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同樣的道理,實踐也是檢驗人才的唯一標準,一個人是不是人才?手底下見真章,說得通俗點,就是黑貓白貓,能抓住老鼠就是好貓。所以韓信是不是人才,只要讓他去實踐一下就知道了,但問題是,蕭何在韓信沒有實踐之前,就斷定了韓信是人才,那麼韓信有什麼過人的地方呢?其實蕭何發現韓信是個人才,並且是一個國士無雙的人才,與現代的企事業單位招聘人才的過程非常相似,蕭何判斷韓信是個難得人才可以分為三個過程:一看,二交談,三試探。蕭何不是第一個發現韓信是人才的人,韓信的第一個伯樂其實是劉邦的車伕夏侯嬰,當懷才不遇的韓信因為在項羽那裡得不到重用時,韓信因此在劉邦被封為漢中王時投靠了劉邦。請注意這個細節,韓信是在劉邦被封為漢中王,從關中進入漢中時,投靠劉邦的,要知道劉邦當時的情況是因為要到漢中的封地去,蜀地在當時地處偏遠,人跡罕至,當時絕大部分劉邦手下的人都在逃離劉邦有,然後韓信卻是反其道而行之,卻在這個時候投靠劉邦,任何一個正常人都會對韓信的行動產生懷疑。懷疑就會有好奇,韓信雖然投靠了劉邦,但是現在還沒有人發現韓信是個人才,只不過在劉邦的軍中擔任一個接待賓客的小官吏,結果因為犯了法要被處斬,而當時的監斬官就是劉邦的御用車伕夏侯嬰。輪到斬韓信時,韓信就表現得與眾不同,當著夏侯嬰的面大喊了一句:漢王不是想成就統一天下的功業嗎?為什麼要斬壯士!在處斬的時候,韓信說出了這句話,可是相當例外的,然後夏侯嬰大概也是感到奇怪,所以就打量了韓信了一番,請注意這個細節,夏侯嬰是仔細地打量了韓信的外表,發現韓信是一個身材高大、相貌堂堂的人,於是夏侯嬰就與韓信交談,發現韓信談吐不凡。看到沒有,夏侯嬰對韓信的判斷也是一看,二交談,於是認為韓信是個人才,這是夏侯嬰的判斷,雖然夏侯嬰認定韓信是個人才,但顯然與蕭何說的國士無雙是有差距的,夏侯嬰的與韓信的交談也應該並不深入,畢竟只是劉邦的車伕,思考問題的角度也不一樣,但是夏侯嬰還是把韓信推薦給劉邦了,劉邦就把韓信任命為治粟都尉,也就是掌管生產軍糧的官員。韓信因為夏侯嬰,不僅免掉了死罪,而且還升了官,這整個過程中,韓信只是透過外表與交談而獲得的,可見外表與交談在當時,是判定人才的方法之一。夏侯嬰將韓信推薦給劉邦後,劉邦也曾與韓信交談,但劉邦並沒有發現韓信有什麼特殊的才能,所以才封了韓信一個治粟都尉的官員,當然了,也許是劉邦並沒有在意,只是礙於夏侯嬰的推薦給個面子而已,但劉邦的這個任命卻為蕭何發現韓信提供了機會。蕭何在當時是丞相,韓信是治粟都尉,治粟都尉管的又是糧食生產,身為丞相的蕭何當然也要管糧食生產,於是兩人有交集,有了交集,就會打交道,於是就會有交談,和韓信在工作中處事的一些方式方法。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韓信確實是個人才,因此才會在工作中與交談中表現得處處不一樣和與眾不同,蕭何是丞相,手下有一幫的官員,誰有能力,誰沒能力,蕭何非常清楚,蕭何在與韓信的打交道過程中,發現了韓信與眾不同的才能,韓信能夠講出其他將領講不出的理論,能夠將工作做得比其他官員還要好,這就是才能。蕭何仍然是透過一看,二交談,三試探的方式來判斷韓信的,看,就是看外表,千萬不要小看外表,古人就是以相貌取人,韓信不僅長得身材高大,而且是相貌堂堂,試想一個外表非常好的人,在古人眼中就是半個人才了。第二,就是交談。