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旅行中國
-
2 # 史館
1763年,一名在匈牙利研究神學的學生斯特勞,在和幾個印度同學聊天時,偶然發現這些印度同學的母語和匈牙利當地的吉普賽人的語言有很多相似之處。出於好奇,他便把這些印度同學母語中的一些高頻詞整理出來,然後拿給當地的吉普賽人看。結果驚奇地發現,這些吉普賽人能翻譯出這些詞彙中的大部分。
▲吉普賽營地老照片
這一發現公佈後,立即引發了世界各國學者的關注。因為當時歐洲大陸上有很多吉普賽人,但關於吉普賽人的文字記載卻十分有限,加之他們不斷的遷徙,而且在流徙過程中不斷地學會當地的語言和習俗,使他們的文化處於一直不停的變化中。因此,研究人員很難透過語言和生活方式找到他們真正的起源。
繼斯特勞的發現後,又有一些分別來自德國和英國的語言學家,透過研究吉普賽人的方言,考證出歐洲吉普賽人的語言來自印度。在這些吉普賽人所講的方言中,儘管包含了大量波斯、義大利和英語詞彙,但數量最多的卻是源於印地語的詞彙,而且在書面用語和語法上與印地語有大量的相似之處。
▲美麗的吉普賽女郎
接著一些歷史學家又開始從吉普賽人的習俗、文化和社會等方面深入研究,發現巴爾幹地區和地中海沿岸國家的吉普賽人常自稱“加託”,與印度旁遮普地區的伽託族發音十分接近;德國境內的吉普賽人總是自稱“辛徳”,與印度河流域的辛迪族發音也很相似……更奇怪的是,人數更多的歐洲吉普賽人常自稱“羅姆”“勞姆”和“多姆”,這些詞語均準確地對應一個印度語單詞Dom(多姆人),這個單詞在印度語中的含義就是“靠歌舞為生的下等人”。
研究發現,吉普賽人與一個印度的古老民族多姆族,在語言、習俗和生活方式方面極為相似,在一些古印度研究著作中,也有關於這個民族的記載。他們善歌舞,生活在社會底層,多數人靠賣藝為生。他們居無定所,對飲食沒有什麼要求,具有極強的生存能力。常常帶著破破爛爛的蘆葦帳篷四處遊蕩,在靠近村子的地方群居。他們人口雖然眾多,但社會地位並不高,很多人從事製革工人、鐵匠、樂手之類的工作。
▲1939年9月,被從維也納驅逐至波蘭的吉普賽人家庭。
最後,專家學者們透過這些研究分析結果得出結論,吉普賽人的故鄉應該在印度。
那麼,他們為什麼要離開故鄉而四處流浪呢?
戰爭,是造成他們背井離鄉的主要原因。歷史上,阿拉伯人、蒙古人、突厥人都曾經佔領和統治過印度。尤其是突厥人,在佔領印度北部期間,燒殺搶掠,施行殘酷的剝削政策,造成大批的多姆人逃難外流。
他們坐著大篷車,從印度西北部地區進入波斯(現在的伊朗),經過亞美尼亞,到達東羅馬帝國。其後繼續西遷,到十五世紀時,他們到達了巴爾幹半島和匈牙利。1322年前後,曾經有五名弗朗西斯科教會的修士朝聖時,在愛琴海中間的克里特島上發現過一群住在洞裡的吉普賽人。
這以後,吉普賽人就像蒲公英的種子一樣,隨風散播到歐洲各地,每到一處就靠表演歌舞或給人占卜為生。
▲德國警察驅逐猶太人
但他們這樣的職業、奇特的風俗習慣和怪異的行為不為歐洲人所接納,人們常把他們和流浪漢、精神病人、乞丐和小偷劃為一類,不願意和他們來往,處處歧視排斥他們。16世紀,一批吉普賽人和殖民者一起,登上了美洲大陸。
儘管吉普賽人遍佈世界各地,但他們依然是一個牢固的整體。儘管他們的語言有一部分被當地語言同化,甚至有些吉普賽人早已不再講多姆族語言,但至少有一點是他們從始至終都沒有改變的。
▲上世紀60年代吉普賽人的大篷車
繼語言學家、歷史學家研究了吉普賽人之後,人類遺傳學家也開始研究吉普賽人。一些澳洲的當代科學家們,曾經從全世界14個地區的吉普賽群體中,選出了275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吉普賽人,研究他們的線粒體DNA和Y染色體。結果發現,這些散居世界的吉普賽人,在上千年艱辛漫長的流浪遷徙過程中,一直是個單一而純粹的民族。他們幾乎沒有與外族通婚,始終保持著自己純淨的血統,一直在地球上逐風而行,到處流浪。
參考文獻:
回覆列表
題目中提到的吉普人應該是指吉普賽人,他們最早可能生活在如今的印度北部或伊朗地區,關於這個種族有許多神秘的傳說,他們被法華人稱為“波希米亞人”,被英華人稱為“吉普賽人”,他們自稱為“羅姆人”。
他們生活在貧民窟,棚戶區,能歌善舞,擅長金屬冶煉,算命占卜是他們的一項傳統行業,尤其是吉普賽婦女~
十二世紀時,由於戰亂以及高爾王朝的入侵導致吉普賽人開始流浪,自此吉普賽人的腳步遍佈歐洲各部,但是他們的生活現狀受到種種制約,甚至在羅馬教廷強盛期間受到大規模的迫害,他們居住在棚戶區,或貧民窟,依靠歌舞表演,占卜,冶金技術為生。
整體感覺,這是一個像仙人掌一樣的民族,如論是多麼惡劣的環境,他們都能堅強生根發芽,而且保持著善良的品質。
而他們沒有自己的國家,可能跟歷史地理種族以及自身民族特色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