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追花精靈
-
2 # 本草世界
艾葉是重要的溫經止血藥物,其主要的作用是用來溫經安胎、散寒調經的藥物。艾草能夠用來治療各種寒溼疼痛,其溫經止痛的作用得到廣泛的應用,但凡是生長有艾草的地方,人們一般都知道艾草的藥效。農曆五月初五,正是艾草生長十分旺盛的時候,雨水充分,Sunny日照充足,艾草就長得枝繁葉茂,夏天露水重,農民們一大早就趕在太陽初升的時候,將第一把艾草從田埂上割回來,插在房樑上,在端午節這個盛大的節日裡面辟邪求福,已經流傳了幾千年。
艾草是一種天然綠色的抗菌抗病毒的一種植物,其味道辛、苦,性溫,能夠入肝經、脾經、腎經,能夠溫經止血,殺菌消毒,很早之前就有人曾經嘗試過將艾草用來熬煮,製成艾草茶,艾草粥和其他許多艾草類藥物,其性溫入肝腎經,溫經止痛,抗炎殺菌的作用早已經用來治療各種疾病了。不過,由於艾草辛溫,為菊科植物,氣味雄厚,用來泡茶只怕是能夠泡,而喝茶者寥寥無幾!因為味道的確不是很美妙!
-
3 # 老吳和蘄艾
艾葉當茶喝,當然是可以的。現在,有很多人制造艾草茶。
因為我們湖北蘄春艾草的農業深入加工業非常的發達。那麼在我家就有製作艾草茶。我平時也會喝艾草茶,它的味道是第1遍苦,然後到第2次第3次,口味就慢慢的變淡。
他苦的同時帶有一種艾草的清香。
而且泡艾草茶特別有意思,用100度的熱水。你倒在水杯裡面,艾茶,能在15秒鐘之內展開。然後變成非常漂亮的,嫩綠的艾草葉子!
本草綱目記載,蘄艾功效!《本草綱目》載:蘄艾“炙百病。可作煎,止吐血下痢,下部匿瘡,婦人漏血,利陰氣;生肌肉,闢風寒,使人有子。作煎勿令見風,搗汁股,止傷血,殺蛔蟲,水煮及丸散任用。止崩血,腸痔血,拓金瘡,止腹痛,安胎。苦酒作煎,治癬甚良,……”。蘄艾“服之則走三陰而逐一切寒溼,轉肅殺之氣為融和;炙之則透諸經而治百種病邪,起沉痾之人為康壽。其功亦大矣。
艾茶它是透過口服的形式,味道微苦。通經絡,祛寒溼,暖胃。他最主要的表現就是有一些胃寒的人,喝一些寒性的茶容易拉肚子。喝艾草茶,它有暖胃的效果。
有的人會加速腸道的蠕動,排氣。有的人喝喝其他的茶會拉肚子,喝艾茶就不會。
所以主要還是針對一些脾胃虛寒的人。艾草茶,他喝的效果就比較好。
同時我們要注意一分艾草和茶的區別。艾草是,艾的葉子。如果直接泡的喝那實在太苦了難以接受。
艾草茶是艾的嫩葉子。在4月份採摘,第1片第2片的葉子。然後透過人工炒制,除掉他的青澀味。所以要是直接喝艾草,那個口感實在難以接受。
現在成品的艾草茶也做得非常好,可以直接購買。同時把艾草文化和茶文化是個很好的結合。
也是農民致富增收的一個好專案。
專注蘄艾種植加工,致力於艾灸文化的公益傳播。 -
4 # 古蘄貢艾
我一直在喝艾草茶。
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艾葉。。。服之則走三陰,逐一切寒溼,轉肅殺之氣為融和。”
民間有很多艾草做的食品,如:艾草粑、青團、艾草發糕、艾葉煮雞蛋、艾根煲湯等。而艾草茶是採自清明前後的艾葉嫩尖,經手工搓揉和農家土灶柴火炒制焙乾的,可以肯定的一點是:艾草茶可以喝。但是,喝艾草茶要根據自身體質,注意用量和頻率。
艾葉服用之後可以溫經通絡、散寒止痛、降溼殺蟲、止咳平喘、祛痰、治療風溼、感冒等,但長期大量服用,有可能會出現喉幹口渴,胃腸不適,噁心,嘔吐,全身無力等不良症狀,需明白過猶不及的道理,凡事適量即可。
艾草茶適合的人群有:
1、宮寒、痛經、手涼腳涼、畏寒怕冷的女士。
2、陽氣不足、萎靡不振的人群。
3、溼氣重、頭昏頭重、四肢痠懶、舌苔厚膩、大便溏瀉粘滯不成型、脘腹脹滿、身體虛胖人群。
4、脾胃虛寒、胃滿腹脹、嗝逆等消化系統不適的人群。
5、兒童不宜喝;女士生理期不宜喝。
下圖是我平時泡的艾草茶:
圖一: 用大壺泡,一次喝不完,艾葉在水裡越泡越苦,難以下嚥。
圖二: 改用小杯子泡,每次放2~3片艾葉,隨泡隨喝,淡淡的艾草香,口感很好。
其實這和泡檸檬水有異曲同工之妙,如果半個檸檬泡下去,不論放多少糖都酸;若只滴5~6滴檸檬汁,則清香怡人。
回覆列表
艾葉是一味中藥材,主要用於臨床上,可分為外用和內服兩類。其中以艾灸最為著名,有治病健身的功效。
艾葉內服用途較廣泛,其中婦科疾病的應用最重要。可以治療崩漏,妊娠下血,胎頭不安,帶下等症。這在《甄嬛傳》裡我們已經見識到了。
艾葉性溫味苦,服用後有溫經散寒的功效。現代醫學也證明艾葉具有止咳化痰平喘等功效。所以有不適時對症服用是可以的。但如果沒有病症,就不必泡艾葉喝了。比較艾葉很苦,喝多了對身體不好,特別是女性經期更不能服用。
如果用艾葉泡腳,泡澡,燻蒸 艾灸,保健作用好些。當然對症治療,遵從醫囑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