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心理諮詢師海德
-
2 # 九月心理
你好,看來對於放假探望長輩和親戚來做客這兩件事都希望採取迴避的態度。
那麼,從心理的角度看,通常回避是因為害怕尷尬,以下兩種情況都跟害怕尷尬有關係。
1、迴避型人格
特徵是一種普遍的社交抑制,感到能力不足和對負性評價過於敏感的人際行為模式。
人際關係有明顯問題,因為焦慮擔心被排斥、被否定、被批評,不願意主動與人打交道除非確定被對方所喜歡。
不太自信,害怕暴露缺點或害怕被嘲弄總擔心自己能力不足,表現笨拙,在與人交往中表現拘謹害羞。
敏感,對別人的表達和舉動都很在意,對輕微的批評和微妙的嘲諷都反應強烈。
其實,迴避型人格的人也很想參加社交活動,只是面對如此多的顧慮,對扎堆人際活動就沒有興趣了。
是一種成年早期就形成的人際模式,原因很複雜,也許父母批評指責太多導致自卑退縮,也許父母沒有示範充足的人際交往技能,也許小的時候在家或者學校總受排擠形成迴避的模式。
2、社交焦慮
社交焦慮中的迴避與害怕社交尷尬有關,僅限於在社交情境中。
特徵就是個體處於可能受他人密切關注的社交情境中會感到害怕和焦慮。
擔心他人的負面評價,擔心在他人面前出醜,擔心處於尷尬的情境。
軀體表現出臉紅、手抖、流汗、結巴等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症狀。
因害羞和害怕會主動迴避社交情境。離開社交情境,會恢復正常。
如果你只是在假期才有這個困擾,只是短期的糾結,沒有影響你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那就只是輕度的心理困擾,談不上障礙的程度。
-
3 # 象象媽
記得小時候每到逢年過節的時候,就特別喜歡到處走親戚,這樣不僅熱鬧,還充滿了人情味,而且時不時的還會有意外收穫,比如說壓歲錢啊。
第一:圈子不同,缺乏共同話題,也就是無意義的社交狀態會讓年輕人不願意和親戚來往,心理學上講,人是一種社會性動物,需要通過社交來滿足情感、資源上的需求,也是調節情緒的重要方式,而大多數情況下親戚之間只是簡單的來往,無法讓年輕人在對方身上得到支援和寬慰。
第二:交流較少,有距離感,不少親戚平時都不怎麼聯絡,很少交流,對彼此的近況並不瞭解,聚在一起會很尷尬,還有就是,很多親戚一見面就會各種催婚、催二胎,這些比較隱私的話題都會引起年輕人的反感,反倒拉開彼此之間的距離。
第三:不想被人比較,親戚聚在一起,總是被問一些尷尬的問題,最常見的就是工資多少,有物件沒,什麼時候結婚等等,但是現在社會壓力大,年輕人很厭煩被人拿來比較,
第四:攀比心理,大部分年輕人都是剛進社會不久,但是一到逢年過節,親戚聊天過程中很容易拿自家孩子的工作啊收入啊買房買車了等等作為共同話題來討論,雖然交流過程中會紛紛送上各種祝福,但是同時難免有點眼紅。如果倆家經濟狀況相差太大,就總感覺不在一個圈子了,自然有所牴觸,接著漸行漸遠。這樣的交流會讓暫時落後一點的年輕人倍感壓力,也非常不喜歡這樣的氛圍,從而想要快速逃離這種氛圍。
-
4 # 往事不要再提207
現在都這樣正常。親戚朋友現在都不會到別人家裡去,一般都是到外面聚一下。不回老家看長輩可以,東西郵點過去就好了,如果有客人來現在也是安排住賓館。
-
5 # 吳小枝594
這不是心理障礙,是現在年輕人都喜歡這樣的生活方法,因平常在外面工作很辛苦,放假回家,都想好好休息,安安靜靜在家玩兩天,不想去別人家串門,也不喜歡別人到家來。
回覆列表
題主所說的這個現象在我身邊也有這樣的人,從一名心理諮詢師的視角,我有幾點想法與題主分享。
首先,根據題主所描述的現象,是一種內在需要和外部環境之間的衝突,題主心中對此有困惑不解,也有些不確定的感覺。同時,心理障礙,也稱為心理疾病,這與題主所描述的衝突之間沒有必然聯絡。因此這些現象本身並不是心理障礙,而這個現象對你的影響是否達到心理障礙的診斷標準需要省級醫院心理科或精神科醫生進行診斷。
題主所描繪的是外在表現,而我們內心世界的需要更需要被我們所看見。
作為長期在外的人,內心對於家的需要是真實存在的,就如同題主所說”希望與父母安靜在家”,這正體現了題主對家人情感陪伴的需要。
從題主的問題中可以看到,題主應該是一位遠離老家,努力踐行幸福奮鬥觀的人,因此”放假”對於我們而言,或許休息是我們最迫切需要的。從每個人的心理型別可以得知,有些人是偏向於”內傾”型別的。內傾,代表我們是通過”回到內在”來”滿血復活”的。因此如果你恰好是偏向”內傾”,又在外打拼,那麼放假想要獨處或者安靜的休息,可能正是內在情感充能的需要。
所以我覺得,題主或許更在意的是你所表現的行為給你帶來評價的同時,帶來某些感受的困惑與不適。可以嘗試將自己的感受,針對”在什麼時候,發生了什麼事,讓你想到什麼,給你帶來什麼感受”進行梳理。看見自己內在更多情感情緒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