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人間花開五月
-
2 # 東澤話職場
什麼是幸福?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看法!
2012年中秋、國慶雙節期間,中央電視臺推出了《走基層·百姓心聲》調查節目,入基層對幾千名不同各行業的人進行採訪,面對的問題都是“你幸福嗎?”“幸福”稱為媒體的熱門詞彙。“你幸福嗎?”,這個簡單的問句背後蘊含著一個普通華人對於所處時代的政治、經濟、自然環境等方方面面的感受和體會,引發當代華人對幸福的深入思考。央視做了一期“你幸福嗎”的街頭隨訪調查,引發群眾熱議,網路上出現各式吐槽。
莫言當時在被董倩追問“你幸福嗎?”後,乾脆地回答說“我不知道,我從來不考慮這個問題”。這是因為,在他看來,“幸福”就是什麼都不想,一切都放下,身體健康,精神沒有什麼壓力。“我現在壓力很大,憂慮重重,能幸福麼?”莫言說,“我要說不幸福,那也太裝了吧。剛得諾貝爾獎能說不幸福嗎?”
那麼,到底什麼是幸福?我覺得先要明確這麼一個問題:人為什麼活著?活著,是自然賦予生命的權利和義務;活著,一切才有可能;活著,是為了生命的永恆存在。
生命的真諦就在於追求至高智慧、永恆真理和幸福的過程中體現自我的價值,昇華自己的靈魂,從而達到生命的最高境界。這才是生命的本質所在。一個人的生命無論長短都是一個過程,而生命的真正意義就在於讓這個過程更加精彩!
東漢《說文·解字》對“幸福”一詞的解釋是:“幸,吉而免兇也”“福,佑也”,兩個字組合起來,就是期望保佑,趨吉避凶的意思。這也是“幸福”一詞被創造出來的本意。從“吉而免兇”可以看出,老祖宗創造這樣一個詞,表達的是人類對美好生活的一種憧憬。
在我看來,幸福是指一個人的需求得到滿足而產生長久的喜悅,並希望一直保持這種狀態的心理體驗;是人們在創造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條件的實踐中,由於目標和理想的實現而感到精神上的滿足!亞里斯多德說:“幸福是生命本身的意圖和意義,是人類存在的目標和終點。”我認同這個說法。
幸福其實就是一種感受、是一種知足、是一種能力、是一種創造、是一種結果!
人為什麼要追求幸福?
中西方的幸福觀是不一樣的:
那麼,就華人而言,到底怎麼樣才是真正的幸福?華人對幸福的看法源遠流長,早在先秦時期,《尚書》就有了“壽”“富”“康寧”“攸好德”(修行美德)“考終命”(長壽善終)幸福觀念。後來,古老的“五福”發展成寓意吉祥的新“五神福”(福、祿、壽、喜、財),這反映了中華民族對美好生活的企盼。
如何才能實現五福呢?從下面這張圖大家就可以看出來了:
長壽是基礎,好德是根本,康寧是條件,富貴是保障,善終是結果。這也說明,一個人如果能夠達到五福,那他就是真正幸福的人!
回覆列表
如果我早上醒來,看到我的親人和伴侶在晨光中,這就是我渴望的幸福,我希望的那樣…在我的生活中,想著我的愛人是我的幸福,我的心有一個地方可以生活,我的心永遠不會再飄蕩。如同我的信念就是我的幸福,與信念結伴,是感恩、是滿足、沒有遺憾!
無論在哪個時代,人們都會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的意義、內心的渴望和對最安全、最溫柔、最溫暖的渴望。有了這個追求,如果你發現你愛的人也愛你,那就是幸福。
就像春天來了,美好的一月會牽動著無數人的夢想和追求,很多時候我們在思考:幸福是什麼?拋開一切物質的追求,我堅信不疑,我的信念就是我的幸福。
因為每個人的生命在空間和時間上都很短暫,我們無法預測下一秒,更不用說明天會發生什麼?每天的Sunny不一定穿透烏雲,但腳下的道路就像生活,永遠向前。因此,我們需要生存,衣食住行,在心中追求幸福!
什麼是幸福?每個人的回答都各自不同。要融化幸福,我想一定是愛,這是一種沒有理性的心痛,沒有前提的寬容和理解。幸福是沒有定義的,如果你認為你是幸福,你就是幸福的。幸福是靈魂的擁有,幸福是親密的依賴,你認識我,我認識你!
幸福就像高原上的一朵花,只要你爬上山峰,你就能欣賞它的美麗。幸福也是家庭特有的溫暖,平凡卻充實,父母一副相親相愛的樣子,足以溫暖孩子的一生。
如果你認真對待生活,幸福就在你我身邊。觀察我們周圍的每一件小事,掃除我們靈魂的角落,拂去我們靈魂的塵埃,我們會驚奇地發現幸福總是圍繞著我們,如雲、如風、如月、如星、如甘露滋潤著我們,如空氣包圍著我們。
幸福屬於每個人,健康的身體,深愛你的人就是你愛的人。愛的人可以不分出身,無論成功與否,無論金錢多少,無論身份多麼高貴,只要他們有自己的信仰就是幸福,沒有困難能阻止你們之間美好的感情。
幸福的滋味是什麼?我不止一次地在心裡問自己,一萬人有一萬個答案。有些人認為這很簡單,對飢餓的人來說就像一塊麵包,對一個飢餓的人來說,幸福是一種滋味。也許鹽是辛辣的,酸是甜的,生活是充滿味道的,冷暖自知!不詆譭他人,不看輕自己。
幸福總是給人以幻想和希望,給人以幸福,是對永恆的滿足,是瞬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