韓信的才能主要體現在軍事上,韓信為了得到重用,當然會一個勁得與蕭何講軍事戰略理論,而且韓信所講的,都是蕭何從來沒有聽過的,是蕭何手下乃至劉邦整個軍中其他將領從來沒有講過的,所以蕭何就對劉邦說韓信是國士無雙,國士無雙的意思就是一國之中獨一無二的人才。至少在劉邦領導的集團中,韓信講出的軍事戰略理論是沒有任何一個將領有水平說出的,而且韓信針對劉邦目前的困境作出了大量的可行性分析,提出瞭解決方案,讓蕭何看來是非常切實可行的,所以蕭何對劉邦說:您如果要東進統一天下,就一定要用韓信,如果只想偏安漢中,就可以不用韓信。第三,就是試探,蕭何與韓信交談或工作,肯定會出一些難題讓韓信來解決,這些難題可能是蕭何自己都不知道怎麼解決的問題,但是韓信能提出解決方案,並完美的解決了問題,這就不得不讓蕭何暗暗稱奇了,這真是個國士無雙的人才啊!所以才有了蕭何的月下追韓信,蕭何干嘛要追韓信啊?還不是為了劉邦的統一大業,蕭何明顯知道劉邦不可能一輩待在漢中這個地方,蕭何為了整個集團的政治利益,所以才把韓信追回來,想著法子讓劉邦重用韓信。蕭何把話說得如此之重,劉邦顯然也對韓信開始重視起來,劉邦再次與韓信深入交談,發現韓信確實是個人才,講的都是一些非常高深的戰略問題,劉邦雖然封韓信為大將軍,但是心裡還是沒底,因為打仗可不比其他的,畢竟韓信沒有任何工作經驗,如果重用韓信,讓韓信率領大軍打仗,如果韓信打成了趙括那樣,豈不是全軍覆沒,誰敢說韓信一定贏呢?所以劉邦選擇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在還定三秦的戰爭中,劉邦讓韓信提供謀略,但是行軍打仗和人員佈置還是劉邦本人負責,直到彭城之戰,都是劉邦負責的,如果彭城之戰,劉邦擊敗了項羽,那麼歷史上,就沒有韓信這號兵仙了,正因為劉邦在彭城被項羽打得慘敗,才有中國歷史上家喻戶曉的兵仙。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同樣的道理,實踐也是檢驗人才的唯一標準,一個人是不是人才?手底下見真章,說得通俗點,就是黑貓白貓,能抓住老鼠就是好貓。所以韓信是不是人才,只要讓他去實踐一下就知道了,但問題是,蕭何在韓信沒有實踐之前,就斷定了韓信是人才,那麼韓信有什麼過人的地方呢?其實蕭何發現韓信是個人才,並且是一個國士無雙的人才,與現代的企事業單位招聘人才的過程非常相似,蕭何判斷韓信是個難得人才可以分為三個過程:一看,二交談,三試探。蕭何不是第一個發現韓信是人才的人,韓信的第一個伯樂其實是劉邦的車伕夏侯嬰,當懷才不遇的韓信因為在項羽那裡得不到重用時,韓信因此在劉邦被封為漢中王時投靠了劉邦。請注意這個細節,韓信是在劉邦被封為漢中王,從關中進入漢中時,投靠劉邦的,要知道劉邦當時的情況是因為要到漢中的封地去,蜀地在當時地處偏遠,人跡罕至,當時絕大部分劉邦手下的人都在逃離劉邦有,然後韓信卻是反其道而行之,卻在這個時候投靠劉邦,任何一個正常人都會對韓信的行動產生懷疑。懷疑就會有好奇,韓信雖然投靠了劉邦,但是現在還沒有人發現韓信是個人才,只不過在劉邦的軍中擔任一個接待賓客的小官吏,結果因為犯了法要被處斬,而當時的監斬官就是劉邦的御用車伕夏侯嬰。輪到斬韓信時,韓信就表現得與眾不同,當著夏侯嬰的面大喊了一句:漢王不是想成就統一天下的功業嗎?為什麼要斬壯士!在處斬的時候,韓信說出了這句話,可是相當例外的,然後夏侯嬰大概也是感到奇怪,所以就打量了韓信了一番,請注意這個細節,夏侯嬰是仔細地打量了韓信的外表,發現韓信是一個身材高大、相貌堂堂的人,於是夏侯嬰就與韓信交談,發現韓信談吐不凡。