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隨心葉子
-
2 # 小毛驢有個倔脾氣
穿校服不?別讓她換衣服,直接穿校服坐書桌寫作業,隨便整個攝像頭放櫃子上對著她,不用安線什麼的有一個意思意思就行,就說是老師盯著看,孩子不怕你,一般都怕老師,別的沙發床不能碰,寫完了假裝關攝像頭,然後才能換衣服,玩兒,吃飯。
-
3 # 愛好數學的家長
首先恭喜你知道孩子一年級的學習習慣很重要,是個有心的家長
1.一年級的孩子家長的引導非常重要,你想讓孩子成為啥樣的,你自己首先要成為啥樣的
2.家長的陪伴非常重要,從上學第一天起給孩子定好計劃,讓孩子明白寫作業是首要任務
3.家長的堅持非常重要,這個階段的孩子沒有定型,家長一但計劃定下來了,自己必須執行
4.家長的監督非常重要,這個階段的孩子可塑性非常大,家長定的規矩需要監督和落實,一但這個艱難的過程成為習慣了,孩子就好了
一年級的孩子就像一張白紙,在一張白紙上,你想怎麼畫都可以。
如果你讓孩子放學回家吃點水果零食,休息一會兒,規定幾點幾分就寫作業,這麼大的孩子難道還能反抗?
有的孩子做事拖拉,不是孩子的問題,是因為家長沒有規定讓他什麼時候完成。就如你在單位的工作,領導沒規定時間完成,有幾個能提前完成一樣。
小學四年級前是孩子學習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期,從一年級入學起,家長就要求孩子每天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寫作業,寫完作業才能玩,適當監督,但不陪同,逐漸為以後十幾年的學習養成好的習慣。
如果父母下班比學生晚,由老人接送孩子上下學,父母可以規定孩子,在幾點前必須完成作業,父母下班回家就檢查。
這期間父母要堅持每天檢查孩子作業,讓他養成你大概幾點回家,幾點前要完成作業,孩子自己會養成管理時間的習慣。
父母千萬別認為孩子學習靠自己自覺,首先你想想你上班,如果不是因為單位的規章制度,你能天天自覺在單位幹活?
對於有些不上班的家長,孩子學習的時候,家長最好自己也做些正事,不要自己玩兒,或干擾孩子學習,同時也不要一直盯著孩子學習,練就孩子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
教育孩子,不是一天兩天的事。養成好的習慣,也是需要幾月甚至需要幾年時間。
對於一年級的孩子,因為年齡還小,懂得不多,家長需要愛心、耐心陪伴孩子,換位思考,想想當年自己一年級時是什麼狀態,畢竟絕大部分孩子都是普通人。
孩子學習,需要一個安靜祥和的環境,父母因為孩子學習吵架,孩子心裡會有負罪感,也許他會認為,自己不讀書父母更恩愛,家庭更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