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凌煙閣唐儉

    丞相:是封建官僚機構中的最高官職,是秉承君主旨意綜理全國政務的人。有時稱相國,常與宰相通稱,簡稱“相”。

    太師:指兩種官職,其一,古代稱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後多為大官加銜,表示恩寵而無實職。其二,古代又稱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為“東宮三師”,都是太子的老師,太師是太子太師的簡稱,後來也逐漸成為虛銜。

  • 2 # 文蹤旅跡

    我們以宋代為例,來說說這個問題。

    在“冗官”“冗兵”和“冗費”等問題的長期困擾下,宋朝開國之初的那點亮色逐步變得黯淡起來。以官員體制為例,宋朝設定的職位非常繁多,讓人眼花繚亂。

    我們今天來說說宋代的太師、王爺、丞相和開封府尹、六部尚書等官職的職能和權力吧。

    宋朝的太師、丞相等屬於中央官職,而王爺一般屬於名義上的地方官職,他們誰的官位更高?

    開封府尹作為都城事務的管理者,六部尚書作為朝廷中管理地方事務的官員,他們誰的權力更大?

    我們知道,太師這一官職從商朝就已經設立了。商紂王時,箕子便被任命為太師。到了周朝,居功至偉的姜太公也被封為太師。這個時期,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其中,太師是三公之首,地位最為尊崇。漢哀帝劉欣和漢平帝劉衎時代,更是把太師作為“上公”,位列三公之上。

    到了宋代,太師已經完完全全成為了一種榮譽稱號,多被用來贈予地位顯赫、勞苦功高的重臣,如北宋開國功臣趙普、賢相文彥博等等。太師雖然品級為正一品,但沒有實際權力。

    和太師相比,歷朝歷代都設有丞相一職。朱元璋廢除相制之前,丞相作為皇帝的左膀右臂,負責處理繁雜的政務,掌握著軍政大權,他們行使權力的幅度和半徑都很大。比如宋太祖時代的趙普,宋徽宗時代的文彥博二人,他們既被加封為太師,又同時擔任丞相。丞相和太師雖然都是正一品,但太師的政治待遇更高一些。

    和太師、丞相不同,王爺是一種爵位。宋朝的王爺有三個等級,即“王、嗣王、郡王”。其中,王指的是皇帝的兄弟、皇子,他們被直接分封,又稱“親王”。一般來說,親王同時擔任著封地的都督、總管等職位。按品級來說,王等同於正一品。

    王爺去世後,他的繼承人繼位,便被稱作“嗣王”;皇帝特別降下諭旨冊封的,則被稱為“郡王”。嗣王、郡王的管轄面積相對比較小,所他們享受的待遇也相對偏低,一般為從一品。

    我們知道,明清時代的王爺們在地方上橫行霸道,不可一世,而宋朝的王爺一般不去封地。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宋代皇帝為了提防篡逆,往往將王爺留在京城。他們雖有爵位和封地,從封地獲得資金,在都城慢慢享受。

    開封府尹是非常重要的官職,他負責掌管都城開封的軍政大事。宋朝初年時,往往採用親王兼任開封府尹的形式,讓親王的儲君身份更為實在。比如宋太宗趙光義就曾經同時擔任晉王和開封府尹。在皇帝的眼皮底下任職,開封府尹必然深得皇帝的信任,是皇帝的心腹。寇準、歐陽修、范仲淹、包拯等人都曾擔任過這一職位,其品級一般來說是從一品或正二品。

    隋文帝曾經設定六部,即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和工部,每個部門的最高長官叫做尚書。六位尚書主管全國的各類事務,職權範圍廣泛,也有很強的話語權和決策權。宋朝沿用隋唐時代的六部建制,六部尚書的品級為從二品。

    綜上所述,從官銜的角度來看,太師、丞相、親王等三個職位在宋朝都是正一品。太師往往是官員所能夠獲得的最高榮譽。縱觀整個北宋,也只有趙普、文彥博、蔡京等寥寥數人被封為太師。這一職位裡包含著皇帝的褒揚和恩寵,所以雖無實權,卻地位最高。

    丞相作為一個常見官職,明太祖前的歷朝歷代幾乎都有設定,他們有著很高的實權。宋朝大多把太師的稱謂贈予丞相,可以說太師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親王依靠血緣關係得到冊封,又常常因為皇帝和朝臣的壓力,只能在都城閒居度日,不得參與國家大事。他們雖然貴為正一品,卻既無實權,也無榮譽,相比起來地位低於太師、丞相。

    至於開封府尹,我們不能不想到鐵面無私、秉公執法的包拯。或者說,因為包拯,開封府尹給歷史留下了一頁華彩。如果這個職位不是由親王擔任,一般是從二品的品級,而六部尚書也多是從二品。作為都城的最高行政長官,開封府尹的主要精力放在都城事務的管理上。而六部尚書卻是管理全國事務,所以,開封府尹一般是低於六部尚書,而高於尚書的副官——六部侍郎。

    歷朝歷代都很重視官員職級的配置,目的就是為了落實社會管理職能,又能激發官員熱情。而宋朝的職位設定過多,大臣們往往身兼數職。常言道,龍王多了不治水。宋朝官場出現職責不清,施政無序的現象,也就在所難免了。

  • 3 # 使用者來自文獻名邦

    古代的太師是三公之一正一品,是虛銜沒有實權,丞相位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管六部權力最大,但很少有人生前授封太師,一般都是死後封贈,(如明初丞相李善長及後來萬厲年間的首輔張居正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高古瓷器具有投資價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