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俗稱“過年”,農曆正月初一。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傳統節日,也是海外華人的重要傳統節日。中華民族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
春節,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西周初年新舊歲交替之際慶祝豐收和祭祀祖先的習俗,被普遍認為是春節的雛形。西漢漢武帝下詔推行太初曆,把春節定在孟春正月初一,一直延續到今天。
農曆正月初一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1914年 1月民國政府內務部向袁世凱呈文 “ 擬請定陰曆元旦為春節,端午為夏節,中秋為秋節,冬至為冬節。凡中國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員亦準給假一日。”袁世凱批准了該呈文。由此,農曆正月初一正式易名為“春節”。
1949年9月27日,華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議使用世界通用的公曆紀元,把公曆元月一日定為元旦,俗稱陽曆年;把農曆正月初一定為“春節” ,俗稱陰曆年。
傳統意義上的春節從臘月二十三的祭灶開始,到正月十五鬧元宵為止,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千百年來,中國的漢族和滿、蒙古、瑤、壯、白、高山、赫哲、哈尼、達斡爾、侗、黎等十幾個少數民族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舉行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的慶祝活動,形成了祭灶、除塵、放鞭炮、貼春聯、貼年畫、吃年夜飯、守歲、拜年、送壓歲錢等許多獨具民族特色的民間習俗。
祭灶節的習俗與傳說 傳說農曆臘月二十三夜,玉帝派到人間的監察官灶王爺要回天庭向玉皇大帝奏報人間善惡情況,報請決定賞罰。當灶王爺返回天庭之前,家家戶戶都要為其設祭送行,稱為“祭灶節”。有人稱“祭灶節”為"過小年",其實許多民俗專家認為“小年”並非專指某個節日,而是泛指春節的開始,大年的前奏。祭灶儀式多在晚上進行,祭灶時灶前貼一兩隻灶王爺昇天時騎的“紙馬”,用酒果、糕餅、麻糖、胡桃、紙帛作祭。並敬以麥芽糖,意為粘牢灶王爺嘴巴,不讓他亂說。或將酒糟抹在灶門,以醉灶王爺。祭完之後,揭下灶王爺舊像,貼上灶王爺新像。
河南等地的祭灶習俗,伴有一則淒涼的民間傳說:古時候,一對老夫婦為了養家餬口,忍痛讓獨生兒子到煤礦去挖煤。一天,老漢去煤礦探望兒子,路上遇到一個光腳片的人,閒談中得知光腳片受閻王指使,來煤礦收回一百條礦工性命。老漢乞求光腳片留下自己的兒子,光腳片慷慨應允,並囑他不要告訴別人。 到了煤礦,老漢佯裝害病拖住兒子未下井礦。結果煤礦出了事故,一百名礦工被奪去了性命,老漢的兒子安然無恙。
三年後的臘月二十二夜裡,老漢想起當年的風險,忍不住將兒子安然無恙的秘密告訴了老伴。誰知灶王爺聽到後,於二十三晚上天時將秘密告訴了玉帝。玉帝立即懲罰了光腳片,並收走了老漢兒子的命。
為此,每到臘月二十三這天,人們敬灶君吃麥芽糖,希望他到天宮後,不要再搬弄人間是非。
由於中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不同地區祭祀灶王爺的日期各不相同。古代有“官三民四船五”的傳統,也就是說官家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是臘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受官氣影響較重,祭祀灶王爺多為臘月二十三;南方遠離政治中心,祭祀灶王爺便為臘月二十四;而鄱陽湖等沿湖的居民,則保留了船家的傳統,祭祀灶王爺則在臘月二十五。
