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蟹蟹與謝謝

    1、勇氣是一個人處於逆境中的光明。——華福納格

    2、一支由馴鹿所率領的獅軍,是決不可能再是獅軍的。——拿破崙

    3、勇氣是智慧和一定程度教養的必然結果。——列夫·托爾斯泰

    4、惟一能信賴的,是我的獅子般的勇氣和不可戰勝的從事勞動的精力。——巴爾扎克

    5、在下決心以前,猶豫也許是必要的。然而,一旦下了決心,就應該一直往前走。——石川達三

    6、年輕人要勇敢地走自己的路,許許多多的**前輩就是從無數的坎坷中鍛煉出來的。——劉少奇

    7、人的一生中,最光輝的一天並非是功成名就那天,而是從悲嘆與絕望中產生對人生的挑戰,以勇敢邁向意志那天。——福樓拜

    8、造化既然在人間造成不同程度的強弱,也常用破釜沉舟的鬥爭,使弱者不亞於強者。——孟德斯鳩

    9、到了熱血沸騰、理智允許的時候還不敢挺身向前的人,就是懦夫;達到了預想的目的後還在冒進的人,就是小人。——海涅

    10、你若失去了勇敢——你就把一切都失掉了!——歌德

    11、勇者發怒,抽刃向更強者;怯者憤怒,即抽刃向更弱者。——魯迅

    12、不懂得害怕的人不能算勇敢,因為勇敢指的是面對一切風雲變幻堅強不屈的能力。——里歐·羅斯頓

    13、偉大的心胸,應該表現出這樣的氣概——用笑臉來迎接悲慘的厄運,用百倍的勇氣來應付一切的不幸。——魯迅

    14、要勇敢而不要暴躁,要服從而不要低聲下氣,要堅強而不要頑固,要謙遜而不要做作。——蘇沃洛夫

    15、在我們中間,就連最勇敢的人,對於自己真正理解的事拿得出勇氣,也是罕見的。——勃朗

    16、我們最重要的原則是:不要叫人打倒你,也不要叫事情打倒你。——居里夫人

    17、英雄就是對任何事都有全力以赴,自始至終,心無旁騖的人。——波德萊爾

    18、我認為克服恐懼最好的辦法理應是:面對內心所恐懼的事情,勇往直前地去做,直到成功為止。——羅斯福

    19、幸運的愛,與勇者長相隨。——奧維德

    20、大海越是佈滿暗礁,越是以險惡出名,我越覺得透過重重危難尋求不朽是一件賞心樂事。——拉美特里

    21、只要你堅持的時間足夠長,在恐懼之中的某一時刻來到之後,恐懼就根本不再是極端的痛苦,而不過是一種十分討厭、令人惱火的刺激。——福克納

    22、一個人應養成信賴自己的習慣,即使在最危急的時候,也要相信自己的勇敢與毅力。——拿破崙

    23、人的勇氣能承擔一切重負;人的耐心能忍受絕大部分痛苦。——塞繆爾·約翰遜

    24、勇氣是人類最重要的一種特質,倘若有了勇氣,人類其它的特質自然也就具備了。——丘吉爾

    25、朝著一定目標走去是“志”。一鼓作氣中途不停止是“氣”,兩者合起來就是志氣。一切事業的成敗都取決於此。——戴爾·卡耐基

    26、勇敢是與深思和決斷為伍的。——俞吾金

    27、即使慢,馳而不息,縱會落後,縱會失敗,但一定可以達到他所向的目標。——魯迅

    28、勇氣不僅僅是一種美德,而且還是各種美德在經受考驗時,也即在最逼真的情形下的一種表現形式。——劉易斯·西里爾·康諾利

    29、為其所應為,這樣的人才是勇敢的。——托爾斯泰

    30、極其重大的第一條戒律:別讓敵人把你嚇壞了。——埃爾默戴維斯

    31、對付貧窮要有勇氣,忍受嘲笑要有勇氣,正視自己營壘裡的敵對者也要有勇氣。——羅素

    32、世間上最美好的愛戀,是為一個人付出時的勇敢,即使被傷的體無完膚,也無怨無悔。——周立波

    33、怯懦只是奪去安全的手段,它不僅減削我們的衛護能力,甚至於驅我們於毀滅之崖,使我們碰著從來無意干犯我們的災禍。——沙甫慈伯利

    34、害怕,這是我們唯一應當害怕的東西。——羅斯福夫人

    35、由大智中產生大勇,由理解中加強信心,是最堅毅的大勇與最堅強的信心。——鄒韜奮

    36、勇猛、大膽和堅定的決心能夠抵得上武器的精良。——達·芬奇

    37、在不幸中所表現出來的勇氣,通常總是使卑怯的心靈惱怒,而使高尚的心靈喜悅的。——-盧梭

    38、平靜的湖面,練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生活,造不出時代的偉人。——列別捷夫

    39、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陳毅

    40、剛強的人儘管在內心很激動,但他們的見解和信念卻像在暴風雨中顛簸船上的羅盤指標,仍能準確地指出方向。——克勞塞維茨

    41、如果他是一棵軟弱的蘆草,就讓他枯萎吧;如果他是一個勇敢的人,就讓他自己打出一條路出來吧。——司湯達

    42、頑強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狄更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先天性癲癇會給孩子和家庭帶來什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