看到沒有,夏侯嬰對韓信的判斷也是一看,二交談,於是認為韓信是個人才,這是夏侯嬰的判斷,雖然夏侯嬰認定韓信是個人才,但顯然與蕭何說的國士無雙是有差距的,夏侯嬰的與韓信的交談也應該並不深入,畢竟只是劉邦的車伕,思考問題的角度也不一樣,但是夏侯嬰還是把韓信推薦給劉邦了,劉邦就把韓信任命為治粟都尉,也就是掌管生產軍糧的官員。韓信因為夏侯嬰,不僅免掉了死罪,而且還升了官,這整個過程中,韓信只是透過外表與交談而獲得的,可見外表與交談在當時,是判定人才的方法之一。夏侯嬰將韓信推薦給劉邦後,劉邦也曾與韓信交談,但劉邦並沒有發現韓信有什麼特殊的才能,所以才封了韓信一個治粟都尉的官員,當然了,也許是劉邦並沒有在意,只是礙於夏侯嬰的推薦給個面子而已,但劉邦的這個任命卻為蕭何發現韓信提供了機會。蕭何在當時是丞相,韓信是治粟都尉,治粟都尉管的又是糧食生產,身為丞相的蕭何當然也要管糧食生產,於是兩人有交集,有了交集,就會打交道,於是就會有交談,和韓信在工作中處事的一些方式方法。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韓信確實是個人才,因此才會在工作中與交談中表現得處處不一樣和與眾不同,蕭何是丞相,手下有一幫的官員,誰有能力,誰沒能力,蕭何非常清楚,蕭何在與韓信的打交道過程中,發現了韓信與眾不同的才能,韓信能夠講出其他將領講不出的理論,能夠將工作做得比其他官員還要好,這就是才能。蕭何仍然是透過一看,二交談,三試探的方式來判斷韓信的,看,就是看外表,千萬不要小看外表,古人就是以相貌取人,韓信不僅長得身材高大,而且是相貌堂堂,試想一個外表非常好的人,在古人眼中就是半個人才了。第二,就是交談。韓信的才能主要體現在軍事上,韓信為了得到重用,當然會一個勁得與蕭何講軍事戰略理論,而且韓信所講的,都是蕭何從來沒有聽過的,是蕭何手下乃至劉邦整個軍中其他將領從來沒有講過的,所以蕭何就對劉邦說韓信是國士無雙,國士無雙的意思就是一國之中獨一無二的人才。至少在劉邦領導的集團中,韓信講出的軍事戰略理論是沒有任何一個將領有水平說出的,而且韓信針對劉邦目前的困境作出了大量的可行性分析,提出瞭解決方案,讓蕭何看來是非常切實可行的,所以蕭何對劉邦說:您如果要東進統一天下,就一定要用韓信,如果只想偏安漢中,就可以不用韓信。第三,就是試探,蕭何與韓信交談或工作,肯定會出一些難題讓韓信來解決,這些難題可能是蕭何自己都不知道怎麼解決的問題,但是韓信能提出解決方案,並完美的解決了問題,這就不得不讓蕭何暗暗稱奇了,這真是個國士無雙的人才啊!所以才有了蕭何的月下追韓信,蕭何干嘛要追韓信啊?還不是為了劉邦的統一大業,蕭何明顯知道劉邦不可能一輩待在漢中這個地方,蕭何為了整個集團的政治利益,所以才把韓信追回來,想著法子讓劉邦重用韓信。蕭何把話說得如此之重,劉邦顯然也對韓信開始重視起來,劉邦再次與韓信深入交談,發現韓信確實是個人才,講的都是一些非常高深的戰略問題,劉邦雖然封韓信為大將軍,但是心裡還是沒底,因為打仗可不比其他的,畢竟韓信沒有任何工作經驗,如果重用韓信,讓韓信率領大軍打仗,如果韓信打成了趙括那樣,豈不是全軍覆沒,誰敢說韓信一定贏呢?所以劉邦選擇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在還定三秦的戰爭中,劉邦讓韓信提供謀略,但是行軍打仗和人員佈置還是劉邦本人負責,直到彭城之戰,都是劉邦負責的,如果彭城之戰,劉邦擊敗了項羽,那麼歷史上,就沒有韓信這號兵仙了,正因為劉邦在彭城被項羽打得慘敗,才有中國歷史上家喻戶曉的兵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