如今,祭灶風俗已不復存在,但祭祀灶王爺特有的傳統小甜食,如鬆糕、酥餅、麻糖等,卻被流傳下來,為人們增添了節日的甜美和歡樂。
除塵迎新的傳說每到臘月送灶神到除夕夜迎灶神期間,家家戶戶都有除塵迎春的習俗,北方稱之為“掃房”;南方稱之為“撣塵”。民彥說:“臘月不掃塵,來年招邪神”。因“塵”與“陳”諧音,故“除塵”既指把庭院內的陳年積垢一掃而光,也指把舊歲中的不快一掃而光,表達了人們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關於除塵,民間流傳這樣一個故事:有個邪神喜歡搬弄是非,經常在玉帝面前造謠生事。一次,邪神密報人間在詛咒天帝,想謀反天庭。玉帝聽後大怒,降旨迅速查明犯上作亂之事,凡是怒忿天神、褻瀆神靈的人家,將其罪行記在屋簷下,再讓蜘蛛張網遮掩以做記號。並命王靈官於除夕之夜下界,凡遇有記號的門戶,滿門抄斬,一個不留。
邪神見陰謀得逞,偷偷下界在每戶人家屋簷下做上記號,好讓王靈官斬盡殺絕。灶神發現了邪神的陰謀,急忙囑咐各家各戶從臘月二十三日送灶神之日起,到除夕接灶神前必須大掃塵,哪戶不打掃乾淨,灶神就不進宅。人們遵照灶神的囑咐,清掃塵埃、撣去蛛網、擦淨門窗,把自家庭院四周打掃得乾乾淨淨。
除夕夜,王靈官來到人間,發現家家戶戶窗明几淨,燈火輝煌,家人團聚歡樂,美滿幸福,沒有找到標明劣跡的記號,便趕回天庭,將人間祥和安樂、祈求新年如意的情況如實稟告玉帝。玉帝這才知道受了邪神的欺騙,降旨捉拿邪神永拘天庭,不許下界作惡。
從此,人們為除難消災,每到臘月二十三送灶神到除夕夜迎灶神期間,都要掃塵除埃。時間久了,便逐漸成為一種民間習俗。
如今,臘月大掃除已成為人們講究衛生、減少疾病的良好習慣,也寄託了人們除舊立新的美好願望,成為社會文明的一種新風尚。
春節,俗稱“過年”,農曆正月初一。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傳統節日,也是海外華人的重要傳統節日。中華民族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
春節,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西周初年新舊歲交替之際慶祝豐收和祭祀祖先的習俗,被普遍認為是春節的雛形。西漢漢武帝下詔推行太初曆,把春節定在孟春正月初一,一直延續到今天。
農曆正月初一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1914年 1月民國政府內務部向袁世凱呈文 “ 擬請定陰曆元旦為春節,端午為夏節,中秋為秋節,冬至為冬節。凡中國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員亦準給假一日。”袁世凱批准了該呈文。由此,農曆正月初一正式易名為“春節”。
1949年9月27日,華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議使用世界通用的公曆紀元,把公曆元月一日定為元旦,俗稱陽曆年;把農曆正月初一定為“春節” ,俗稱陰曆年。
傳統意義上的春節從臘月二十三的祭灶開始,到正月十五鬧元宵為止,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千百年來,中國的漢族和滿、蒙古、瑤、壯、白、高山、赫哲、哈尼、達斡爾、侗、黎等十幾個少數民族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舉行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的慶祝活動,形成了祭灶、除塵、放鞭炮、貼春聯、貼年畫、吃年夜飯、守歲、拜年、送壓歲錢等許多獨具民族特色的民間習俗。
