。來了就順服,走了又背叛,弱時就屈服,強時就對抗,不能很好解決。

    二,擄掠

    搶奪敵人的人口牲畜和財物,削弱對手。

    這個效果也不明顯,窮人本身沒有什麼可搶的。

    三,結盟

    用通婚,結盟的手段,把雙方利益捆綁在一起,這個效果要好些。

    皇太極時代

    一,征伐

    這和努爾哈赤一樣。

    二,收附

    透過征伐而收服的部落,令其歸附,許以好處,並率之參與作戰。

    這個效果較好,逐步蠶食和消化。

    三,承汗。

    皇太極宣佈繼承了蒙古大汗的地位。

    這個略狠,從法統上解決了蒙古敵對勢力的理論基礎,和唐太宗的作法異曲同工。

    順康雍時代

    一,征伐

    對少數反抗部落進行征伐。

    效果不錯,但耗費巨大。

    二,駐軍

    在蒙區諸部落駐軍,防範其背叛。

    這主要起個監視效果。

    三,盟旗

    把八旗制的特點運用到蒙古各盟部,分割成大大小小數百部,各封旗主,賜予牧地,禁止越旗通婚和耕牧,並派人監管。

    這比較厲害了。遊牧民族的屬性被改變了,成了畜牧民族了。分裂成了小碎片,再也難以形成巨大的整體,威脅大大減小。

    四,黃教。

    宣揚和鼓勵黃教,對加入黃教的蒙古人免除雜役和稅賦。

    這真是高妙的毒計。蒙古人大多信佛,現在能享受到這麼優厚的福利,當然趨之若鶩,大群大群年輕的蒙古漢子都當了和尚喇嘛唸經去了,誰也沒興趣造反了。至於那點點賦稅,比起防止邊患的軍費來,簡直可以忽略不計。

    於是,橫行草原數百年的狼群,從此就變成了綿羊。

  • 6 # 不老的老法師

    明朝擊碎了蒙元,但農耕草原之間文化差異使得明朝中央無法有效以及長期管控蒙族各部,因此農耕草原沿線衝突不斷。清中央則不同,兩者兼備有效調和掌控,實現了中國封建時代僅有的農耕與草原連線地帶各族基本相安無事長期和平協作以及政府強力管控,清早期這點相當了不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傅雷家書第十三章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