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粉筆文靜
-
2 # 留學小木筏
1. 國內教育不能滿足需要,希望出國上個好學校看看或者國內實在上不了好學校,那就出國吧。
3. 家裡有一定的教育資金,但美國加拿大澳洲一些好的學校相對花銷較高。
4. 喜歡英倫鄉村風~當然也有隻喜歡倫敦的。
1. 國內教育不能滿足需要,希望出國上個好學校看看或者國內實在上不了好學校,那就出國吧。
3. 家裡有一定的教育資金,但美國加拿大澳洲一些好的學校相對花銷較高。
4. 喜歡英倫鄉村風~當然也有隻喜歡倫敦的。
先來聽聽他們的理由和故事
01 王晶Amy 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碩士畢業 | 在英國創業
大多數看起來fancy的事業和生活,都是靠譜的人做“不靠譜”的事,這是我在英國學到的人生平衡術。 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社會文化與媒體專業本科、國際關係碩士的王晶Amy,畢業後創立Missunshine旅遊文化公司,曾在陸毅主演的電視劇《只為這一刻與你相遇》中任英國區副導演。Amy說留學期間最大的收穫是“獨立完成任何任務的能力”,畢竟“大多數看起來fancy的事業與生活,不過是靠譜的人做不靠譜的事。
02 彭立 劍橋大學資訊工程博士畢業 |賽艇隊董事
“賽艇是很棒的團體運動,王石曾說,劃好賽艇,就管好公司。而在康河劃賽艇又是一件非常美的事,是詩意與競技的結合。” 劍橋大學工程系資訊工程博士彭立,2013年畢業後便留在劍橋做程式設計師,機緣巧合與企業家王石一起劃了兩年賽艇,期間組建了劍橋中國博士賽艇隊,併成立了一家賽艇培訓公司,從程式設計師變成創業者。“我眼中的康河有兩面”彭立說,“一面詩情畫意,是徐志摩‘撐一支竹蒿’尋夢,一面激情澎湃,見證200年來兩座頂級院校的競技交鋒。
03 李樂人 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設計史博士在讀 | 課廳沙龍女主人
伍爾夫的客廳沙龍和布魯姆斯伯裡團體, 給了我如何適應這座新城市的靈感,我在倫敦的小客廳裡,辦了21場文化沙龍。 英國皇家藝術學院(Royal College of Art,RCA)設計史博士李樂人,從事跨文化時尚設計研究,一年前來到英國後,如伍爾夫一般擁有了自己的房間,並在客廳裡舉辦了21場跨越不同行業與文化的小沙龍。她為沙龍取名“千高原”,“一本我讀了好久還沒讀完的書,亦如這座城。”
04 Ryan Z 萊斯特大學傳媒專業新生 | 嘻哈歌手
2017的夏天我來到神奇的這裡’這是我歌裡的開場白,也是我對英國的表白。想做優秀的節目製作人,英國值得我懷揣夢想而來。 萊斯特大學全球媒體與交流碩士翟若言Ryan Z,熱愛嘻哈文化的他,街舞高手,也和朋友們一起創作rap,以自己初到英國的感悟寫出的第一支單曲《留學在Leicester》,因為唱出許多留學生的心聲而在網路走紅。Ryan希望自己未來成為一個優秀的電視節目製作人,而英國在節目製作領域以精良和系統化聞名,吸引他懷揣夢想而來。
05 崔嶽峰Eric 帝國理工大學航空材料博士 | 攝影師
“英國教育真的是做到了以人為本。你建立好獨立解決任何問題的一套體系後,從某種意義上,就獲得了可以去做任何事的自由。自由,才是教育能給予的最珍貴的東西。” 來自山東書香門第的Eric崔嶽峰,帝國理工大學航空材料學博士,眾望所歸地走上學霸路線。但在英國讀博士的經歷卻為他開啟人生另一扇大門,“原來人還可以這樣活”。“從到職業攝影師,我花了四年讓爸爸重新為我驕傲,幾乎比讀博士還久。”而不久之前,在時裝週拍攝的他還抽空郵件解答了一個來自MIT的關於Bistability(雙穩定結構)的學術諮詢。
06 陶雨桐 金斯頓大學插畫專業畢業 | 買手大賽冠軍
我心中的理想世界總是與現實差100年,聽別人的話停止幻想,或是來英國安放你不羈的老靈魂。 來自金斯頓大學插畫專業的陶雨桐,酷愛古著,喜歡收藏古董和古著服飾,曾經參加國內某大型買手大賽,獲得全國冠軍。
07 楊梓 劍橋大學教育學 | 博士在讀
業界權威也堅持要求你直呼其名,與權威意見相左也可以勇敢去表達甚至爭論,導師非常尊重你的獨立性,在學術上給予充分自由。 在劍橋大學攻讀教育學博士楊梓,是一位人氣超高的學院派氣質女神,對於研究“教育不公平”專案的她來說,教育社會學研究成熟的英國是她的首選,“我的兩位導師都是業界權威,但是非常堅持first name base,後來我發現這就是英國教育對於師生平等關係的一種堅持,在這樣的氛圍下,如果你與權威意見相左也可以不怯於表達,可以自由闡述你的觀點。而且導師將你看做一個獨立的researcher,在學術上給予很大的自由,這點對我來說特別重要。”
08 張少敏 萊斯特大學畢業 | 中國民樂樂坊創始人
“在英國的很多城市,學校自由地散落於城中,融合在一起,象牙塔的意志也會慢慢滲透到城市生活中,而城市氣質會影響著每一個學生的人生。” 對於萊斯特大學畢業的張少敏來說,英國留學的時光也是她迴歸自我的一段心路。“這是一座節奏與我同步的城市,當我走在校園裡、走在城市的街道上,我能感受到多年未曾響起的內心的樂聲。”她在這裡重新拾起了琴,找到愛的人,和志同道合的夥伴建立了夢想的事業,讓中國的音樂在英國的小城慢慢有了穩定的聽眾。“一切順遂,都起源於找到了對的節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