祭灶節的習俗與傳說 傳說農曆臘月二十三夜,玉帝派到人間的監察官灶王爺要回天庭向玉皇大帝奏報人間善惡情況,報請決定賞罰。當灶王爺返回天庭之前,家家戶戶都要為其設祭送行,稱為“祭灶節”。有人稱“祭灶節”為"過小年",其實許多民俗專家認為“小年”並非專指某個節日,而是泛指春節的開始,大年的前奏。祭灶儀式多在晚上進行,祭灶時灶前貼一兩隻灶王爺昇天時騎的“紙馬”,用酒果、糕餅、麻糖、胡桃、紙帛作祭。並敬以麥芽糖,意為粘牢灶王爺嘴巴,不讓他亂說。或將酒糟抹在灶門,以醉灶王爺。祭完之後,揭下灶王爺舊像,貼上灶王爺新像。
河南等地的祭灶習俗,伴有一則淒涼的民間傳說:古時候,一對老夫婦為了養家餬口,忍痛讓獨生兒子到煤礦去挖煤。一天,老漢去煤礦探望兒子,路上遇到一個光腳片的人,閒談中得知光腳片受閻王指使,來煤礦收回一百條礦工性命。老漢乞求光腳片留下自己的兒子,光腳片慷慨應允,並囑他不要告訴別人。 到了煤礦,老漢佯裝害病拖住兒子未下井礦。結果煤礦出了事故,一百名礦工被奪去了性命,老漢的兒子安然無恙。
三年後的臘月二十二夜裡,老漢想起當年的風險,忍不住將兒子安然無恙的秘密告訴了老伴。誰知灶王爺聽到後,於二十三晚上天時將秘密告訴了玉帝。玉帝立即懲罰了光腳片,並收走了老漢兒子的命。
為此,每到臘月二十三這天,人們敬灶君吃麥芽糖,希望他到天宮後,不要再搬弄人間是非。
由於中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不同地區祭祀灶王爺的日期各不相同。古代有“官三民四船五”的傳統,也就是說官家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是臘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受官氣影響較重,祭祀灶王爺多為臘月二十三;南方遠離政治中心,祭祀灶王爺便為臘月二十四;而鄱陽湖等沿湖的居民,則保留了船家的傳統,祭祀灶王爺則在臘月二十五。
如今,祭灶風俗已不復存在,但祭祀灶王爺特有的傳統小甜食,如鬆糕、酥餅、麻糖等,卻被流傳下來,為人們增添了節日的甜美和歡樂。
除塵迎新的傳說每到臘月送灶神到除夕夜迎灶神期間,家家戶戶都有除塵迎春的習俗,北方稱之為“掃房”;南方稱之為“撣塵”。民彥說:“臘月不掃塵,來年招邪神”。因“塵”與“陳”諧音,故“除塵”既指把庭院內的陳年積垢一掃而光,也指把舊歲中的不快一掃而光,表達了人們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關於除塵,民間流傳這樣一個故事:有個邪神喜歡搬弄是非,經常在玉帝面前造謠生事。一次,邪神密報人間在詛咒天帝,想謀反天庭。玉帝聽後大怒,降旨迅速查明犯上作亂之事,凡是怒忿天神、褻瀆神靈的人家,將其罪行記在屋簷下,再讓蜘蛛張網遮掩以做記號。並命王靈官於除夕之夜下界,凡遇有記號的門戶,滿門抄斬,一個不留。
邪神見陰謀得逞,偷偷下界在每戶人家屋簷下做上記號,好讓王靈官斬盡殺絕。灶神發現了邪神的陰謀,急忙囑咐各家各戶從臘月二十三日送灶神之日起,到除夕接灶神前必須大掃塵,哪戶不打掃乾淨,灶神就不進宅。人們遵照灶神的囑咐,清掃塵埃、撣去蛛網、擦淨門窗,把自家庭院四周打掃得乾乾淨淨。
除夕夜,王靈官來到人間,發現家家戶戶窗明几淨,燈火輝煌,家人團聚歡樂,美滿幸福,沒有找到標明劣跡的記號,便趕回天庭,將人間祥和安樂、祈求新年如意的情況如實稟告玉帝。玉帝這才知道受了邪神的欺騙,降旨捉拿邪神永拘天庭,不許下界作惡。
從此,人們為除難消災,每到臘月二十三送灶神到除夕夜迎灶神期間,都要掃塵除埃。時間久了,便逐漸成為一種民間習俗。
如今,臘月大掃除已成為人們講究衛生、減少疾病的良好習慣,也寄託了人們除舊立新的美好願望,成為社會文明的一種新風尚。