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生命召集令
-
2 # 血液病醫生郭乃讓
第一個問題,多發性骨髓瘤是骨髓內漿細胞異常增生的一種惡性腫瘤。由於骨髓中有大量的異常漿細胞增殖,引起溶骨性破壞,又因血清中出現大量的異常單克隆免疫球蛋白,尿中出現本週氏蛋白,貧血、免疫功能異常引起腎功能的損害。出現臨床症狀繁多,常見貧血、骨痛、低熱、出血、感染、腎功能不全,隨著病情進展,可出現髓組織浸潤、M球蛋白比例異常增高,從而導致肝脾淋巴結腫大、反覆感染、出血、高粘綜合徵致腎功能衰竭。
第二個問題,通常在骨髓瘤發生初期,由於症狀並不是十分明顯,並且與其他疾病症狀較為相似,所以容易進錯科室造成誤診。但如果我們能夠避免這個問題,在骨髓瘤發生初期就聯合化療,造血幹細胞移植以及靶向治療,並且在這個過程當中結合中藥治療幫助胃部健康,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有效延緩骨髓瘤的發作,對於患者來說就是不錯的福利。
一般情況下想要徹底治癒骨髓瘤,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只要我們能夠在發生初期,就及時瞭解這個疾病的存在,並且聯合治療,可以延緩患者壽命7到10年,這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因為對於腫瘤患者來說,最關鍵的問題就是延緩生命的長度,所以在生活當中如果我們身體出現了較為輕微的不適,就一定要立即配合治療,這樣才能提早發現疾病的存在,並且得到治癒。
-
3 # 血液腫瘤邢志欽醫生
多發性骨髓瘤是什麼病?
多發性骨髓瘤是源於骨髓漿細胞的惡性血液腫瘤,大部分患者的年齡在60到70歲左右,通常為多發的骨病變,其特點是溶骨性骨破壞、骨痛、高鈣血癥,包括腎臟在內的全身各個器官臟器的功能紊亂。骨髓瘤首先侵犯的往往是那些在成年後仍保留有紅骨髓的骨骼,比如脊柱、骨盆等,病理性骨折通常為其首發症狀,大多數骨折累及到脊柱需要進行血、尿以及其它化驗檢查,骨髓穿刺可以明確診斷。治療上對於區域性病變可以進行放療,骨髓瘤一般是較為敏感的,當腫瘤體較大以及四肢、長骨、脊柱等瀕臨或者已經發生病理性骨折的時候,需要進行外科手術的切除和內固定處理。對於累及多部位的多發性骨髓瘤需要進行化療,甚至配合骨髓移植,適當的聯合用藥可以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
多發性骨髓瘤能治好嗎?
首先,晚期的骨髓瘤肯定治不好,但早期的骨髓瘤是有治好的可能性的。雖說骨髓部位出現了腫瘤,治療骨髓癌的難度要比其他部位更大,但是隻要骨髓瘤癌細胞沒有擴散,那麼透過合理的醫學治療,骨髓癌還是有可能治癒的。因為醫學也是在不斷進步的,就像骨髓癌這種過去治不好的疾病,在如今都有治癒的希望。但是無論如何,得了骨髓癌一定要及早治療,否則等到癌細胞擴散了,再想治好就很困難了。
多發性骨髓瘤如何治療?
目前,多發性骨髓瘤在治療上以聯合化療、造血幹細胞移植及靶向治療為主,中藥治療為輔助。當然骨髓瘤早期治療的效果比晚期要好很多,聯合治療壽命可達到7-10年。結合的辦法治療本病,可得到扶正祛邪的成效。
中藥一方面可以增強多發性骨髓瘤的機體免疫功用,首要可降低這種細胞出現大面積擴散的情況,減少骨髓瘤細胞的增生。其次可增強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的骨密度,防治骨質疏鬆、病理性骨折;還可以對抗化療副作用,增強機體免疫功用,影響骨髓造血,改善貧血體現,減輕患者痛苦,延長生存期期。
-
4 # 血液科張廣蕊醫生
你好,骨髓瘤是一種漿細胞的惡性腫瘤,主要是骨髓瘤細胞在骨髓內克隆性增殖,骨骼遭到破壞,產生溶骨性的骨質破壞。常常伴有貧血,腎功能不全和骨髓瘤細胞髓外浸潤導致的各種損害等。發病年齡多在50-60歲之間。該病目前是不可治癒性疾病。
回覆列表
骨髓瘤是一種血液系統的疾病,他的基本發病機制是漿細胞的惡行增殖,導致單克隆免疫球蛋白或者M蛋白,導致器官及組織損傷,有的患者即使患有淋巴瘤也不會表現出明顯的臨床症狀,這種患者如果沒有疾病繼續進展的傾向,可以定期觀察,不用治療。如果出現典型的臨床症狀了,患者需要積極的治療。
骨髓瘤的臨床症狀也比較多樣,其中骨痛最為常見,這是由於骨髓瘤細胞在骨髓中增生,導致破骨細胞的過度啟用,從而出現骨質疏鬆或者溶骨性破壞,臨床表現為多部位的骨痛。骨髓瘤的患者比正常人更容易發生各種感染,這和骨髓瘤導致中性粒細胞減少有關。貧血也是臨床常見的症狀,高鈣血癥、腎功能不全也是有發生,出血性傾向、雷諾現象淋巴結的無痛性腫大、肝脾腫大、神經的損害也可見於骨髓瘤的患者身上。
總的來說,骨髓瘤的患者臨床症狀輕重不一,臨床上要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制定不同的治療方案,除了臨床症狀之外,還需要定期進行血象、骨髓象血鈣、C反應蛋白、腎功能的監測,以明確疾病的進展程度,從而給予相應的治療。
化療時骨髓瘤的基本治療方式,還可根據情況進行骨髓幹細胞的移植治療,對於骨質疏鬆明顯的患者可使用二膦酸鹽來抑制破骨細胞的功能,以治療骨質疏鬆;高鈣血癥的患可透過水化、利尿等方式對症處理。
骨髓瘤患者的預後因人而異,有的患者可存活十年以上,影響預後的因素有很多,年齡、C反應蛋白、骨髓漿細胞的浸潤程度都可影響到患者的生存時間。
本期答主:陳泳淼,醫學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